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热潮重现福建|福建中资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目前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原有的三大热点区域――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之后,呈现出的第四个热点区域即为“海峡经济圈”。      自台胞张正光于1981年1月在闽南漳州成立国内首家台资企业算起,迄今为止,落地福建的台资企业共有8000多家。25年过去了,台资入闽走过了早期的“蜜月”中期的“萧条”和眼前的“复兴”。
  福建对于台商投资的冷热变化,心中的感受恰如周华健所唱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是,早年台资的到来,奠定了福建的外资大省的地位,该省当时的风光,让全国羡慕。可忧伤随之而来,因为数年之后台资“北移西进”,这种“移情别恋”又让福建苦尝冷落的滋味。
  然而,这正是投资行为的“正常表现”,台商们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长三角、珠三角的优惠条件和良好服务,犹如磁铁一般,吸引大批台商的第二、第三波的投资热潮,福建由于种种的原由,连续多年台资数量一降再降,到了2000年的时候,台商对福建的投资占全部大陆投资的份额,从1991年的32.13%降至3.82%,9年间降了28个百分点。
  当此时,福建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引发台湾岛内的共鸣。“海西”迅间成为台湾商界、学界、政界人士等讨论的热点话题,如此氛围更坚定了台商投资福建的信心。
  种种迹象表明,福建省在度过数年台资滑波的“寒冬”之后,这个一度“失落”的老牌的台资大省重新点燃了台商的投资激情,新一波的台资浪潮正在涌回福建。
  
  为何首选福建
  
  改革开放初期,台商对福建的投资“情有独钟”。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告知记者,最直接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闽台之间的同根共祖,亲情血脉,二是当时岛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外移空间。
  福建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灵活地运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促进闽台民间交流的开展与海上直接往来的突破。
  也这在这个时候,国务院批准厦门杏林、海沧和福州马尾开发区等地设立台商投资区,为扩大闽台经贸合作创造条件。1990年初,台湾当局也宣布开放工商界到大陆考察参展,并首次在“法律”上确认两岸经贸间接往来,使台商投资得以正式繁荣“合法化”和“公开化”。从此后,台商来闽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
  当时众多台商是冲着“三通”后闽台之间独有的区位而到福建投资布局的。
  除此之外,还有当时岛内的因素,其“内因”与台湾产业的出路有关。
  
  严正告知记者,台湾经济起飞时期,最先发展的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制鞋、雨伞、食品等生活消费品生产。当时这些消费品生产曾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快速成长,工资等生产经营成本随之上升,这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台湾已无利可图,不得不向岛外低生产成本地区迁移。
  此时,大陆中西部地区大批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向福建沿海地区转移。低廉的工资水平是福建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有利条件,这也是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迁往福建的另一诱因。
  正因如此,在1995年之前,福建吸引台资的数量一直高居全国榜首,即使随后的几年,也是与广东不分秋色。整个1980年代,福建实际利用台资港资的成果,让其他兄弟省份羡慕不已。
  
  为何“北进西移”
  
  然而这种风光慢慢而去,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吸引台资“独占鳌头”的优势渐渐褪色,台资开始“北移西进”流向上海、江浙等地。
  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开放,福建原来作为试点省份的先发优势已经几乎不复存在。福建受山地阻隔交通不便、腹地狭小,内部市场有限的劣势变得越来越突出。加上福建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福建对台资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小。
  对于这样的变化,严正分析说,这既与福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有关,也与福建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做得不够有关。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则认为,早期台商选择投资福建,主要是基于地理、语言的亲缘性和对“三通”的预期,后发现“三通”迟迟不通,于是1995年他们热情减退,投资转向上海及苏州一带。
  “台湾企业冷落福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福建未形成产业群聚效应,在多年招商中没有引来台湾的行业领导企业。如果一个行业的领导企业进入某一地区,其下游的配套企业就会跟过来,在当地克隆一个群聚效应。”台湾台中世贸中心大陆经贸组专员李金忠告知记者。
  
