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宣传标语_谈论低碳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低碳 离我们有多远      低碳,陌生的年度热词。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2010年3月的全国两会,落幕不久的上海世博会,自然也包括刚刚延期一天、于12月11日凌晨结束的坎昆会议。如果要找到共同点,那么“低碳”无疑是这一年度不可忽视的“热词”之一。低碳成了一张“王牌”,人人都可以出,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去打。在概念、口号下,低碳发展任重道远!
  
   或许没有多少词会像“低碳”一样,在这一年度让人感到如此熟悉而又陌生。
  抛开那些专业视角和国际视野,低碳和我们生活的相关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就像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描述的那样,碳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产生环境问题。这些真相难以忽视,但是往往被人们忽视。就如上升的海平面、饿死的北极熊、致命的海啸……这些似乎都是可以忽视的遥远的事件。
  低碳,这个陌生的年度热词,当我们谈论它时,究竟在谈些什么?
  
  
   一个农民的低碳生活
  辽宁农民刘兴山正在“推销”自己的“低碳家园”。
  这位身着休闲西装的东北汉子,带着名片和优盘,随时准备向合适的对象介绍自己的“低碳系统”。这是他10多年来磕磕绊绊得来的经验,“好东西就得能吆喝”。11月28日下午,作为中国首届低碳技术创业大赛的特别嘉宾,刘兴山面对台下的专家学者以及各路媒体,显得有些局促。当记者问及有没有信心自己的技术能获奖时,他坦言,“不敢想”。
  很难想象,这位年近6旬的辽宁省阜新市农民只上过9年学,却有着5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只想着能让农民也能像城里人那样暖暖和和过冬”,刘兴山说。早在1985年,他就开始尝试让这一质朴的愿望成为现实,而自家的房子就成了第一个实验品。刘兴山开发了一种建于地下密闭空间的燃池,把灶台和土炕加高后联通在燃池上,又在屋子的二楼涂上一层黑煤渣吸收太阳能。希望以此形成一个集太阳能、生物能于一体的节能型“低碳建筑”。而付出的代价也堪称惨重――大棚10000元、房子10000元,两万块钱就这么没了。后来他们家住的房子,还是自己拉了一堆石头盖成的土房。
  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些看似粗糙的实验,竟然一不小心创造了多项国家专利。2005年,得到专家肯定后,刘兴山申请取得了国家专利。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专家组为刘兴山的这一系统进行了科学验证:生物质能源消耗占到生活用能的100%,完全替代了传统的煤和秸秆,每年为农户节省1000元燃料费、50元电费以及800元农药和化肥费用,使用沼肥又可以使蔬菜增产,收入增加千元以上。
  对于此前20年的坚持,刘兴山不愿多谈。没有资金,村里的老乡也都不敢尝试那些“疯狂的想法”,刘兴山的低碳家园之路磕磕绊绊,一度看不到希望。“我老伴儿和两个女儿都没说啥。”这是这20多年里让他最感欣慰的地方。而正是这20多年的坚持,为刘兴山赢来了“中国农民低碳第一人”的美誉。
  
  我们如何理解“低碳”
  刘兴山所做的就是“低碳”,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究竟何为低碳。
  “人类发展产生了过多的二氧化碳,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1993年,当大多数国人尚无“环保”之类的概念时,刘兴山就已经理解了碳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刘兴山看来,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正是希望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而所谓“低碳”,“就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赞基介绍。
  低碳概念的诞生正是人类碳排放量增加的必然结果。以能源消耗为主的工业经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这都加大了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各种灾难性的气候。就在11月底,坎昆会议召开前夕,一幅“北极熊饿死”的图片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海啸、干旱、严寒”这些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灾难性气候,背后无一不和全球气候变暖沾边。这时候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就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必然选择。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让碳排放问题第一次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话题,而我国公众真正关注碳排放,关注低碳,则是受到2009年11月哥本哈根会议的影响。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低碳概念却并没有深入人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模糊。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看来,低碳核心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低碳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能源概念,是环保的一部分,但是低碳经济和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不等同于环保。比如说,城市供热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减少碳排放,但是,供热行为本身依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我国从2003年起就制定实施了诸多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期间,节能减排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不过所谓的“减排”主要针对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节能”的目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也会减少碳排放。在《科学新闻》总编辑贾鹤鹏看来,这些概念虽然相关或接近,但是并非完全相同,不管是大众传媒还是公众,都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刘兴山,但是低碳却与人人相关。
  每个人,每一项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计算。吃饭、乘坐交通工具、取暖、使用电器等等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使用手机,平均每天少于2分钟,大约会产生47千克的二氧化碳;一封垃圾邮件的碳足迹约为0.3克二氧化碳;而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碳排放量达到了280万吨左右,这一数量约等于6000架航天飞机的质量。
  当然你也可以计算自己的碳足迹。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网站就有相关的计算软件,国内不少软件企业也都开发了可用来计算碳足迹的计算器。记者手头就有一个,计算器按键上标有“衣服、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用电”等15种图标。选择相应图标按键,再输入数量,就可以计算出自己使用这一物品或从事这项活动的碳足迹。
  而自己的碳足迹则可以通过“碳汇”形式中和自己的碳排放。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北京市碳汇网等组织也接受个人捐赠形式的碳汇交易。11月28日举行的中国首届低碳技术创业大赛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接受了大赛组委会2000元人民币的碳汇捐赠,用于北京地区的造林碳汇项目。该基金由国家林业局主管,是全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目前已通过碳汇捐款的形式,在我国10多个省(区、市)营造了100多万亩碳汇林。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少用电器,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至少,作为普通人,这些我们还是能做到的,也是相对低碳的。”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赞基介绍。注意自己的碳足迹,减少自己的碳排放,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做到的。不过,碳排放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行为,“并不能一刀切,我们不能把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低碳对立起来。”在王赞基看来,就好比吃肉,“三高的人就可以少吃点”。
  而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看来,“我们7、8亿农民还需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就要求我们的低碳发展必须考虑现实国情,而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并不仅仅是少用一次性用品、少开车就能实现的,需要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

相关热词搜索:些什么 谈论 低碳 谈论低碳时 我们在谈些什么 当我们谈论跑步时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