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中的稳定【混沌中的稳定?】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恐怖主义无疑是对人类进步的一种反动,必然遭到世界各国的唾弃和反击;但同时还应看到,恐怖主义的日益猖獗,在根本上也凸现了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深刻的矛盾,标志着美国霸权已经发展到某种极限,不仅改变了美国主要的安全关注,还动摇着原有的国际战略关系的框架,直接冲击着原有的全球战略稳定。
恐怖主义威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并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9?11”以来,国际力量结构及国际机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新的国际角色不断涌现,国际安全议题不断增加,国家间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金融危机和美欧经济困局更加剧了这样的混沌态势。国际体系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以演进。上述背景的出现,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发展,不仅强化了国际机制的作用,呼唤更有效的全球治理,同时也要求强化大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有效促进全球战略稳定。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制度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全球战略稳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比较混沌的国际体系中理出必要的秩序,建立和强化战略稳定,已经成为大国不可回避的责任。
由此,大国必须以更宽阔视野来筹划安全和发展,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迅速发展。以美俄关系为例。俄格军事冲突给俄罗斯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其积极意义随后却逐渐显现出来:美国确认并开始尊重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以此为基础,两国出现关系稳定和战略接近倾向。2009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放弃东欧反导计划,将把原本计划建在波兰、捷克等地的导弹防御系统转移到其他地方。尽管奥巴马政府极力淡化俄罗斯因素的影响,宣称使美放弃原反导计划是基于最新的技术和威胁评估,但这一重要决定无疑为美俄关系及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改善扫除一大障碍,也有利于美国在伊朗核计划等问题上争取俄罗斯的支持。
美国放弃东欧反导计划不仅是美俄在欧洲地区攻防的具体结果,在深层次上更是全球政治背景变化的必然反映。历史上,欧洲大国角逐带有浓重的地缘争夺色彩,地缘分界线像手风琴一样推来推去。冷战结束后,北约保留了下来,并不断向东扩展边界,美国进而计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这自然引起俄罗斯的紧张,一退再退的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在南奥塞梯发起坚决反击并在反导问题上毫不妥协。
挤压别国生存空间,属于“零和游戏”这一传统思维的惯性延伸。美国收手尽管晚了一些,但放弃东欧反导计划无论如何都属于一种进步,避免了美俄之间的紧张对抗,为加强协调提供了重要条件,欧洲安全也就有了更好的保障。在今天,直接的地缘扩张和占领已经不合时宜,东欧国家更有条件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东欧毕竟是东欧人的东欧,而欧洲也毕竟是欧洲人的欧洲,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总是需要这里的人民自己来承担。美国不可能长期超越欧陆之上。美国的政策调整最好不是权宜之计,对东欧的放弃不应在其他地区或用变通方式寻求补偿,地缘对抗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果真如此,传统地缘政治在这里就发生了积极改变,称其为拐点也不为过。
中美关系也是合作与冲突错综交织。毫无疑问,美国对外政策的霸权逻辑将长期作用于中美关系,由此也强化了中美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一些人由此相信大国政治必然导致悲剧发生的规律将再次应验到中美两国关系中去。中美冲突的危险当然存在,但远非不可避免。因为中美之间利益联系如此紧密,既存在竞争也必须合作,不应该将中美关系未来简单归于某种宿命。更积极的沟通与协调,不仅有利于中国,对美国也有益处。
达成中美关系基本稳定与迫使美国对华政策作出积极调整,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处理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两项基本目标。仅有双边关系的稳定,没有美国对华政策的逐步调整,将意味着中国在如何运用不断增长的实力,或在适应国际关系新变化方面出现了偏差和问题,变成了单向妥协。这反而会导致问题与矛盾的积累,使中美走向冲突,不利于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既要促使美国对华政策作出积极调整,又要确保中美不走向对抗,是对下一步我处理对美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发现和充分利用能够约束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极端发展的积极因素,是中美两国战略家和政治家共同的任务,并将有利于化解中美两国未来可能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使中美关系沿着积极的轨道发展,从而塑造出中美关系光明的前景。
相关热词搜索:混沌 稳定 混沌中的稳定? 混沌天帝 混沌剑神小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