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传言结局真相 中国航母的传言与真相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在国内外媒体多年的猜测下,中国航母终于就要亮相了。中国的航母之路将从“瓦良格”号开始。 2011年6月,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访美前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称,“现在航母在建,还没建成,等建完再说。”多年来热议的中国正在建造航母的话题首次得到公开证实。
事实上,被网友们昵称为“老瓦”的“瓦良格”号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改装的照片一直在中国网络论坛上流传。而据军事迷们7月份新拍的照片显示,航母身漆标准的中国海军淡灰蓝色涂装,目前正在安装救生筏,甲板上的护栏正被拆除。航母上一片繁忙,并出现了首批女兵的身影。这些照片令国内外媒体都展开了关于中国航母即将“下水”的猜测。
“老瓦”什么时候下水?部署在哪儿?第一任舰长是谁?它的任务是什么?这些吊足了大家胃口的话题不断被热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长期由西方主导的“航母俱乐部”即将迎来一位来自东方的新成员,中国的航母之路将从“瓦良格”号开始。
揭开神秘面纱
“瓦良格”号航母诞生于前苏联时期。继1963年开始建造第一代“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和1970年开始建造第二代“基辅”级航母后,苏联于1982年开始计划建造两艘第三代航母,编号分别为“105”和“106”。其中,“105”就是俄罗斯海军现役唯一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106”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
事实上,“106”最初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命名。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苏联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将其改名为“瓦良格”。
1985年,“瓦良格”号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安放龙骨,1988年下水。谁都没有意料,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此时,“瓦良格”号配套的武器设备仅完成计划进度的68%。是否继续完成航母的建造?资金由谁负担?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俄方要求由乌方承担建造任务,完工后再支付尾款;乌方则要求俄方以一条完整的航母的价格购买这艘航母。最后,俄罗斯决定停止供应建造资金,而乌克兰又不需要航母。“瓦良格”就这样被扔进了废船市场。
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制,并被俄罗斯政府送给了乌克兰,以抵偿债务。曾任我国海军副司令员的张序三中将后来披露,乌克兰当时非常希望能把这艘舰卖给中国,中国代表团也曾5次赴乌克兰磋商,但每次都受到来自美国的干涉。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将舰上所有的设备拆除、炸毁,使之成为了一个空船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瓦良格”号完全建成,至少要花费700亿元人民币。而1995年我国的军费开支还不到64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续建费用太高,中方最终放弃了谈判。
1997年10月,乌克兰表示要出售“瓦良格”号。在竞标过程中,由徐增平创办的澳门创津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声称要将其改造成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当“瓦良格”号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拦住了它。土方的理由是,“瓦良格”号船体过大,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撞上伊斯坦布尔大桥,阻塞海峡。就这样,“瓦良格”号被迫退回到出发的港口。
徐增平损失惨重。在“瓦良格”号滞留黑海期间,他每天都需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个月还必须向乌克兰港口管理局支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高昂的成本让徐增平苦不堪言,只好向北京求援,表示愿意将航母原价卖给中国海军。
随后,中国政府出面,与土耳其政府展开了长达16个月的协商。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政府同意放行,并提出了20项安全条件。11月1日,在11艘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安全通过海峡,进入爱琴海。由于埃及政府禁止不具备动力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最终,“瓦良格”号转头驶向大西洋,一路向南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经马六甲海峡,于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
当天,徐增平在澳门的博彩营业许可证被澳门特区政府吊销。命途多舛的“瓦良格”号孤独地停泊在了大连港51区码头。
该有航母了
中国的航母梦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928年,国民党海军将领陈绍宽提出花2000万元建造航母的计划,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内忧外患,国防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1953年,毛泽东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8年,中央军委提出了发展远洋海军的船舶工业8年建设计划。这个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导弹为主,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第二步,建造航空母舰。
1960年以后,苏联停止对我国进行技术援助。当时中国实力最为雄厚的江南造船厂,连自主建造一条万吨级的货轮也做不到,船舶工业8年建设计划最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划从国外购买先进的驱逐舰,并引进技术,却处处碰钉。1983年,中船重工701所的全体研究人员联名上书,建议独立自主研发驱逐舰。邓小平当即拍板:“还是自己搞放心,不会被卡脖子。”随后,我国相继成功研发了“江湖Ⅲ”级护卫舰、“江卫”级护卫舰、“旅大”级导弹驱逐舰等。
“中国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20世纪90年代,在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计划进入了实质性的预研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航母,在广州将其拆解,这是中国海军科研人员第一次细致地研究航母的结构。1998年和2000年,中国分别购买了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在进行分析和修整后,改建成海上公园。
与此同时,我国在航母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项目上也取得了突破。从1992年开始,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引进苏-27SK战机的一系列协议,这个号称“用200亿元人民币换取10年时间”的协议,迅速增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以这个项目为依托,沈阳飞机制造厂建立了完整的苏-27国产化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国产化的歼-11B型战机。而可能装备在“瓦良格”号上的歼-15型重型舰载机,正是脱胎于歼-11B型战机。
2009年3月,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北京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时说,“大国中没有航空母舰的只有中国,中国不可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有9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泰国、西班牙和巴西。9个国家拥有的航母类型也不尽相同,有大型航母、中小型航母、核动力航母,还有常规动力航母。那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航空母舰呢?
