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荃:说《论语》聊社会(十二)
发布时间:2020-06-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十一、“朋友之道”非常道
中国文化是最讲究伦理道德的。这种讲究早已名声在外,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伦理道德的内容,只是,伦理道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受到统治者及社会民众的异乎寻常的重视。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只聊一个问题,“朋友之道”。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者,人生无可逃避只能认真对待的五种伦常关系。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文化倡导等级秩序,这五种伦常关系基本涵盖了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存在状态和角色,大凡人生在世,难逃其中。按照传统社会的等级秩序要求,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兄弟之间要友爱,谓之兄爱弟悌;
夫妇循礼而相敬,夫唱妇随;
朋友之间则要忠诚宽容,讲求一个信字。也就是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名分,依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道德,克尽义务。
朋友既然是五伦之一,遵照孔儒一脉的训化,当然如同其他四伦一样,也形成了“朋友之道”。考察《论语》,关于朋友之道的话语可不少。大致梳理了一番,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信”是朋友之道的基本道德规定。
孔子的政治哲学讲求一个信字,这是他拟订的教学大纲主要内容之一。《论语》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他看来,青年人读书学知识最重要是礼义道德的实践。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这些后生小子,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同时说话要谨慎,寡言少语。如果说话,就要诚实可信。还要能做到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如果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可见孔子是非常看重信的,认为这是“做人”的基点。所以他感叹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倘若不讲诚信,没有信誉,不知那样怎么可以呢——意思是令人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做人如此,交友更是如此。信被孔儒视为交友之道的基本规定,是人我之间达成交往结成友谊的必要规则。孔子教导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他要求学生们在道德方面,要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其中,“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历来有争议。愚以为,“不如”有“不同”、“不像”、“不一样”的意思,见前句:既然在德行上以忠、信为主,那么在交友上,就要选择有忠信之德的人。可知夫子是以信作为结成朋友关系的中介的。
孔子以此授学,其门徒则奉之为圭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伯峻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子夏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杨伯峻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
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
服事君主,能豁出生命;
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其二,结交朋友要有所选择。
人的社会存在总是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朋友交往实际上有很大的随机性。可能是世交;
或许是各种关系的延展,如同学、同事、邻居等等;
也可能是萍水相逢,意气相投。那么是不是逢人即可为友呢?孔子以为不妥。他提出,交友需有所选择。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在孔子看来,朋友的交往是道义的互通和相融,应该是相得益彰的,所以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按照孔子教书的章法,读书是为了明理,在人格上就要做君子。曾子于是提出,有德行的人要以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以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这种“道义相交”被后世看作理想的交友之道,俗语有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秀才的交情半张纸”云,引申而言之,且颇有嘲讽的意味,其实说的正是这种交往的特点。
其三,朋友交往须有“度”。
当年在桐寿里混日子的时候,读过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记得那本书的写法挺有特色,在每一章的前面都有题记的格言。其中有一句是:“如果不借钱的话,神圣的友情是非常甜蜜、非常牢固、非常忠诚而持久的,它可以终身不变。”当时正是修理地球的艰苦岁月,口袋里真是没有几个钱,看了老马的格言,对人生啊什么的似乎又有所悟,以后找人伸手借钱的勇气便减了不少。
现在想想,马克•吐温其实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与人交往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后来读了《论语》,发现这竟然是一个中外皆通的“真理”。孔子早就告诫人们,交友要有限度。
《论语》记载: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杨伯峻译文:子贡问对待朋友的办法。孔子道:“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找侮辱。”
孔子“交友有度”的想法显然是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例如子游就说:“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
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杨伯峻译文)另一个学生子夏也认为:“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就是说“可以交的去交他,不可以交的拒绝他”。当然,也有人略有异议,例如子张从严以律己的角度,认为交友应该来者不拒。他说: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杨伯峻译文: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
鼓励好人,可怜无能的人。我是非常好的人吗,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我是坏人吗,别人会拒绝我,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总之,“交友有度”的想法体现了孔儒一脉的调节理念,做事应该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孔子谆谆告诫后世小子,朋友交往不能过分,要善于拿捏分寸,不能刚刚爬到“东山”的半山腰上就迫不急待地要“小天下”,也不可以一味地指点江山,拿着骄横当自信。“有度”者,尊重、宽容、平等、诚信与分寸之谓也。不能解得此中三味,就只有自找没趣儿了!
额滴神啊!孔子真是太伟大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以信为根基,讲求“拣择”和“有度”的朋友之道实际上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演化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的智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混事由、讨生活,是需要通过各种关系相维系的。既然当年孔子曰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后世的平头百姓们也就笃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可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心隔肚皮,人心最难测,与人交往并不是件容易事。于是人们又多了几分感叹,叫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兹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西谚亦有云:“一切都是新的好,只有朋友是老的好”。
我有一个河南的朋友,20年前萍水相逢,以彼此颇有“匪气”而惺惺相惜,结为至交,迄今不渝。其时愚尚未受教于孔儒之道,记得此兄曾教导我说:“朋友要慢慢地交”,以为甚是。嗣后验之《论语》——原来孔子他老人家早就曰过啦。遂奉行至今,受益匪浅。
一言以蔽之,交友之道非常道,其间的道理也只能在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投入中慢慢地去体认,见仁见智,亦只有自家知之矣。
2008-4-23
原发《知青小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