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理念变革更为急迫|教学理念八字格言
发布时间:2020-04-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政府改革,既有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有理顺职能的问题,而且应该说,准确的职能定位才是科学的组织结构的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价值理念的问题。政府的价值理念是政府有效组织和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
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一种结构的调整。事实上在这背后,实际上也包含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包含着政府理念的革故鼎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相对来说,在政府改革之结构调整、职能转变以及理念变革这几个基本方面,理念的变革更为重要,也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所谓政府的理念变革,主要指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由于适应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政府相当程度上扮演着一种全能的、管制型政府的角色。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府掌控着一切的社会资源,政府统管着一切的社会事务,政府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如此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调整,如今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但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影响还远没有消除。
现代政府的价值理念包含了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对于政府自身性质的认知以及对于其基本目标的追求。作为一个基本前提或者说基本假设,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这是需要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始终牢记的一个基本事实,也是其从事政府管理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思想代表卢梭的说法,政府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纯属一种委托关系,基于这种委托,政府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
政府基于被委托的权力,根据受托者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实施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管理,以维系社会的稳定,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来说,现代政府的价值理念强调如下三个方面的意识:
一是公共性权力的角色意识。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称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权力,这一点我们过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其应该时刻凸现其公共性的角色。而所谓公共性,主要是指政府应“凌驾于社会之上”,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政府的公共性角色要求政府放弃其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利益的视角来制定公共政策,实施其公共管理。
二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意识。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权力,有责任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现在我们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最为基本的特征和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一般是指那种无法进入市场领域进行配置的物品。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国度人们对公共物品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在现代社会,能够得到广泛共识的最为重要的公共物品主要是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教育、环境卫生、道德风尚等等。可以注意到,这些物品的供给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
三是政府目标的道德意识。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载体,其既然执掌着社会的公共权力,掌控着社会的公共性资源,履行着社会公共管理的角色,那么就有义务承担起引领社会风尚、改良社会道德的责任,努力引导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实现社会的道德升华和社会风尚的发展。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思想家均强调了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道德职能及其示范性意义。古希腊柏拉图将正义作为构建其理想国家的核心,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善是国家的最高价值,近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称:一个好政府是能够使它的国民更富有智慧和更富有道德的政府。毫无疑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因为只有社会道德风尚的改良,才能为人与人的和谐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而在这方面,需要政府作出积极的努力,这里既包括政府对于道德秩序的尊重和维护,更需要政府及其官员对于社会道德行为的实践和引导。
可以看到,政府理念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问题。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为什么而追求、如何追求,就决定了政府如何有效地行使公共权力、如何有效地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和手段的问题。在我们的政府管理实践中也能看到,一些地方的政府往往不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是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专注于其小团体甚至是个人的利益,凭借其执掌公共权力的机会和条件,大捞其自身之地位、实惠和好处。所以才有那种在发不出教师工资的情况下官员的吃喝风越演越烈的情况,才有那种一边在申报贫困资格一边又将办公大楼越盖越豪华的现象。
政府理念的革故鼎新,应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相对来说比调整结构、理顺职能之类要艰巨得多,既需要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急迫 变革 理念 政府理念变革更为急迫 增强变化变革创新理念 变革创新理念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