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结果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计
  田径课程的内容包含理论部分、技术部分和实践应用部分。在理论部分,应以《体育与健康》教材为基础,并适当地引进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或者最新的田径运动相关资料,从而既能丰富学生理论,又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技术部分,重点教学内容是技术的教学和具体的教学步骤,比如对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原则,裁判方法和场地、器材的规格等。此外,在实践应用部分,主要包含准备活动的实习和裁判的实习,前者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可实行性,后者可以利用校内外的竞赛来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
  二、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实验
  以“短跑”教学为实践课程,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确定学生没有存在不适合短跑的情况。然后确定短跑的目标是加强学生上肢和下肢的力量和协调性,确定课程的课时为24学时,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采取分阶段教学。在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也就是通过图片、录像等展示和教师的亲自示范要求学生掌握摆臂技术,并提高跑的技巧。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学习途中跑技术和弯跑道技术,教学内容包括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视频等建立技术概念,然后在训练部分,可以利用节奏跑来体会摆腿和着地的技术,进行追逐跑和迎面接力跑,行进间30米计时跑和间歇跑等。在第三个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包括蹲踞式起跑技术和急速跑技术,教学方法还是以讲解和示范为主,并教会学生起跑器的安装和使用,掌握各种“各就各”、“预备”等口号指令的应用,并强化技术的要点突出重难点。最后阶段是终点跑技术和完整技术,理论部分包括终点跑意义与方法的讲解,练习的重点是反复练习肩膀和胸撞线技术。在50米、100米完整技术练习上,要求学生技术的动作衔接要自然,并强化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评价设计
  从学生学习结果出发,设计田径课程评价,实质上是构建田径普修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实践成绩等的评价,明确评价的原则,制定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一)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构建田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能够反映当前田径普修课程的评价现状,在分析评价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根據新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设置新的评价体系,从而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决策和教学信息。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也就是在确定评价等级时要从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所有方面出发,保证评价能包含学生成绩的所有内容,在评价过程中收集各方面信息。第二系统性原则,学生成就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和教学质量提高互联联系的系统,所以在评价时要进行学生的反馈。第三坚持科学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到可操作性,各种测算和统计的方法要规范。
  (二)评价主要内容
  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的内容应包含学生理论学习结果、技术学习结果、实践学习结果等。理论成绩方面应占30%-40%,技术成绩占40%比较合理,基本上和达标成绩均等。实践应用能力也很重要,这是体育专业学生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的基础能力,应具备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裁判能力等。
  (三)评价程序与方法
  首先明确系统的目标,熟悉系统方案后分析学生成绩项目,然后制定指标等。其次分析评价系统的要素,也就是对组成评价系统的所有要素进行科学分析,比如确定学生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和实践成绩等的评价指标,并对要素进行分析。此外,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根据评价目标,对评价对象进一步做价值判断,并明确评价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在理论设计和实践教学方面,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阐释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使学生能了解现代田径运动的文化特征和基本规律,并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运动到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此外,在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训练部分,主要包含理论、技术训练和实践应用,在对学生成绩评价时,也应该综合考虑其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和实践应用成绩。总之,从学习结果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田径课程时应掌握学习的重点与关键部分,主要是为了以后走上体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田径 课程设计 实践 理论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