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益托起奥运_奥运公益相信

发布时间:2020-04-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联想提名桑兰、徐永光、廖晓义等爱心公益人士为奥运火炬手      2004年夏天以来,廖晓义和多家民间组织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922无车日”“节能20%公民行动”,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借助自己的奥组委环境顾问身份,廖晓义还推动了一系列和奥运相关的公民行动,如83万个孩子和家庭参与的“绿色奥运绿色生活绿天使承诺”、以及“奥林匹克伙伴社区”等活动。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廖晓义的带动下培养起朴素的环保意识。
  
  
  廖晓义――身教大于言传
  
  廖晓义的家里,没有空调。夏天太热的时候,偶尔用一下电风扇。家里摆满大大小小的盆子,是为了把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或擦地板;为了节约用水,她主张除了夏天不必天天洗澡,每周一次足矣:她的书包里总会带一双筷子,以少用一次性筷子。她经常出差,但尽量选择乘火车,不坐飞机。当然,她也没有汽车。
  廖晓义的环保之旅早已展开。1992年至1995年间,廖晓义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专业是“国际环境政治”。在那里接触许多被称为“NGO”的民间环保组织和民间人士,她受到感染而拍摄了电视片《地球的女儿》。但做纪录片花销巨大,廖晓义不仅花去了在做访问学者时所有的个人积蓄,还不得已向朋友举债。
  1995年,她带着这部片子的素材回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名为“环保时刻”的电视专栏。
  1996年3月廖晓义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十多年来,她和她的伙伴们实施了一系列环保计划:制作环保影视、出版环保读物、组织记者论坛、倡导垃圾分类,创建绿色社区;租3000余亩山地,建环境教育基地,组织地球日中国行动……
  徐永光――动情成就希望工程
  
  8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开始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改变。“下海”潮兴起,关于体制改革的讨论渐入佳境。另一方面,我国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还有上亿,每年有100多万小学生因交不起四五十元的学杂费而失学。民间的基金会也成了被期待的对象。
  共青团十二大通过了体制改革的决议后,当时正是“仕途光明”的局级干部徐永光认定自己“做官不得要领”,决定在“海里”试试自己的身手,搞实体。
  徐永光的“搞实体”不久分成了两条岔路:一是创办中国华青公司,后因清理整顿,公司没有办下来;另一个就是筹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结果办成了。“如果公司注册下来了,我会去做公司而不是做基金会。这样的结果无非是中国多了一个小商人,也许就少了一个希望工程。”90年代末,徐永光曾经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康晓光说,“希望工程的出现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其中就有这样一些偶然因素。这也许就是命运!”
  希望工程集贫困、儿童、教育三大关注热点于一身,自诞生之日就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关注。汇款单如雪花从海内外飞来。到1994年,中国青基会和省级青基会接受的捐款总额达到了3.85亿元,救助总规模达到了101.5万名,建希望小学的总数量达到了749所。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基金会的原计划。
  与大笔善款相伴而来的,还有一些媒体对徐永光和希望工程的误解。一场耗时6年的官司证明了徐永光的清白。徐永光“坦然面对”这些风波,“南怀瑾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告诫我:‘永光,你要记住一句话,谤随名高。’做这么大的事情,承受这些算不了什么,心底无私天地宽嘛。”
  2005年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徐永光最初“让农村穷孩子读得起书”的愿望终于全面实现了。还是在2005年,受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的邀请,徐永光出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并出任“中华慈善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在他推动下100多位草根组织代表应邀参会,一批草根组织代表获得中华慈善奖殊荣。
  大会之后,徐永光忽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直到2007年2月4日,他以南都公益基金会筹办人的身份露面中央电视台《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宣布出资千万元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关心他的人才稍稍舒了口气。大家熟悉的徐永光还在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奔波。
  
  
  桑兰――她的一生与奥运结缘
  
  桑兰,1993年进入国家体操队,1997年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跳马冠军和第八届全国运动会跳马冠军。1998年,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桑兰在美国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不慎摔伤,第6、第7颈椎骨折脊髓损伤,胸以下失去知觉,从而造成高位截瘫。
  桑兰不得不结束自己的体操人生。面对多舛的命运,桑兰没有低头。在周而复始的康复性治疗与训练中,她仅用2个月时间便达到一般瘫痪病人4个月才能达到的康复水平。在美国经过近1年的康复性治疗后,桑兰选择了回国。
  面对新的境遇,桑兰艰难而又果敢地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追寻梦中的奥运之路。2001年,桑兰被聘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奥大使”,2002年9月,她加盟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属的“星空卫视”,担任一档全新体育特别节目《桑兰2008》的主持人;同年,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破格免试录取,就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2004年成为雅典奥运会北京传递的火炬手;2007年3月9日。被聘为中国奥委会官网特约记者。几年来,桑兰无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传播中国奥运之梦的使者,似乎命中注定她一生与奥运结缘。
  2007年,桑兰发起成立中国运动员基金、奥运之星保障基金。基金会的成立为的是解决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希望让更多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伤残运动员在退役后拥有好的归宿。作为一名运动员,桑兰深知其中的艰辛。当受伤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她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热心帮助,然而许多退役或者受伤的运动员都面临就业、医疗、甚至生存等各类困境。
  “我是幸运的,所以我有责任去为更多的运动员做点事情。”桑兰说。

相关热词搜索:托起 公益 奥运 用公益托起奥运 托起明天的太阳公益活动 奥运公益广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