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康熙王朝历史篇一: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恐怕每个人都没有确切的答题,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我来说说我从《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了解到的康熙。
实力派演员陈道明把康熙刻画成一个有胆略,有智慧,有胸襟的千古圣君。要把康熙说清楚并不容易,他在最后一集的千叟宴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感谢我的敌人是他们成就了我,现在他们都走了,朕寂寞啊。”一个圣君是由敌人来成就的,更离不开身边的能人的帮助。我就说说康熙身边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几个人:
第一个当初无愧的太皇太后——孝庄,斯琴高娃演的孝庄褪去了皇家的奢华,整部电视中没有大红大绿的衣服,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这样的色调把孝庄的务实表现得非常好,务实的孝庄总是把时间花在看书、养花上。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孝庄总是有一颗清晰的头脑。她就像轮船上的指南针,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指引方向。正是这种精神让她义不容辞地把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皇位成为康熙。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短暂出现过的伍次友,虽然他只在两集中出现过,但是他把康熙的勤学好问展现得淋漓尽致。康熙虽然身为满人,但是他不排斥汉人,特别不排斥汉文化。他说过:“朕如果不是皇帝,肯定是一位汉文学家。”不知道康熙真实身份的伍次友只是把眼前这位年轻人当做一个知己,谈他对朝廷,对鳌拜的看法。正是他的这一席话坚定了康熙剿灭鳌拜的决心。当太监们打开大门,这个还是少年的玄烨踏着遍地尸首和鲜血的地板走向乾清宫上早朝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个少年必成为伟大的康熙。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这句话是魏东亭喊出来的。作为皇上的伴读,他一辈子都在为皇上付出。从最开始的伴读,童年的玄烨还是贪玩,每次贪玩的时候师傅就打东亭,让其带过。成年后成为皇上的贴身侍卫,除了保证皇上的安危还得时时警醒着皇上的行为。大内总管黄公公串通朱三太子把皇上引诱到眠月楼,用朱三太子的妹妹来做诱饵企图把康熙杀害。东亭带着侍卫去眠月楼护驾,被那些姑娘们蹂躏得不行,委屈地向皇上哭诉的样子真是可爱。康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懂得把人放在该放的地方,特别是亲近的人。就像容妃说过的:“皇上约亲近谁,他就越是把自己的伤痛砸在他的身上。”有能力,有信任的魏东亭最然要分担皇上的伤痛,最后去到台鹏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康熙的千叟宴上。康熙答应他上最后一个早晨的前一天晚上这个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却永远地休息了。他的小孙子用嘹亮的嗓音接替了他的使命。
苏麻喇姑,这个来历不明的丫头却成为了康熙一生的伴侣。当年孝庄给她下了一道懿旨让她一辈子把玄烨当主子,当弟弟,一辈子忠诚于他,一辈子对他好。苏麻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她应该是康熙身边唯一一个敢说真话的女人之一。她没有利益之争,有的只是无限的忠诚,她能够及时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康熙明白体察民情的重要性。成年后孝庄要把她成为皇上的妃子,但是她却宁愿绞发出家,只想一辈子把康熙当做主子和弟弟。那时候我们都还只是以为她只是忠实于孝庄的懿旨,后来当她写了一封信给晚年的康熙又烧了之后才明白。她不是不爱,而是把这份爱深藏,一个人、一辈子、深藏一份爱,这是多么伟大的爱!