  李金忠的说法是有事实根据的。早年台商对福建的投资是以劳力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2000年下半年以来,台商掀起了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大陆的热潮。
  在这个过程,台资加速区际转移,投资热点区域转向长三角、珠三角、华北等地。台湾高科技产业加速在长三角地区聚集,在该地区形成综合配套的协作体系,如苏州新区、昆山已形成电子信息企业的产业链,无锡新区已成为台湾光电企业的基地。但台商对福建的投资项目大多仍坚持其“惯性”,以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福建眼看着台商投资的热点外移,他们冷静面对,积极作为。
  
  福建的积极作为
  
  近两三年,改善投资环境成为福建高层最为关注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最多的精力。
  2004年他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得到中央的认可,纳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内容,此举则为福建吸引台资提供了良机和平台。
  与此同时,他们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放在四个关节点上:一是力争国家政策支持;二是不惜财力,构筑畅通的交通大动脉;三是制订和出台优惠政策,四是打通闽台经济的产业链条,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勇介绍说,目前国家赋予福建对台的经济优惠政策,4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都设在福建(厦门杏林、海沧、集美和福州马尾);4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两个在福建(漳州、福州,今年扩至全省),另两个在海南岛和黑龙江;在厦门和福州分别设有对台试点直航口岸和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马直接往来通道(即“小三通”)。
  从去年开始,国家还正式批准了福州、厦门与高雄开通海上试点直航;启动福建居民“金马游”;武夷山、大金湖与日月潭双向旅游对接;台湾水果以零关税方式“登陆”福建。同时开放11种台湾主要蔬菜品种准入;厦门增设为两岸春节包机航点;启动两岸渔工劳务合作。
  郑勇告知记者,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再向中央提出:将闽台产业合作纳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继续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对涉及闽台经贸合作的项目,在项目核准上予以个案优先,鼓励闽台产业全面对接等一系列政策。
  除了获得国家的政策扶持,福建同样把“打通交通”作为改善投资硬环境的 重要手段。福建着力推进以港口为龙头的通道建设,打通宁德、福州、湄洲湾、厦门4大港口向赣、湘、鄂以及西部省份的通道,建设东西走向的4条高速公路主通道。同时,实现陆路与水路对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港口群:厦门港建成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向国际中转港方向发展;福州港着力开发外海深水区,以干散货运输为主;湄洲湾依托石化产业链等项目带动,以液体散货运输为主。
  在制订本省的产业政策方面,福建沿海经济带的繁荣趋势在该省“十一五”规划中亦可窥见一斑。
  他们的意愿是,在未来5~10年内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发展海洋经济,这是带动福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郑勇表示,工业合作仍是闽台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他们正在实施的计划是,一方面按照上、下游延伸与配套发展思路,通过台商投资项目带来先进的技术、现代管理经验与国际营销信道,在促进福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升级、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台商形成产业链群聚效应。
  而在吸引台湾服务业落地方面,福建也有先试先行的办法。争取在开放服务业市场准入,实现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在直接贸易、直接通汇、人员直接往来等方面率先突破。
  闽台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亦为福建看好。据悉,到2010年福建将新办闽台农业合作项目500个,五年合同利用台资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亿美元,全省农业利用台资在大陆各省区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台资入闽 热潮重现
  
