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随着年级的提高,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而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在此谈谈多年来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越来越多的学困生的出现,对新课程改革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教育全面改革的局面下,对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想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就要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了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学困生的表现以及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之后,运用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困生走出困境。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是从小学就开设的一门学科。在小学低年级,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都不会相差多少。但随着所学知识难度逐渐增大,到了初中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了数学学困生。其中有几类情况:第一类是学生在小学某个階段的数学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过后没有及时通过复习来解决,造成学生的小学数学基础打不牢,直接影响了他的初中数学学习;第二类是有些学生虽然小学数学基础不错,但升学后一下子适应不了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导致数学学习产生困难;第三类是有些学生代数学得不错,但在几何推理论证方面感到有困难。此外,还有些学生是受网瘾、青春期等方面问题的影响,不能专心学习。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好学困生转化准备
经过笔者曾经多次与所谓的“学困生”进行过沟通发现:信心不足是所有“学困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天生低人一等,自己学不会,教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于是他们就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索性不学了,这就造成“学困生”的一个恶性循环,也造成了他们学业生涯的一个黑暗时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在笔者看来,想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首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作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者,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生活中,都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困生”,而是对他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去打击他们,不能去伤他们的自尊,而是要用家长般的关爱去化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化解他们心中对于教师的一些不好印象,只有让学生感觉到了教师的关爱,他们才会愿意去学、有信心去学。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困生”的一些特点,着重的予以表扬,比如某位同学作业上的字写的特别好,大家要多想他学习啊!某位同学对待同学们很热情,善于助人,大家要向他学习啊,某位同学的扩散思维能力很强,大家要多向他请教……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注,进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做好教学引导。做好学困生转化过程
“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基础往往较差,在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之后,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由于感觉到学习的困难,往往会不能长久坚持,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以往知识的补充学习,或者教给他们一些学习小技巧等等,以便让他们有效的进行学习。比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一些特点,在课堂上注重要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对于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为做好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就是要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活动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一些闪光点,比如某位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够及时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这些学生就应该好好进行表扬,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进而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的信心,不断进步。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正确认知,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韧性。毕竟从较差的基础到学好数学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的,学生的毅力是否足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转化能否成功。最后还要注重鼓励“学困生”参加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他们改变自己的认识以及改变同学们对于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学习需要
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也不相同,对于每节课所制定的学习目标,水平不同的学生难以达到同一个目标,以至于达不到目标的学生越学越没劲,环环脱节,变成学困生。所以,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要分析所教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使学困生在课堂上达到本节课所规定的基础目标,使之在课堂上也学有所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建立起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了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
对学困生应采取低起点,练基础,重反复的教学方法。数学作业和练习是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了使他们有能力与信心完成作业,在布置时要注意掌握难易程度。学困生接受新知能力差,缺乏对知识的迁移性,因此,要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要求,让他们完成基础性的习题。同时要加强课中巡视,课后个别辅导,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待学困生切忌加大练习量,不搞题海战,要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杜虹.解决初中数困生学习情感障碍问题的教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7.
[2]张力芹.转化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