第五个要介绍的就是康熙身边最亲近的容妃,这是个贤惠、智慧而且能深明大义的女人。她愿冒着生命危险为皇上试药,也敢抗旨去见自己的女儿蓝齐儿。或许她没有皇子没有皇位之争,使得她和皇上之间多了许多坦诚。坦诚是可贵的,坦诚又是悲惨的。容妃坦诚地把太皇太后不能废太子的懿旨告诉给皇上,但是皇上却把她发配到了内务府,被慧妃整成洗马桶的。我也深深地为容妃抱不平,也为晚年的康熙会犯错误感到惋惜。但是当容妃归天后,康熙看着容妃的遗体说出:“我不能把不成器的太子扶上位置,只能牺牲你了。”那时我才明白康熙心里受的苦未必会比容妃身体上受的苦轻。
另外一个牺牲比较大的就是周培公,这个由伍次友推荐的汉臣用“六个斩字”的军律把一群贵族的家奴短短时间内训练成了虎狼之师,从而把三藩之首吴三桂剿灭,逆转局势。对汉臣一直很戒备的朝廷怂恿康熙提防周培公,疑心较重的康熙把一个南方长大的周培公发配到了冰天雪地的大漠上。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他话费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潜心研究出了历史上第一部最全的中国地图。他弥留之际这这份用生命铸造出来的礼物送给了康熙,当太监们把它徐徐展开的时候,连我这个观众都为之震撼和感动。深怀愧疚之心的康熙为周培公守了一个晚上。临终之前周培公推荐一个叫姚启圣的给皇上。
这个姚启圣真是个奇葩,别人当官越当越大,可是他却越当越小,混到了马场管马。就算是个马倌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马倌,连皇上的贴身太监都不惧怕。康熙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对人才的驾驭,他并没有马上重用姚启圣而是把他关起来,先让他吃些苦头,让他折服后再把先皇永不录用姚启圣的折子烧掉,此举收买姚启圣的心非常的管用。姚启圣去了台湾后果然不负众望用禁海政策切断了台湾的给养。但是矫情的姚启圣还是时不时地犯犯书生酸气,康熙用千古一骂,丁忧等办法把他制得服服帖帖。从这些举止来看,康熙绝对可以当一个出色董事长。
康熙王朝历史篇二:《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观后感
我是一个不喜欢历史的人,这一点让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纠结了很久。所以只能看过《康熙王朝》,我去抒发一下个人观点。 《康熙王朝》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视剧。准确来讲,是支持多于批评吧。喜爱之人,大多为陈道明的演技所折服;而批判之人,则是对其中漏洞百出的历史问题感到愤慨。举个例子:第二集中,孝庄对索尼说了一句:“有我孝庄在,这天塌不下来。”懂点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孝庄”是大玉儿死后,康熙封她的谥号。一个人活着时,如何称自己的谥号呢?
当然,这些都是跟我的主题不相关的旁支。就本次的主题,我总归该讲点隐喻、象征之类的东西。康熙——年少登基,十四岁亲政,智擒鳌拜,裁撤三藩,三征葛尔丹,收复台湾。这样一个光照列祖列宗的皇帝,小时候也是一样的与众不同。
开片就是小时候的玄烨在太监们的伺候下,在湖面上滑冰,看上去很开心,也很“春风得意”,呼喝着奴才们。可是,联系康熙亲政后一系列的大动作,不难知道,康熙的帝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开片的场景,或许我们可以理解成,这象征着康熙的“如履薄冰”——在他的前半段帝王生涯中,一路征战,小心翼翼地应付内忧外患。 紧接着,我们的“孝庄”太后出现了,伴随着孝庄的出现,让我感觉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人是怎样的魅力与魄力。孝庄一边修剪着花花草草,一边对着佟妃说:“你呀,别看这些花开得茂盛,那
也是盛极初衰啊。”又说:“你看,那盆花多好看啊,今儿好看,明儿好看,今儿比明儿好看,一天比一天好看。”这盛极初衰的“花”想必就是在暗示董鄂妃命不久矣。染上天花的董鄂妃果真熬不过病魔,撒手归去,也带走了顺治。而这盆“一天比一天好看”的“花”,或许是指佟妃,也或许是说孝庄自己。因为随着顺治的皈依佛门,玄烨的登基,佟妃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后。没执掌到凤印,当个皇太后也不错。而孝庄也因辅助玄烨,开启了康熙盛世,流芳百世。作为一个古代的女人,能做到这个份上,确属不易。孝庄,她修剪的是花草,又不仅仅是花草。在这个王朝,顺治管理着朝廷,孝庄“修剪”着后宫。她明里暗里地对这些后宫中的“花花草草”提点、打压着,她修剪得越来越顺手。
廷试——试出了玄烨的才华,试出了顺治的储君人选,更试出了玄烨的未来。睡在龙椅上,并且让龙椅因他而动。这是自前明皇帝起就未移动过的龙椅,却为了玄烨,打破了这个规矩。或许,是“天之神器”的威力;或许,是“天上星星、地上龙脉”的灵力,总之,这样做,暗示得不能再明显了,玄烨——就是大清王朝第三代接班人。
