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生:王元化先生的精神遗产

发布时间:2020-06-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

  

  思想界素有“北李南王”之称,帝京李慎之,泸上王元化。五年之前的暮春,非典肆虐,风雨如磐,故园黯淡之际,慎之先生以八十高龄,黯然谢世。五年之后的初夏,华土波澜惊动,海内外民族主义情绪方炽,风雨如晦之时,王元化先生亦以八十八高龄逝世。自此之后,北无李慎之,南无王元化了!

  近十年来,学界常有“两头真”的说法,即指一些老革命,早年经青春热血,中年遭言论获罪,壮年经庙堂春秋,暮岁回归启蒙大道。其典型,正是北李南王。在1949年以前,李慎之、王元化都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独裁专制,向往民主自由,而参加革命。1949年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吞噬自己儿女的过程,李慎之先生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而王元化先生命运更加坎坷,自1955年因胡风案被牵连,到文革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曾两度发作心因性精神病。而1979年之后,李慎之复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参与起草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王元化则曾担任上海市宣传部长。随后的八十年代末,王元化先生创办了轰动一时的《新启蒙》,成为八十年代末思想解放的一面大旗,九十年代,又创办了“学术集林”丛刊,与当时“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学风相吻合。而李慎之先生则以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气魄,重归启蒙之路。

  这样的精神历程,可以说是从认识自我,到失去自我,到回归自我的过程,他们因理想主义而参加革命,也因理想主义而在革命后饱受摧残,最后仍然是在理想主义驱动下,在自身经历过的苦难与乌托邦的幻灭中,催使他们对自己的时代做出深刻的反思,开始重新认同早年的理想,回到继承五四、反思五四的思想脉路之中。李、王相比较而言,李慎之更加彻底,王元化更加复杂。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与“思想解放”、“理想主义”、“启蒙”诸术语关联在一起的。在八十年代的启蒙读物中,除了北京的“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比较有影响的,要算王元化先生主编的《新启蒙》。

  关于启蒙,如果要从学术上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恐怕是一个扯不清的命题。但是事实上,任何一个词语,都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才能获得它的特定的意义。倘若把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启蒙”,与康德的《回答这个问题:何谓启蒙运动?》或者是施密特编的《启蒙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结果恐怕是郢书燕说,穿凿附会,不得要领。无论是谈“五四”,还是谈八十年代,中国式的“启蒙”,其基本的意思,都是“扫除蒙昧,启发民智”,即通过思想上的思想解放,破除权威,破除迷信,以达到政治上的改革的目的。这是传统士大夫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之后,由于“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无法通过直接干预政治来实现,故转而以启发民智,来达到影响政治、影响社会的目的。

  王元化先生在1989年3月写的《<新启蒙>第五辑编后》中,对“启蒙”补加了一个定义:“启蒙运动也就是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人道、法治、改革、开放、现代化,这些都是和启蒙相联系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有观念改革。观念改革就是观念更新,就是思想解放,就是文化启蒙。”这一定义所包涵的内涵与抱负,和“五四”启蒙运动,一脉相承。

  在中国的语境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常常没有一个缓冲的空隙,而直接关联在一起。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对一些重要思想观念的反省,都有明确的实用目的。这一现象,与传统儒生的“通经致用”观念密切相关,也与传统士大夫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密切相关。当士大夫转化为知识分子,他们的活动场所从庙堂转入学院,他们的地位也随之边缘化。他们要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其途径就不再是“得君行道”,而是通过社会影响来发生政治影响。就像余英时先生所说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主要是限于文化的领域,而不在实际政治和经济的范围内。知识分子是通过‘影响力’去指导社会,而不是凭借‘权力’去支配它。”“思想启蒙”,本质上便是知识分子影响民众的代名词,它与康德以来对“启蒙”的种种定义的争论,在内涵上相去甚远。

  在今天,国朝学界借助华土的儒学、西来的施密特、斯特劳斯思想,对“现代性”以及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启蒙等问题进行反思,但是,如果没有看到“启蒙”一词的中西之别,便无法认识五四到八十年代这七八十年中中国学人谈论“启蒙”的意义。

  

  3

  

  与“启蒙”关联在一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九十年代之后,王元化先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即由八十年代的继续五四、继续启蒙,转向反思五四、研究国学。《论传统与反传统——为五四精神一辩》一文,是这一反思的成果。关于五四,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思想与社会运动,越来越彰显它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近八十年来,各种思想、政治势力都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诠释,把它纳入到自己的历史谱系之中,为自己建构历史的正当性。在九十年代,海外一些学者流行一种论调,即五四是“文革”的精神源头,五四大学生的抗议精神直接成为红卫兵造反行动的先导,五四的打倒孔家店,和文革的批孔一脉相承。

  对此,王元化先生在《对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中说:“五四运动是被压迫者的运动,是向指挥刀进行反抗。‘文革’反过来,是按指挥刀的命令行事,打击的对象则是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被压迫者。‘文革’虽然号称‘大民主’,实际上却是御用的革命。”聊聊几句话,点出了五四与文革的根本区别。事实上,五四与“文革”仅仅是在表面上呈现出似有若无的关联性,而其内在的精神结构,则是毫无可比性的。我们如果承认五四启蒙精神的根本特征,在于个人的觉醒,对民主、科学的追求,那么“文革”所表现出来的,便不是对五四的继承,而恰恰是对五四的反动。

  同时,王元化先生对“启蒙”的疑虑与对五四的反思,使他通过五四而为传统学问释放出一定的空间。在1999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我认为,今天仍须继承五四的启蒙任务;
但是五四以来(不是五四时才有)的启蒙心态,却需要克服。我所说的启蒙心态是指对于人的力量和理性的能力的过分信赖。人的觉醒、人的尊严、人的力量,使人类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但是一旦人把自己的力量和理性的能力视为万能,以为可以无坚不摧,不会受到任何局限,而将它绝对化起来,那就会产生意识形态化的启蒙心态。”在《论传统与反传统》,王先生力辩五四不是“全盘性反传统和全盘西化”,而只是反对儒学定于一尊。正是出于这样的看法,使他在九十年代之后,从理论上继续坚持启蒙,但是在实际上则是脱去启蒙的战衣,换上国学的长袍,放下《新启蒙》丛书,而编起《学术集林》,并对五四、法国大革命等事件进行反思。这种做法,许纪霖先生称之为“另一种启蒙”。

  

  4

  

  王元化先生谢世后三日,恰逢蜀地发生大地震,波及全国,伤亡十数万。天地不仁,哲人其萎!王元化先生所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是一个个的开端:对启蒙的继续与反思,对五四的继承与审视,对国学的反思与研究。二十余年来,国朝学界正在进入一个思想的新陈代谢日益加快的时代,一种思想,一个话题,一个思想格局,往往刚刚形成,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展现自身,便已经被新的思想、话题与格局所取代。

  而在今天,十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双峰并峙,四年来自由主义、新左派与文化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思想局面,正在分化、瓦解。可以预料的是,经过了2008年的天灾人祸的考验,这种思想的分化与瓦解的速度会加快。但是,不论思想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关于启蒙、五四、传统的话题,都是各种思想流派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所无法绕过的思想母题。而王元化先生在这些领域所做出来的探索,亦可能成为新的思想的必要资源。

相关热词搜索:遗产 精神 王元 陈壁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