选择建造什么型号的航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及其海洋战略的需求。事实证明,大中型航空母舰从预研、设计,到建造和后期保养,乃至最后的报废处理,所需的开销都是天文数字。以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里根”号核动力航母为例,其建造费用约45亿美元,舰上搭载的40余架舰载机、5架预警机、5架电子战飞机和11架直升机总费用超过了航母舰体本身。航母出海的时候,1小时要花近10万美元,一艘航母上有五六千人,整个编队一起行动,每天至少要花几百万美元。中小国家根本无法承担。
对此,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表示,“航母虽然花钱很多,但是起的作用远远不是钱能买到的。”航母不仅是一个大国的象征,它也会带来一系列整体海上力量的变化,包括指挥机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以及带动与军工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航空母舰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绝非是一艘单舰,而是使整个海上力量和海军力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国防费用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也在逐步增加,在维护海上交通线、保障海洋利益的要求下,将更需要中型以上的航空母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之护航。
从幕后走向台前
“瓦良格”号来到中国后,在大连港沉寂了3年。2005年4月26日,国内的军事迷们发现,“瓦良格”号动了。在大批拖船的护航下,它被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的30万吨级船坞。随后,不断有军事迷们在网上爆料:工作人员开始清理“老瓦”上的垃圾,“老瓦”被重新喷漆,舰侧的俄文舰名被铲除,各种雷达安装完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就要亮相了。
尽管部署地点尚无定论,但中国航母的即将出现,已经刺激了某些国家的神经。美国的媒体和军方的目光更是从“瓦良格”号奔赴中国后就从未离开过。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评论,随着“瓦良格”号走向台前,以往深藏不露的中国打破了“韬光养晦”的政策,其军事力量对世界的“威胁”正一步步显现出来。美国军方的态度则十分不屑,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上将表示,“瓦良格”号的影响主要是“象征性的”,它充其量只是一个“战力测试和评估的平台”。
其他海军将领也多次表示“瓦良格”号不足为惧。
对于美国态度的矛盾,军事评论员宋晓军认为并不奇怪,裁减军费是民主党政府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如果把中国航母炒得太热,就等于和奥巴马政府“裁减军费”的措施相悖。但从战略上,美国又需要拿中国航母吓唬周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以便在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制造矛盾。“这种矛盾令美国人自己也很纠结。”
中国社科院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认为,航母只是一个远洋作战平台,其战斗力的形成取决于它的航海训练和战斗训练,取决于它的舰载武器平台以及其他舰只的密切配合。因此,“瓦良格”号战斗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李杰也表示,对中国而言,第一艘航母下水服役,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本质性的跨越。
目前,在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一半以上与周边国家存在界域争议,还有一些已经被非法占有。另外,我们进口石油的2/3都是走海路运输,将来会有更多的原材料、矿石等都可能通过海上运输线运进来。近年来,航母在海啸、地震等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救援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建造航母,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国防战略大学海军少将杨毅告诉记者,“航空母舰既是一个进攻平台,也是一个防御平台。有了航母只是实现了我们海上兵力的平衡化。我们拥有航空母舰并不是为了跟美国进行全球争霸,也不追求地区霸权,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更好地为地区、包括世界的和平、稳定作贡献。”
1983年,中船重工701所的全体研究人员联名上书,建议独立自主研发驱逐舰。邓小平当即拍板:“还是自己搞放心,不会被卡脖子。”
“瓦良格”号航母舰体性能数据(据公开信息整理)
主尺寸:舰长302m(全长)、281m(水线)、舰宽70.5m、吃水10.5m;
飞行甲板长300m、宽70m;机库长152m、宽26m、高7m。
排水量:55000吨(标准),67000吨(满载)。
动力:4台蒸汽轮机,4轴,总功率20万马力。
航速:30节;续航力:>7000海里/18节。
舰员:1960名,另有626名飞行部门人员。
相关热词搜索:航母 传言 中国 中国航母的传言与真相 中国第三艘航母视频 中国第三艘航母消息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