玄烨说,汉人的文化也是天言。这无疑让顺治帝很恼火,可是,玄烨说的难道真的就没有道理,显然不是。恰恰相反,正因为玄烨的话掷地有声,玄烨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行森刮目相看,也让顺治下了立储之心。“满汉”,这是一对矛盾又共生的存在。如何才能处理好?我想,玄烨在这里已经思考着,唯有满汉文化的交融,才能真正让人民享受到安定与幸福。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落入帝王家”。这是顺治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最后踏入佛门的根源。行森大师说:“皇上只因尘缘未了??”好一句“尘缘未了”,这唯一的尘缘就是暗指董鄂妃吧。而随着董鄂妃的仙逝,果然,顺治帝了绝尘缘,皈依佛门了。君权与神权的双重统治,天子是“天之神器”,是神的代表,他的权力就是天在行驶权力。顺治帝说自己“前世真的是一名僧人”,那他就真的是了。他就可以借由这点,不管整个大清王朝,遁入佛门。有人质疑,可是没有人敢真的做出什么。这是“神意”,更是“圣意”。
虽说,这部剧中有太多历史的硬伤,可是仍然不妨碍这部电视剧成为大众喜爱的对象。想必,除了演员的演技外,剧情的设置也是有其一定的吸引力。
康熙王朝历史篇三: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剧情介绍
《康熙王朝》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为刘大印自《武则天》后的又一出历史大剧,获得当年收视率冠军,曾风行于世界华人圈内。由著名军旅作家朱苏进,和著名影视编剧胡建新联手创作。陈道明、斯琴高娃联袂主演。韩磊主唱主题歌。
一、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注:这首歌原为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曲,
郑成功》遭广电总局禁播后成为《康熙王朝》的主题曲)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大英雄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二、片尾曲《大男人》
一生有一种大海的气魄
岁月一页页无情翻过
把乾坤留在我心中的一刻
就已经注定我不甘寂寞
一心要一分生命的广阔
世界一遍遍风雨飘落
把江山扛在我肩头的一刻
就已经决定我男儿本色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说
躺下自己把忧伤抚摸
大男人不好做
风险中依然执着
儿女情长都藏在心窝
任它一路坎坷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说
躺下自己把忧伤抚摸
大男人不好做
风险中依然执着
儿女情长都藏在心窝
任它一路坎坷
三、康熙王朝 - 电视介绍
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并将得天花大病初愈的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况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泫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为安抚葛尔丹将爱女下嫁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明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二十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了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千叟宴】上,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秘密。
第一集
晨曦未露,六岁玄烨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赶往蒙馆读书,但仍迟误了半个时辰,帝师魏承谟鞭责陪同玄烨念书的儿子魏东亭。顺治皇帝下旨,令众皇子廷试,并视廷试情况奖罚师徒。其实,此举乃是顺治有意向佛,挑选接位之子,并请僧人行森大师相助。玄烨在廷试中顶撞顺治,被罚站立应试。顺治爱妃鄂贵妃病危,提出想要一个孩子,顺治准备将玄烨过继给她,引起玄烨生母佟妃不满,向孝庄太后哭诉,孝庄太后决定将玄烨带在自己身边。玄烨廷试表现优异,令顺治和行森惊叹不已,被奖,并可在龙椅上睡觉。少女苏麻喇姑被孝庄太后怜爱,收在自己身边,并叫她做玄烨的姐姐,陪伴玄烨。不料,玄烨突生恶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贵妃病势加重,顺治更加坚定了皈依佛门的心意。玄烨突生天花,顺治疑是曾生过天花的苏麻喇姑所染,令宫内太监将她拉出去办了。
第二集
宫内太监准备将苏麻喇姑活埋,幸亏孝庄太后赶到,加以阻止,并令苏麻喇姑出宫。顺治为鄂贵妃和玄烨病情所困,向佛之心日重,久疏
