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的威尼斯]面朝大海
发布时间:2020-03-3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驶向威尼斯的火车上,和一位刚刚认识的台湾老太太聊了一路。她向每个认识的人推荐这座城市。这是她第3次来威尼斯了。快到威尼斯主岛时,她突然兴奋地叫喊着让我去拍照。此时,火车已经成功地逃离了意大利城市中的杂乱涂鸦,在碧蓝的海面上缓缓推进。
火车站外,阳光和海景扑面而来。第一眼的威尼斯已足够丰富。双眼忙着辨认眼前的每一条曲线、每一种轮廓:运河、小桥、贡多拉、巷道、古屋,这一切,足以验证我对水城的浪漫想象。
威尼斯没有行车的道路,却有300多座风格各异的桥跨越蜿蜒曲折的水道。其中,最为著名的叹息桥承载着关于爱情的传说:这座早期巴洛克风格的桥原是一个封闭的房屋,连接总督府和监狱,只有向着运河的一侧有两个小窗。传说一名死刑犯走过这里,透过小窗看最后一眼蓝天碧海,看到自己的女友拥抱新的情人,不禁深深叹息。
在这座独特的水上乐园中,土黄、米色或暗红的房屋鳞次栉比。这些在海水激荡中屹立的建筑大多兴建于14至16世纪,以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呈现,像是密布的建筑艺术长廊。今日的威尼斯商人就在这些与水道交错的小巷里,小店里华丽鬼魅的面具和精致的玻璃制品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永不停息的狂欢节。
坐上轮船,奔向更宽阔的海面,绕到主岛的另一端――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的结合体。大教堂和哥特式总督府面朝大海,是威尼斯共和国昔日神话的地标。
西元5-6世纪,4万多名罗马城难民为逃避日耳曼人的攻击,来到亚德里亚海的一个小岛,他们将木桩打入海中淤泥,在这数百万根木桩上建起了威尼斯。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
对我而言,威尼斯的神秘与浪漫并不在于岛内曲折的水道与贡多拉,而是它的衰落与斑驳。晚上8点多,阳光才逐渐昏暗,为布拉诺(Burano)岛的彩虹房屋蒙上了一层浅黄色。远离主岛的小岛上,狂欢的人群已经散去,巷子里偶尔才会有一两个居民经过。商店都放下了门板,主街上只剩下几家小酒馆和肉铺还聚集着当地人。
相关热词搜索:威尼斯 面朝 大海 面朝大海的威尼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向大海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