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 在阿拉斯加当渔夫
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离开美国最北端的小镇巴罗之后,我和刘畅正式开始了我们一路向南的旅程。在计划中,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纵贯美洲大陆,从阿拉斯加的最北部直抵阿根廷的最南端。 乘着快船在岛屿之间轻盈穿梭,没过多久我们就抵达了Sitka这座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的小镇。在俄罗斯时代,这个小镇曾是阿拉斯加的首府。1867年,缺钱的俄罗斯帝国以每平方米不足5美元的价格将这块荒凉的土地转手卖给美国,双方在Sitka小镇签下了合约。时至今日,它已摇身变成美国最重要的渔业大港之一。
为了体验当地最传统的生活,我们找到了一位当地渔民――Krist,请他带我们出海。Krist是地地道道的老渔夫,干这一行当二十多年了。大海就是他的工作室,渔船则是他的加工厂。两个小儿子从小学四年级起就给他打工,如今也有了十多年的捕鱼经验。每年,上万斤的优质三文鱼和比目鱼从他们父子三人的手中流向世界各地,摆上人们的餐桌。
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出海那天可能出现猛烈的风暴。为了躲开大风巨浪,我们在太阳刚刚升起时便启航出港。粉红色和淡紫色的朝霞在东方温柔地变幻着,清晨的阳光在海面上洒下粼粼点点的金子。Krist望着这般美景,对我们笑道:“那些在家里睡懒觉的人从来看不到这样的景色!”
在阿拉斯加捕鱼,需要遵守很多规则。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严禁撒网捕鱼,更严格规定了每年捕鱼季节的时间、鱼种以及鱼的尺寸大小。Krist有自己的一套捕鱼手段:他在渔船两侧十多米长的杆子上拴上三四条长线,每条线上挂着四五个钩子,钩子上钩着的,是“made in China”的可多次重复利用的鱼形金属――当渔船在海中快速行驶时,金属的反光很容易让鱼儿误以为那是活生生的小鱼。
在海上呆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仍然一无所获。虽然之前捉到了几条鱼,但都由于尺寸不达标准而不得不放回海中。此时风浪渐大,渔船开始剧烈地颠簸起来。就连一向不晕船的我,也忍不住扶着船边开始狂吐。Krist一边在风浪中娴熟地驾驶着渔船,一边死死地盯着声纳。一旦海底有鱼群出没,声纳上立刻就会有所显示。
熬到了下午4点,船左侧的铃铛忽然响了。从声音上判断,这条鱼个头不小。Krist和他儿子立刻往回收线――在水里挣扎着的是一条二十多斤的三文鱼王!这可把我和刘畅给激动坏了,而Krist比我俩更激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他可不想让他的中国朋友空手回港。
在阿拉斯加,三文鱼有4个品种,分别是三文鱼王、银三文鱼、红三文鱼和粉三文鱼。其中三文鱼王是个头最大的品种,也最受美国人欢迎。可是由于现在还没到捕鱼季节,所有钓到的鱼都不能卖,而Krist也已答应将今天的收成捐给老年人中心,我们只能看着它流流口水过过干瘾了。为了弥补我们心中的遗憾,第二天,Krist带着我们到南部海峡去查看他3天前在这儿设下的捕虾笼子。
这个美丽的小海峡两岸长着高而绿的松树,远处的山上覆盖着白雪,蔚蓝的海水如同湖水般平静。生长在这样的深海冷水中的大对虾肉质鲜美肥嫩。Krist找到橙色浮标,将笼子慢慢地拉了上来――几十只鲜红的大对虾正在活蹦乱跳!满满一桌的大对虾!晚上可以狠狠饕餮一顿了。
(本文由 旅游卫视《行者》栏目提供,特此鸣谢)
相关热词搜索:阿拉斯加 渔夫 在阿拉斯加当渔夫 阿拉斯加当土狗养 当阿拉斯加的鳕鱼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