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美 文明盛会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北京奥运会给世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和“无与伦比”的评价,而正在举行中的北京残奥会将留下什么?我想,不必等到闭幕那一天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人心的温暖和人性的高贵!无论是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还是正在举行的一项项比赛,人们不断真切地体会着这一盛会的主题是爱和人性,它直呈人类文明中一种温暖动人的价值,不仅造福于残障人士,也造福于身体健全的每一个人。
  客观地讲,对于残奥会,许多人曾知之甚少。过去若干届残奥会,赛场或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并不很多,有人对于观看残疾人比赛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觉得“揪心”。但是,初看惊天地――当不少人带着北京奥运会的余韵去看北京残奥会,不禁被美轮美奂、诗意动人的精彩开幕式所深深吸引,以残疾人为主角的演出是如此的优美:盲人歌手杨海涛深情歌唱《天域》,12岁单腿芭蕾女孩的轮椅舞姿、一群聋哑少女表演的翩翩天鹅,无不传递给世界以乐观、自信和希望,让人收获着巨大的视觉美感和心灵触动。之后每一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奥会,自觉缩短着与残障健儿的距离,结果,通过轮椅篮球、盲人门球等一项项精彩赛事,人们又真切感受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并且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进一步认知和思考。
  残奥会自1960年在罗马举办,迄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之所以一直能够坚持,正在于人类一直有着这样的价值:残疾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类体验,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健康受损的磨难,遭受某种残疾,但不抛弃不放弃,运动能使人类超越肉身的局限,抵达文明之至境。由此,尽管残奥会参赛者身体有残障,但是他们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世界性的运动竞技中,他们作为个体,也是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在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残奥会无疑就是这样一场高调张扬人性美的文明盛会。这个盛会倡导“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践行“精神寓于运动”的理想。
  这些天里,通过现场或电视,亿万民众看到,来自世界148个国家和地区的残障健儿满怀喜悦和希望,聚集北京,共享盛会。他们的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划水,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投篮,甚至每一次用肩膀去擦拭脸上的汗水,可谓自强不息、永不言败最生动的注脚,无不闪现生命的璀璨,让观众为之敬佩。是的,残疾运动员身体并不完美,然而他们不甘沉沦,奋力拼搏,将意志的顽强、人性的高贵演绎得灿烂无比。他们以整个身心投入激烈的角逐,充分显示了生命的尊严,权利的平等以及对光荣与梦想的追求。他们与身体健全者一样通过挥洒汗水,分享运动之乐,展现竞技之美,为国争取荣光。当我们目睹,由于中国残障健儿的出色成绩,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国际赛场升起,让国歌一遍遍在赛场上空回响,我们也一再感动,一再振奋。诚如邓朴方先生所言,观看奥运会的比赛会撩拨人的神经,观看残奥会的比赛则更多是震撼人的心灵。残奥会让人性美如鲜花绽放,滋润着千千万万颗心灵。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目前,全世界的残疾人口多达6亿,中国也有着8300多万。可以说,每个残疾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人生遭际,历经岁月磨难。他们中的运动健儿能够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来到北京参加残奥比赛,无论结果是赢是输,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有着不寻常的奋斗故事,比常人付出了更多心血和汗水,是真正意义上的偶像。如果身体健全者能够正视这一点,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真诚地改善对待残疾群体的态度,那将是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一大幸事。
  从某种角度看,残疾人与身体健全人,其实也可谓互为镜像的人生两面。每个个体都有着两面的生命体验,每一面都能给另一面以感动和力量。而在个体之外,在社会生活中,这样互为镜像的关系也处处存在,残奥会就是一个明证。要知道,生活中的残奥运动员并不像聚光灯下那样夺目,他们不少人倍尝寂寞、孤独,有的也从不曾有过万众沸腾、绚丽广阔的生命舞台,难怪,当突然置身数万热情观众响亮喝彩的北京赛场,立陶宛坐式排球队的姑娘们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无独有偶,在举行轮椅篮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里,到场观众满满一片,以至瑞典队员连连惊叹:“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打过比赛,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当身体健全者将热情和关注给予残奥会,积极去现场欣赏他们的速度、力量、技巧、智慧、乐观、坚毅,我们不仅给了五洲四海、不同肤色的残障运动员以巨大鼓励,自身也会得到许多精神享受和生命感悟。有许多家长自觉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残奥比赛,目的就是想让孩子直面残奥明星,在这样一个独特的人生“课堂”里学会坚韧、勇敢和理解。
  残奥会毕竟每四年才有一届,现实生活中,如何在每一天发扬和践行残奥精神,使残疾群体处处享有“无障碍环境”,使人类所有成员和谐共处,那才是北京残奥会的真正希冀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之美 盛会 人性 人性之美 文明盛会 人性与文明小说 人性和文明的作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