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草 小资情调是棵大毒草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台湾有个邓丽君,大陆有个‘李丽君’”,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口头禅。一夜之间,李谷一就成了大陆的黄色歌女,歌曲磁带被封杀。 1980年4月,李谷一收到中央乐团一位领导的信,信的内容说,她如果再这样走下去,乐团就没有适合她表现艺术才华的土壤了,只能请她另谋高就。
在当时的体制下,这是一道很残酷的逐客令。一个人一旦被某个单位开除,其他任何单位都不愿意再收这位演员。在这样情况下,李谷一还能到哪里去寻找适合表现自己才华的土壤?
事情缘起于李谷一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一部旅游风光片电视剧《三峡传说》中唱的插曲《乡恋》。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就是这首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轻、气声唱法处女作《乡恋》,被称作“靡靡之音、黄色之音、亡国之音、亡党之音”。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音乐界一位负责人点名批判《乡恋》,还告诉作曲家,如果找人重唱,就可以开放绿灯,同意在电台和电视台上播出。“台湾有个邓丽君,大陆有个‘李丽君’”,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口头禅。一夜之间,李谷一就成了大陆的黄色歌女,歌曲磁带被封杀。
整整15天,李谷一处于严重的失眠和精神衰弱中。她弄不明白,《乡恋》只是一首小小的歌曲,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严重的谴责?
同时,也有人拿李谷一生活上的离婚事情开涮,说是她由于生活上的曲折才把所有的歌儿都唱得过分忧郁、感伤,说她“要结一百次婚”。某个相声演员竟然将此编成相声段子,说有个家庭妇女专爱无事生非地饶舌,逢人便讲:“你知道吗?李谷一又结婚了!嫁给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两个人的结婚照都摆在照像馆橱窗里了。”有人去照像馆看过之后对饶舌妇说:“那不是结婚照,橱窗里的照片是分着摆的,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饶舌妇听了一撇嘴说:“哎,你们不知道,昨天又离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港台、欧美文化进入中国,花花绿绿的行为、言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冲击着一度被固化的思维,但人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摆脱文革思维,诸如李谷一此类,有别于高、大、红主流文化的做法被称作是“精神污染”,当时还流传:“反对打扮、穿花服;剪掉长发、喇叭裤;不准烫发、抹口红;活动不能搞跳舞。”青少年标新立异的穿戴、娱乐都被当作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来加以反对。
1983年因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反对精神污染”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据《人民日报》当时的一位负责人回忆:由于“精神污染”一词使用骤增,以至于人民日报社排字房的这4个铅字都不够用了。
当时无论在党内或党外对“精神污染”具体内涵和如何“反对”、“清除”的做法都有不同的看法。1983年,全国上下刮起“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风,直至年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中国青年报》写一篇评论员文章――《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经《人民日报》转载,这场维持了27天的“清污运动”勉强收场。
1985年到1988年,中国文化界、理论界迎来了新时期,这3年让上世纪整个80年代被誉为“第二个五四时代”,兴起一阵“文化热”,一大批文学、文艺作品面世,诸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崔健的《一无所有》、胡月的《黄土高坡》带着寻根的炙热情感,激荡起无数人的胸怀。
此阶段的社会思潮也带有启蒙性质,以1988年下半年出现的“《河殇》现象”为典型,《河殇》是一部六集电视片,带有鲜明的议论性质,它针对龙、黄河与万里长城这三个中华民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结果引起强烈震撼,掀起轩然大波。《河殇》被批判,禁播。随后,思想界趋向平淡。
80年代是“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的耦合。此时期作为告别50-70年代的“前现代革命”的“现代化”时期,作为重新接续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打碎传统文化“铁屋子”的新的文化启蒙时期,也作为挣脱了传统中国“闭关锁国”谬见而“走向世界”的开放时期,这种历史意识和时代认知在80年代赢得了普遍认同。进入90年代后,这种意识开始受到质询。如何看待80年代的历史属性,即80年代到底是作为“资本时代的19世纪”的新阶段,还是“革命的20世纪”的尾声,学界存在着分歧。但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文化问题,更在于政治问题。这一句话已经先声夺人地提出了90年代对80年代的基本看法,也标志着80年代向90年代过渡的开始。
――贺桂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学者
相关热词搜索:毒草 小资 情调 小资情调是棵大毒草 小资情调 小资情调卧室床有哪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