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党刊要敢于直面报业竞争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霜叶红时硝烟起,又到报刊发行时”。瑟瑟秋风夹杂着细雨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去了丝丝寒意。在北方,不少地方已提前走进了冬季。然而,在报刊发行市场上,由于既将进入报刊征订的黄金季节,各大报刊磨拳擦掌,报业竞争烽烟燃起。
就在晚报、早报、都市报等为争夺读者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一些地方上的党报党刊,特别是一些市、县、中小城市自办的党刊、内刊却风景独好、偏安一隅。究其原因根本一点在于,在党报党刊的征订“博弈 ”中,地方早已是“独占先机”。
受报业较高利润空间的吸引,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党、政群团等部门包括市委、政府、组织、宣传、纪检、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等,甚至于一些县的有关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动因下,纷纷涌进报业竟相创办刊物,争抢着要分传媒一杯羹,造成党报党刊数量激增。一些党报党刊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办好刊物、以质量、以新闻性吸引受众 ,而是把心思放在“公关”、放在如何争取在宣传部门主持召开的报刊发行会上增加“官”定发行数量、放在运用自身行政权力搞强行摊派、拉广告、搞专版、搞赞助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抛开宣传部门的宏观控制,自行制发红头文件,把自办的“党报党刊”列入基层必保的“一把手”工程,搞得基层无所适从。
在基层,特别是那些财政困难的乡镇、村,由于应付地方上的党报党刊早已是精疲力尽,中央级的大报尽管质量明显优于前者,也只能是忍痛割爱。以至于在某些单位,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全国第一党报《人民日报》被挤兑得所剩无几,《经济日报》等则基本绝迹,而某些地方自办的党报、党刊则几乎到了人手一册(份)的地步。一些地方上的党报党刊的强行摊派,由于最终要以各种各样的手段转嫁给农民,因而搞得农民怨声载道,以至于反对报刊杂志乱征订、乱摊派呼声再起,地方党报党刊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确实到了应该下大力整饬的地步。
地方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声音、体现党的意志、引导舆论导向的重任。千方百计确保党报党刊的发行,是党领导舆论的必然要求。但党报毕竟不是党的文件,党报同样应当具有一般报纸所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这就是必须以读者为中心,面向广大的受众市场,向读者提供大量的鲜活的新闻。报纸上鲜活的新闻少了,广大读者关注的新闻少了,那么党报作为报纸的特性也就弱了。这也正是目前一些党报在报业竞争中举步维艰,发行困难、发行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权威性、宏观性、全面性见长的地方党报党刊,拥有其它门类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地方党报党刊完全有能力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办成精品。党报党刊要实现“高出一筹”的办报目标,在稳住公费市场、确保足够的订数、受众的基础上,要敢于直面市场竞争。要整合资源,果断撤并那些自身力量薄弱、新闻资源偏少的内刊等,实现党刊党报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党报党刊的“规模效应”;
要细分市场、研究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条件下,地方党报党刊自身宣传功能与服务功能的合理定位,探索“分众定位,窄幅传播”的办报(刊)思路。分众定位就是在公费订数增长有限的条件下,积极开拓自费订户。全国一半左右的有阅读能力的党员,应当成为党报党刊努力开拓的读者“金矿”。“窄幅传播”就是避开晚报、生活类报纸以及中央级党报党刊已有的市场优势,努力寻找并形成自己新的增长点(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jsp?id=830);
要遵循新闻规律,增加党报党刊的新闻性。报业竞争的焦点在新闻,党报党刊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新闻,抓好“新闻扩容”。党报党刊的新闻应该走出世俗化的路子,在领导机关新闻、重大社会新闻、阐释性新闻、干预性新闻等方面办出党报党刊的特色,充分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农村应当成为地方党报党刊着力开拓的读者“金矿”。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党报党刊瞄准的只是农村的集体订户。农村党员以及一部分有知识的农民是党报党刊潜在的巨大的受众群,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这部分受众自费订阅党报党刊,及时为他们“充电”,让他们率先掌握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将面临更加繁重的宣传任务。要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直面市场竞争,在竞争中高扬党报党刊的权威性、指导性。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形式,积极探索党报党刊的服务性、实用性,增加新闻性,努力扩展自费订阅的读者群。只有这样,地方党报党刊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和导向性,才能在千帆竞发的报业市场中发挥更好的旗舰作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