  吴进忠是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1989年他怀揣300万美元,从台湾来到厦门,办起了一家眼镜工厂。当时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吴进忠投资厦门,看中的是这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期盼有更高的利润,可结果事与愿违,他的生意就陷入了困境。为什么?原因是厦门没有相关的配套厂商,他所需的生产原料和配件都得从台湾进口,成本居高。
  事实上,与他同样的遭遇的台商在厦门还有不少,他们的困境触发了当地政府在近年重新思考招商引资的产业布局。
  厦门市副市长黄菱告知记者:“对于台资企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后来我们有意识地针对台湾某一个产业,在台商投资区中做出相对的规划,让类似的台资产业有一个聚集度。”
  其后,吴进忠的眼镜厂所在的杏林台商投资区,厦门市即把此地规划为眼镜、雨伞、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除杏林之外,他们还把集美台商投资区以电子元器件产业为主,海沧台商投资区则集聚了大量的化工企业。
  杏林投资区的产业规划实施不久,台湾的泰利、华茂、立扬这些知名眼镜公司相继进驻杏林,它们的投资更吸引了台湾大批的眼镜原材料配套厂商纷至沓来。目前,厦门每年出口太阳镜已经超过台湾达到1.2亿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而吴进忠也不断在厦门增资扩产,现在已经在厦门开办了4家眼镜厂。
  厦门的实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在吸引和培植台资企业的过程中,一旦产业链打通了,就会吸附更多的资本,形成产业集群。这已经成为福建目前吸引台商的一条捷径,除了太阳镜,福建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基地,彩色显示器位居全球第二,液晶显示器位居全球第四。
  不仅如此,目前福建已经形成以戴尔电脑、厦华电子、夏新电子、万利达电子以及一批光电企业组成的厦门电子产业集群;以冠捷电子、中华映管、实达、新大陆等企业组成的福州电子产业集群;以湄洲湾及厦门海沧为中心的石化产业集群;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汽车和零配件产业集群等。此外,福建正在加快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培育能源产业、原材料工业等临港产业基地。
  台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在漳浦创办的天福茶庄,近年又投资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馆,月客流量达3000人;天福茶职业艺术学院也正在筹建之中。李瑞河说,“目前福建的投资环境,更坚定了我当初的选择。”
  “我们的蝴蝶兰在台湾研发品种,在漳浦培育种苗。这些花苗在欧洲市场尤为走俏,去年我们出口海外的种苗达百万株,今年预计会更多。”漳州富圣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慈颜也信心满满地告知记者,明年他要扩大生产规模。
  像李瑞河、许慈颜这样在福建受益的台商逐月增多。这两年,台商普遍看好“海峡西岸”的未来,相继增资扩产,他们投资福建,热情重现。
  去年,冠捷电子追加投资1亿美元,并将原设在台湾的研发中心和公司总部全部搬往福州。厦门长庚医院有限公司、友达光电、明达塑胶等一批台资大项目相继落地。今年2月,世界第三、台湾第一大液晶显示器厂商友达企业独资设立的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预示着光电产业“航母”落户“海西”。据悉,友达福建项目一期投资为1.5亿美元,总投资5亿美元。伴随友达而来的配套项目30多个,投资数亿美元。友达董事长李?耀预计,2007年友达投产后,友达及配套企业的产值将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台湾知名零售企业也在加快布局福建的步伐,由制造业延伸到产品通路的批发零售业。如旺旺、巨大“捷安特”、永恩“达夫妮”都已成功开拓福建市场,尤其是统一与顶新集团从制造市场转战零售通路市场开花结果,在此示范下,台商灿坤、远雄、统一超商、明基电通、天仁茶叶、正新橡胶等集团企业亦相继公布雄心大略,要成为各自领域在大陆的“康师傅”。
  现在闽台商单体平均投资规模已由初期的30万美元左右增至250万美元以上,岛内百大企业已有35家在福建落户,如著名的台塑、大同、裕隆、统一、台泥、六合、太平洋电线电缆等集团企业都陆续到福建投资设厂。上百家台湾机械企业、电子企业、食品企业按行业整体迁移福建的情形亦有多次,仅6月份就有洪光机电等5项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同时落户,当月吸收合同台资1.64亿美元。
  此外,从今年举办的第四届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第二十届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也可感受到台资入闽的新一轮浪潮。两场大型的招商活动,前者对接的台资项目包含农业、电子信息和新型材料等111项,后者新签合同台资项目124项。
  据相关部门的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福建新批合同台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2.1%,这样的增幅在台资冷落福建之后,已经多年未有。

相关热词搜索:台资 福建 热潮 台资热潮重现福建 福建利用台资的主要特点为() 福建有多少台资企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