处理朝政事务。苏麻喇姑上山采集天花良药芨芨草,在宫廷外跪站一天,终被叫进宫内。玄烨服用以后,病情开始好转。孝庄太后令佟妃送同样的药给鄂贵妃。在顺治面前,佟妃却说这药原是牛服用的,于是被顺治斥退。玄烨病愈,孝庄太后欣喜之余,说救命恩人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又被召进宫伺候玄烨。鄂贵妃终于病逝,顺治在灵堂中决定皈依佛门。大臣索尼闯宫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
第三集
顺治终于给索尼开了门,并说日出之前决定归宿。众大臣遂相告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令索尼寻找行森师爷玉林秀,请他收治行森,并对宫廷防备作了安排。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画像的大堂内相见,孝庄太后怒斥顺治,并向顺治跪下哀求,但顺治终无意皇位,向心佛国。孝庄太后决定毒死顺治,将准备好的毒酒递给顺治。顺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门外偷听的玄烨冲进夺下。孝庄太后怕毒酒一事影响玄烨一生,将此事问玄烨,玄烨机灵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令孝庄太后非常欣慰。孝庄太后与玉林秀相见,将皇帝在行森引诱之下想当和尚之事实情相告,玉林秀愿以佛门法规收治行森。
第四集
玉林秀厉责行森,说劝诱皇帝出家,必将引起宫廷震怒,殃及佛门,但行森力辩,死不改意。顺治有意禅位玄烨,问玄烨敢不敢做皇帝,玄烨态度坚决。顺治令魏承谟拟?罪己诏?,魏承谟无奈之中只好从命。玉林秀见行森顽固到底,只好搬用佛门法规火烧行森。顺治令人给他剃度,奴才均不敢应承,苏麻喇姑站了出来,替他剃了头发。索尼等众大臣在旁监督火烧行森。行森面无惧色,一意孤行。顺治赶到现场,意欲救行森,众大臣却跪下请皇帝下旨。顺治无奈之中,只好眼睁睁看着行森被烧死。魏承谟宣读由他笔录的顺治退位的《罪己书》,众大臣力主不应该将其公之于众,孝庄太后却令加上三条罪己条文,明示天下,并公告清始祖顺治皇帝龙御归天。顺治遁入空门以后,法名行痴。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第五集
康熙即位仪式,本由帝师魏承谟司仪。但鳌拜等权臣以魏承谟是汉人为由,提议应由满人吴良辅即鳌拜的干儿子执掌,孝庄皇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局势,只好妥协,改由良辅主持皇位登基,并封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人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岁康熙正式登基。鳌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谟上奏诉清查,康熙令索
尼彻底清查,索尼则提议应以苏克沙哈主持此事。鳌拜与遏必隆等开始结党,索尼则居中观斗。鳌拜派人捕走康熙侍卫,康熙大怒。康熙命魏东亭免去陪读之职,管带鳌拜派来的新的侍卫。在朝政上,鳌拜、遏必隆等权臣借口不愿意与奸党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绝入内,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称病不朝,魏承谟只好称疾请退出朝政,康熙无奈准请。魏承谟退出朝政之后,鳌拜方才进入大殿,称捕走侍卫乃是因为他们在后花园内舞弄刀棒拳脚有违祖规,并已斩决。康熙震怒,鳌拜又称此等人在宫廷内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当和尚等谣言,罪当斩杀,康熙只好愤然宣布退朝。
第六集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第七集
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遂勤奋攻读。考子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民意。鳌拜、遏必隆与苏克沙哈同时拜访索尼,企图争取这位权臣。鳌拜等权臣提出以班布尔善为科举主考,苏克沙哈则力争自己担任,并就考试展开争论。索尼居中左右为难,干脆佯装急疾突发,退出朝议,并且在家闭门不出。为了磨练康熙独立处理朝政能力,孝庄皇太后令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尽心辅助康熙。孝庄走后,康熙一身轻松,魏东亭则提醒他别忘了后天即是科举考试之日。鳌拜与属下权臣相议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让,并决定与班布尔善一起向苏克沙哈摊牌。
第八集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康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