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安:继承小平,超越小平——悼小平逝世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邓小平离开我们有十个年头了。

  我们纪念邓小平,因为邓小平领导中国,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转折。

  我们纪念邓小平,因为中国需要再出一个邓小平,完成新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引领中国融入现代文明

  

  邓小平是一个政治伟人,不仅创新了社会主义理论,还带领中国走上了新社会主义道路。

  决定现代人类命运的是两大思想运动:一是资本主义,一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算起,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不管人们对资本主义如何评价,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资本主义创造了现代文明,率领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算起,已经有了近200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消灭资本主义为己任。苏联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但都没有取得成功。邓小平勇敢地担负起了创新社会主义的任务。

  邓小平作为政治伟人,首先在于勇敢地否定旧社会主义。他说:“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1)邓小平总结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问题的原因时指出:“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 (2)

  邓小平作为政治伟人,摒弃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的旧社会主义,坚决地将发展生产力作为新社会主义的原则、任务、目标、中心、重点。翻阅《邓小平文选》,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邓小平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

  真理似乎十分简单,然而要认知、说出、尤其是实践一条简单的真理,需要巨大的勇气、魄力、胆识。

  旧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看作社会主义的标准。1936年苏联生产资料实现单一公有制后,斯大林即宣布建立了社会主义。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也宣布进入社会主义。斯大林与毛泽东都是结构社会主义论者。他们都不关注社会主义的功能问题,即社会主义究竟给人民带来什么好处。结果是苏联和中国都没有把经济搞上去,人民普遍贫困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是质疑结构社会主义的第一位共产党领导人,从而开创了功能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从生产力原则出发提出的“猫论”与“三个有利于”,就是著名的功能社会主义。一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二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这三项功能的结构就是合理的,即使是资本主义的,也可参照、学习、引进;
不符合这三项功能的结构就是不合理的,即使称作社会主义的,也要改掉。中国的改革就此起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市场经济制度,改变了原社会主义的结构。

  邓小平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正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的差距。邓小平在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时说:“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 (4)还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 (5)

  邓小平确立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就打开了中国融入现代文明的通道。

  旧社会主义将变革生产关系作为第一原则,从目标、制度,到规则、资源都实行封闭,与资本主义世界既不相通,又不可比。尽管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我们还是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邓小平的伟大就在用生产力作为标准,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承认落后,承认差距,决定在经济上向资本主义学习,向资本主义开放。

  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是我国现代化的目标,GDP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市场取向是我国改革的方向,刺激需求、拉动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理论,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成为我国的国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遵循世界的经济规则是我国的方针,承认物质利益、鼓励发财致富成为我国的价值导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四位的经济大国,中国融入现代文明,走上现代化道路。

  

  按邓小平的政治遗愿推进现代文明

  

  邓小平引领中国融入现代文明,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现代文明。我将邓小平的政治遗愿概括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即邓小平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称之为经济文明。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坚决反对平均主义,说:
“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7)办法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8)邓小平警告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9)

  中国的现状是贫富差别扩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民众对改革的不满以至怀疑。实行公平分配,关系党的声誉、政府的声誉、改革的声誉、社会主义的声誉,已成了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首先要解决初次分配中不合法、不合理的问题。2005年底中国城乡就业人员达7.2亿,保障他们的法定权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实行公平分配不能回避的问题。经济快速增长,而职工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下降,1991至2005年从15。3%下降为11%。职工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过低;
最低工资制没有全面执行;
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
社会保险覆盖面窄;
劳动保障监察不力;
等等,这都急待解决。建立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应提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其次要尽快启动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社会保障方面的长远规划,将城乡居民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纳入中央至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以此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引导各级政府的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为保障财政资金向社会公共领域倾斜,必须遏制政府行政开支和经济建设投资的膨胀,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接受人大、社会的约束和监督。

  第三发挥三次分配中公益组织的作用。公益性的政府组织、盈利性的市场组织、非盈利的自愿的公益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三大社会组织。不追逐权力、不追逐盈利而以社会公共利益、弱势群体利益为目标的公益组织,应该受到鼓励,没有理由限制。

  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提出过设想,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施,是未了的一大遗愿。他在改革之初就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0) “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1)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12)

  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中国怎么向民主制过渡,既要参照民主制的成功经验,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现在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实行一党领导,必须实行一党专政,以中国特殊为理由,既反对竞选民主,不给选举权,又不实行协商民主,不给言论权;
另一种是反对一党专政,就坚决要反掉一党领导,以西方模式为目标,既要言论权,也要选举权,实行多党制。这就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死结。我主张一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第三条道路。实行协商民主,不排除一部分公职人员的民选。

  第一、党政一把手从地方到中央逐步实行差额选举,即至少两名候选人。这两名候选人可由上级考核推荐;
也可由下层推举、上级考核;
也可一名候选人由上级推荐,一名候选人由下层推荐。选举时两名候选人可以发表竞选演说,提出施政纲领,同时公布历史业绩。选上的人当一把手,落选的人当纪委书记,就负责监督一把手。这项改革保证了上级考察、任命的权利,不打乱原体制;
又参进了民主因素,尊重下一级干部、群众的意志。

  第二、实行协商民主。通过建制化的方式和程序让公众参于公共决策。即实行真正的结社自由,允许成立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非政府组织,作为协商主体。实行真正的出版自由,允许民间设立媒体,提供协商渠道。实行真正的言论自由,除了推翻共产党、颠覆政权、分裂国家、色情暴力以外都允许讲,保障协商权利。也就是真正落实、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邓小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著名论断。他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13)他警告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14)

