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透明:中国乳业集体觉醒?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少些哗众取宠的演绎,多些脚踏实地的作为。这才是中国乳企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措施,也是各大乳品企业为自己减压的关键和唯一途径。      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下,近期中国乳业前三甲中的光明(600597)和蒙牛(02319.HK)发布的财报公告均显示中国乳业2008年的业绩有下滑趋势。权威机构预测,2008年乳品市场全面亏损已成定局。据业内人士透露,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整个奶业造成的损失迄今已经有200亿元左右。无疑,现今的中国乳业正面临着尽快重塑市场信心并重新崛起的巨大挑战。
  
  乳业巨头集体面临损失
  
  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的蒙牛乳业在业绩预警公告中称:“由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对本集团的业绩表现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销量下跌和撤销若干存货,以及在处理原奶和促销产品宣传活动时产生了额外成本,预计2008财年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亿元。”结合2008年10月31日光明乳业公布的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可以清楚地看出乳品行业面临集体损失的趋势。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蒙牛损失的数字应不止9个亿。该研究报告称:在三鹿事件的影响下,中国乳业势必形成全面亏损的局面,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产品召回和注销部分库存,将令蒙牛支付20亿元以上的成本。据此,投资分析人士推算,中国乳业的另一巨头伊利(600887)的婴幼儿奶粉虽然没有检出问题,但由于奶粉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伊利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伊利因“三聚氰胺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金额将可能更大。
  浙商证券分析师张宁则认为,目前整个乳品行业的产销量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非常之大。由此可以看出,乳品行业2008年的集体损失已经不存在悬疑。
  但专家认为:这种集体性亏损是由突发事件造成的短期损失,虽然给乳企的经营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造成资金链的紧张,甚至一度传出蒙牛30亿元缺口的消息。但是从未来长期经营的状况看来,只要企业有着较为规范的经营管理结构,三鹿事件虽然短期来说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提升行业标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伊利、光明等现金流良好的企业来说,三鹿事件虽然对其现阶段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看来是会将企业带入一个更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而近期乳品市场的逐渐回暖也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信心,据国研网2009年1月14日调查数据显示,乳业恢复速度超于预期,11月份液体乳和乳制品产量均出现恢复性成长。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市场销售正在逐步回暖。据商业部发布的一个报告来看,液态奶的市场销售已经恢复到了75%左右,婴儿配方奶粉销售恢复到80%。从整体的水平来看,伊利的整个乳品销售情况已经恢复到了80%左右。”这也让中国乳业开始显现复苏端倪。
  
  乳品企业如何正确面对亏损
  
  或许是为了“中和”预亏的利空消息,蒙牛乳业罕见地在其盈利预警公告中附带了利好消息。该公司透露,“作为持续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公司一直积极拓展多项机遇”,务求巩固财务状况,“其中包括与多名独立第三方进行初步接触”,可以看出蒙牛在预亏的同时努力为自己减压。
  对此,有行业权威人士认为,三鹿事件带给乳业最大的危害并不是企业的损失额,这些全都是表象,经历过三鹿事件,企业和企业家们更应该明白,乳品行业是一个经营健康的行业,要用科学和健康的心态来经营才能够真正将该行业推向繁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三鹿事件最大的损失在于该事件带来的公众对行业信心的缺失,因此,近期有不少专家呼吁大家不要纠缠于企业的财报数据,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的数字游戏,而应更多地去考虑乳业未来发展方向,这才是涉及到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行业大计。
  资深乳业观察人士表示:“三鹿事件中受伤最严重的其实在两端,一端在消费者,中国人喝牛奶的习惯在刚刚养成之际就被扼杀了,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乳品企业和行业如何挽回消费者的信心非常重要;另一端在奶农,行业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中,供应商是最基础的环节,同时奶农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抗风险能力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摧毁我国乳品产业的现有结构。这两点才是三鹿问题对中国乳品行业最严重的打击。”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关键,乳制品企业被推到了该事件的风口浪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如果说乳企陷入“三聚氰胺事件”是由于在快速发展中迷失了行业的本质,那么在经历了此次洗礼之后更应该具有清晰和长远的战略目光,少些哗众取宠的演绎,多些脚踏实地的作为。这才是中国乳企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措施,也是各大乳品企业为自己减压的关键和唯一途径。
  
  归零后的崛起
  
  在面对中国乳业未来发展格局和趋势时,高盛曾表示三鹿事件对于乳业市场的整合长期的影响将是正面的。该机构认为:“首先管理部门将对原奶的供应链加强监管,而对于乳业企业来说,也将出台更严格地国家质量监管标准。其次,这次事件将有效地整合中国乳业产业链结构,使得其更加合理和科学。最关键的是,虽然大部分国内的婴儿奶粉生产商在短期内都将受到事件冲击,但是我们相信那些较强的品牌,其资产将在长期获益,因为洋品牌对国内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价格太高。”
  因此,不难看出,现阶段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涅?重生的机会。但是机会永远只给那些做好准备能够把握的企业,就目前整体的乳品行业来说,企业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把握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才能够抢得起跑优势,并引领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很难想象三鹿事件后那些仍然沉溺于作秀的企业能够再次得到消费者的真正认可。
  对此,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乳品行业要进入真正的良性发展,需关注投资方向以及其带来的增长,投资包括有形投资和无形投资。有形的投资指设备、奶源建设等,无形的投资包括市场投入、渠道铺设、研发等等。特别是研发,企业更应作为立命之本来对待,只有实现科技和技术创新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整个乳业的情况是用于研发的投资很低,目前市场上可称为科研产品的只有伊利营养舒化奶。”
  与此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国海证券研究员刘金沪,他认为:“国内乳制品企业将迎来又一次洗牌,优质奶源基地的控制,将成为乳业决胜的关键。”由此看来,二三线企业或有上位机会,但以伊利为代表的乳业巨头们所具备的全局优势,长期看来难以撼动。以专家们的视角我们不难揣测:未来中国乳业的发展趋势将由伊利等具备行业规模竞争力和科技竞争优势的巨头们担纲。
  2008年11月19日,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商务部、卫生部等13家部委联合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这是我国政府对于中国乳业发展的全面规划和政策指导。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希望未来三到四年间,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平衡的产业链条,提升原奶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水平,使中国乳业建立起现代乳业的基本格局。《纲要》无疑为中国乳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未来几年间的工作重点。同时,该《纲要》因为给予乳企一个标版和规范,其出台也被认为是中国乳业复苏的起点。
  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三鹿事件的发生以及纲要的出台,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乳品企业都在积极地反思并进行行业救赎,其中,在伊利的带动下,中国乳品行业掀起的“透明化沟通策略”以及“放心奶工程”等都有效地为恢复消费者信心、促进行业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蒙牛、光明等其他大型乳品企业紧随其后掀起了“开放和透明”的热潮,也正预示了中国乳业的集体觉醒。
  其实,绝大多数的中国公众都渴望能够在国内消费到具有国际品质的乳制品,而三鹿事件虽然对于乳品行业是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真诚期待中国乳制品企业经历磨练之后,能够沉稳和淡定,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行业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觉醒 中国 乳业 开放与透明:中国乳业集体觉醒? 开放与透明 中国乳业集体觉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