论学术编辑工作中的理解活动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学术编辑工作中的审阅稿件、阅读专家审稿意见等诸多环节都含有编辑的理解活动。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蕴含的理解观对于我们从事编辑业务具有指导意义。编辑的理解活动的顺利进行体现在编辑要能与学者(包括作者和审稿专家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实现编辑业务工作中各方面的和谐。
[关键词] 学术编辑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理解 对话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2-0044-04
[Abstract] Many links in the work of academic editors contain the activities of understanding of editors, such as reviewing articles, reading the review opinions of specialists, etc. The view of understanding contained in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s in the editing profession. The smooth proceeding of the editors’understanding activities is embodied in the editors’ ability to carry on the dialogue with scholars (including the author and reviewing experts, etc.) in the true sense, and realize the harmony of the various asp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iting business.
[Key words] Academic editor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Understanding Dialogue
在学术编辑的业务工作中,审阅稿件、阅读专家审稿意见、就某个研究主题与学者进行交流等都含有编辑的理解活动。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1]的视域出发,理解活动具有“对话性、超主观性、辩证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2],把握理解活动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从事编辑业务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由于理解活动是通过主体间的对话实现的,编辑的理解活动的顺利进行就体现在编辑要能与学者(包括作者和审稿专家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实现编辑业务工作中各方面的和谐。
1 解释学视域下编辑的理解之应用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思想,认为人的理解活动是一种存在方式,是整个人类世界经验的组成部分。理解过程本身就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双方寻找和创造共同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视界融合的过程。理解是前理解的投射。前理解是我们的历史存在,是由我们历史地被抛的存在状态决定的。伽达默尔谈到的“任何理解都是自我的理解”,指都是基于理解者自己的解释学处境的理解。编辑的理解活动也是一种自我理解,是基于编辑的视域的理解。编辑的学术背景、专业局限、知识观点等不可避免地会对其理解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稿结果和与学者对话的质量。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效果历史”揭示了解释学的应用功能,他强调了应用在解释学中的根本作用[3]。“所有的读都包含一个应用,以致谁读某个文本,谁就自身处于他所理解的意义之中”[4]。对于伽达默尔,被理解的意义总是应用于我们,并且体现为对我们而言的意义。因而,理解之应用就在解释者和其对象之间采取了视域融合的形式,这个融合被伽达默尔理解为一个对话过程。论文总是基于编辑或专家的视域和前见而被理解的。当学术编辑在审阅稿件、阅读专家审稿意见等时,他既不需要也无法排除自己的视域,而是会以自己的视域为出发点,逐渐地扩展到理解对象所处的意义之视域,最终,随着他自身视域的扩展,他和理解对象的视域融为一体。在问答结构的对话中发生的就是这样一种视域融合。编辑与学者之间的理解需要这两者的相互参与,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编辑总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与视域参与理解活动。“越是一场真正的谈话,它就越不是按谈话者的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进行”[5]。编辑和学者作为对话参与者,都是对话的被引导者。编辑和学者的对话总是围绕着一个论题而展开,受论题本身规律的约束和支配,其进程和结果不是编辑或学者某一方能完全支配的。编辑与学者是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实现意义沟通。要使这种对话过程顺利进行,必须确保编辑和学者具有同等的发言权,并且具有理解对方的诚意。
伽达默尔在谈论无谈话能力的时候论及了语言和理解之间的关系。造成无谈话能力的因素有无倾听能力、不存在共同语言和缺乏积极的对话态度等。他指出,“只要人们找到共同语言并最终找到了共同语言,那么相互理解就一定能成功”[6] 。优秀的学术编辑既是编辑又是学者,这种双重身份会对审稿、编稿、约稿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学者型编辑自身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学术立场、学术风格是他们理解活动的必要条件,他们的一切理解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這些因素能够在理解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毕竟,学术编辑在某一领域越有造诣,越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与研究动态,就越能高屋建瓴地开展该领域的选题策划活动,从事该领域的审稿、组稿等相关工作也会如鱼得水。学者型编辑能与作者、专家拥有共同的学术语言,产生思想的碰撞,在此过程中可以消除不当的学术偏见,产生新的合理的见解,并达成相互理解。真正优秀的编辑能根据论文主题自身的规律对作者的写作进行指导,就像真正的谈话高手如苏格拉底能够依据话题本身的规律对对话者进行引导一样。
2 解释学视域下编辑的理解之达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