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图分类号】R48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绝经期女性中多发,也是导致中年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由于该疾病本身较为复杂,常规检查效果一般,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对病人进行病理检查。但病理检查本身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而且较为繁琐,为此我院对女性病人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并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子宫内膜癌Ⅰ期病人46例,将其认定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于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其中,年龄43-57岁,平均年龄(50.4±3.1)岁,病程1-6月,平均病程(3.2±1.6)月。
1.2 方法
采用阿洛卡SSD-ALPHA10彩超诊断仪,将病人腹部探头频率保持在2-5MHz,阴道内部探头频率保持在5-7.5MHz。从腹部开始检查,经子宫附件到盆腔,再等到病人排空膀胱后对阴道进行检查。探头进入病人阴道后,从多角度、多方位仔细检查,观察子宫以及子宫内膜以及基层浸润程度等,并做好详细记录[2]。
1.3 观察指标 计算子宫内膜癌Ⅰ期病人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3]: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病理检查,肌层浸润程度>50%病人为33例,肌层浸润程度≤50%病人为13例。阴道彩超诊断敏感度为90.91%(30/33),特異性为84.62%(11/13),准确性为89.13%(41/46),详细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与女性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近几年,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所上升,临床上需要对其倍加关注[4]。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知晓,不过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其与女性分泌激素存在一定联系,因为过量雌激素会让女性病人肌层出现增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对病人的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选择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尤其是子宫内膜癌Ⅰ期病人,并且会根据病人肌层浸润程度大体将子宫内膜癌Ⅰ期分为三个阶段:(1)子宫内膜癌Ⅰa期,没有浸润到病人肌层。(2)子宫内膜癌Ⅰb期,浸润程度≤50%。(3)子宫内膜癌Ⅰc期,浸润程度>50%。而且还发现,子宫内膜癌病人肌层浸润深度和病人出现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联。为此,在子宫内膜癌早期,需要有效对其肌层浸润程度进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的延长女性病人的生命。
子宫内膜癌危害程度极大,为了不使子宫内膜癌危及女性生命,尽早的诊断对其有重大帮助。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5],肌层浸润程度是判断恶性肿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在治疗阶段,肌层浸润程度也是衡量病人康复效果的一项数据,因此正确判断病人基层浸润深度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帮助。其中超声检查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检查方式,特别是阴道彩超,对病人基层浸润深度有良好的测定效果。阴道彩超采用高分辨率探头,可以清晰地展示病人阴道内各器官、组织结构,对子宫内膜癌可进行较好的分期诊断。本文研究表明:经病理检查,肌层浸润程度>50%病人为33例,肌层浸润程度≤50%病人为13例。阴道彩超诊断敏感度为90.91%(30/33),特异性为84.62%(11/13),准确性为89.13%(41/46)。与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阴道彩超具有一定准确性,能对子宫内膜癌病人做出有效诊断。由于该方法只需要通过高频彩超便可以进行子宫内膜癌分级检测,整体操作简单,适合所有人群使用,而且对人体无伤,在治疗阶段的疗效观察也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表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高海红.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28-29.
刘江华,乔金凤,华文文等.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和病理分期的诊断效果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8):39-42.
黄泽健,阚娜.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I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0):48-50,61.
郭艳燕,邱思花.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超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20-123.
梁志坚.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80-181.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