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yj/syyj201803/syyj20180311-6-l.jpg
  内容提要:心理距离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验知识的视角,以2006-2015年世界平均GDP排名前50强经济体为样本,采用DOW的心理距离构成维度为基础构造以中国为背景的包含语言、文化、宗教、教育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政治体系、地理距离、技术创新水平以及海外华人网络的心理距离维度体系,实证分析心理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经验知识在心理距离与OFDI区位选择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心理距离负向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除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正向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外,语言等其他维度均负向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经验知识正向调节了心理距离和OFDI的关系。以上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在OFDI进程中应增进对东道国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了解,重视在技术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大力拓展海外的华人关系网络,进一步做好海外投资相关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
  关键词:心理距离;OFDI;区位选择;经验知识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8)03-0083-08
  收稿日期:2017-09-27
  作者简介:王增涛(1969-),男,陕西合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对外贸易、教育国际化;余洁(1989-),女,河南开封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李金枝(1991-),女,山东淄博人,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职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与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774129,7107213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KRM055;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2017003。
  近年来我国海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迅猛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OFDI的区位选择更多地采取了区域化战略而非全球化战略。在影响O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中除了地理距离导致的高额运输成本及通讯成本之外,经济、文化、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心理方面差异引致的相对距离,对企業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也提高了其处理国际商务的能力与效率、降低了OFDI风险。本文以Dow提出的心理距离界定和测量方法为依据,通过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包含多个维度心理距离的维度体系,试图运用2006-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关系,以及国际化经验知识在其中的作用。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Bullough提出了“心理距离”概念,1956年Beckerman在研究欧洲国家的距离与交易模式时把心理距离应用于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乌普萨拉大学将心理距离开创性地运用于企业国际化研究,致使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受到国际商务领域学者的重视(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1975),但在心理距离的构建和测量方面始终存在较大争议。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1975)1975年提出了心理距离的宏观测量方法,Ghemawat(2001)提出了心理距离的四维度测量方法(即CAGE模型),Berry等学者(2010)从制度理论视角扩展了CAGE模型,并将心理距离划分为经济、财政、政治、行政、文化、人口、知识、全球联系和地理等维度;基于信息流动的视角,Dow和Karunaratna(2006)将心理距离包含的宏观维度称为“刺激因素”(Psychic Distance Stimuli),把心理距离分解为文化、语言、教育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政治体系、宗教、时区和殖民联系等维度。
  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的关系问题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Blomkvist和Drogendijk(2013)的研究认为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呈负向显著相关,宗教差异也是负相关,而语言差异和工业水平差异的影响却是正向的。霍杰等(2011)的研究却发现语言差异与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对跨国企业采取独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呈显著消极影响,而宗教差异对采取独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跨国企业是积极影响。易江玲和陈传明(2014)的研究显示典缘、地缘、人缘和心理距离分别对FDI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张华容等(2015)将心理距离分解为语言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文化距离、产业发展差异、政治体系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地理距离等维度,发现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产业水平差异与中国OFDI呈显著正相关,宗教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地理距离均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不相关,其他则呈负相关。
  不同学者对心理距离的维度及其测量方法的差异,是导致心理距离与OFDI关系研究结果间存在矛盾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独特的关系背景,本文以Dow和Karunaratna(2006)提出的心理距离维度及测量方法为依据,把华人网络因素加入到心理距离维度之中,将创新能力作为心理距离的一个构成要素,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心理距离(包含了文化、语言、宗教、政治体系、教育、工业发展水平、地理和创新能力距离以及华人关系网络)体系。
  (一)心理距离与中国OFDI
  文化不仅仅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组织间沟通的方式(张华容等,2015),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会增加双方沟通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风险、增加交易成本、影响对外投资。由于文化差异能够增加个体间和组织间的沟通成本和交易风险,现提出如下假设:
  H1a:中国与东道国的文化距离越大,中国对东道国的投资越少。
  语言差异是投资与贸易分布问题的重要解释变量,坚持母语而不学习东道国语言将会提高国际化经营的风险,语言的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沟通障碍、降低交易风险,现提出如下假设:

相关热词搜索:区位 中国 距离 心理 选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