  邓小平不幸而言中,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贪污盗窃横行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国精神领域存在的问题更深刻、更严重。

  我们既不继承具有5000年传统的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中华感恩文化,又拒绝接受具有600年历史的以尊重个人为理念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而在空白的基地上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不可能的。

  我们需要将现代文明的基石“个体本位”与中华文化的传统“群体本位”相结合,建立新的道德规范、新的道德文明

  首先,要承认自我,即自我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以及寻求实现的途径。社会应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选择的权利和实现的努力。一个作为生物体的人,一个作为社会的人,要保障生命的存在,获得生活的权利,首先考虑的是自我利益、自我需要。们不能要求“大公无私”,也做不到“大公无私”。

  其次,承认他人,即承认他人对物质和情感的需要,以及寻求实现的途径。中国人尊重他人偏于家人、朋友、熟人的小圈子,对陌生人则不讲礼貌、不守规矩。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对个人、个体尊重的教育,导致我国道德水准、服务水平的下降。要使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深入人心,才能改变目前我国道德建设领域虚幻、空白的状况。

  第三,无他人即无自我。我是他人所生,即父母所生,没有父母就没有我。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的“孝”。爱自己的父母是人类走向博爱的起点。“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德,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今天应该大力倡导和宏扬。

  自我求于他人,即自我是他人所造就,没有他人即没有自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配偶、亲属、老师、同学、朋友、同事、上级以及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的恩人,没有他人的支持、帮助,没有我今天。因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推而广之,生我养我的家乡有恩于我,培养我教育我的学校有恩于我,为我提供工作岗位的单位有恩于我,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哺育了我。所以,应该爱家乡,爱母校,爱集体,爱祖国,爱中华民族。

  自我实现于他人,即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向他人、向社会提供自己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从这个意义讲,没有他人也即没有自我。敬业,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好工人、好农民、好医生、好教师、好公务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提供好服务,从中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承认自我、承认他人、无他人即无自我。这是由爱我及爱他、由爱他及爱人,逐步提升、逐步升华的过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融化其中。新道德观应避免政治化,没有必要强调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我们应该吸收人类一切进步的道德文明。西方文明对个人的尊重、中国传统文明对“孝”的提倡,都是十分宝贵的贡献,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承认自我、承认他人,较多的吸取了西方文明;
无他人即无自我,较多的吸取了东方文明。

  

  中国要建设现代文明,又必须超越现代文明

  

  我国面临建设现代文明的重任,又承担超越现代文明的挑战。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创造了现代文明。美国正在向全世界推广它的价值观,美国的价值观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美国的价值理念中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是全世界、也是我们中国不能学习的。全世界要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20个地球,中国人要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6个地球。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是不能持续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以西方文明为目标的世界现代化是实现不了的。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中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将为世界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中国承担着创造人类新文明的伟大任务。

  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是以 “物”为中心。把占有物、消费物作为价值目标、价值尺度,积极的成果是经济发展,必须的代价和必然的结果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人性的异化,人的不持续。

  我国探索的人类新文明,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人性得以发扬,人性得以完善,人类得以持续。

  以“人”为中心取代以 “物”为中心,不是不要“物”,也不是轻视“物”,而是使“物”的生产、消费、分配走上科学、合理、公平的轨道,即实行清洁生产,不破坏环境;
适度消费,不浪费资源;
公平分配,不两极分化。

  以“人”为中心取代以 “物”为中心,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
以人的需要为宗旨,既关心人的物质需要,还关注人的精神健康;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以人的持续为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破坏生态。

  人类社会的过去是以“精神为本位”,中国的古代社会以人爱作为价值追求,中世纪的欧洲以信仰作为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现在是以“物质为本位”,西方文明开启了将物的占有、物的消费、物的享受作为价值追求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未来是以“人为本位”,以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真正实现邓小平所期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学习邓小平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智慧

  

  邓小平是一个伟人,既具有超越前人的胆识和魄力,又具有超越前人的艺术和智慧。邓小平带领我国完成了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伟大转折。这是从旧社会主义向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对毛泽东的超越。

  邓小平牢牢抓住一个中心,即发展生产力,作为超越毛泽东,告别旧社会主义的出发点。这就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邓小平又以“大胆闯”、“摸石头”、“不争论”作为超越的策略、艺术、方法,冲破阻力,绕过障碍,一步步引领中国融入现代文明。

  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既要继承邓小平,完成他未了的遗愿;
又要超越邓小平,创造人类新文明。

  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最重要的学习邓小平的政治魄力、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艺术。

  中国要建设现代文明,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道德文明,需要政治魄力、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艺术。中国要超越现代文明,走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更需要政治魄力、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艺术。

  中国既要建设现代文明,又要超越现代文明,就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就是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新的价值理念、新的价值尺度、新的社会形态,就应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学说,制定新的方针、新的国策、新的目标,就应产生新的政治伟人、新的思想伟人,实行新的伟大转折。

  中国将是诞生伟人的时代,不仅是国家伟人,还将是世界伟人。

  

  注释

  注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

  注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

  注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4页

  注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2页

  注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

  注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第364页

  注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

  注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

  注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注1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

  注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

  注1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页

  注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

  注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

相关热词搜索:小平 逝世 十周年 继承 超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