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代试管排名 [“圣战者”,从第一代到第三代]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从外部支援环境看,原先的支持者和盟友变成了敌人或反对者;早先拥有“志愿者”光环,现在成了令人生惧的恐怖分子。      上世纪80年代,在阿富汗抗击苏联入侵的抵抗武装中活跃着一支引人注目的队伍,即来自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国家圣战者,他们也被称为全球伊斯兰圣战者。时光流逝,21世纪的今天,全球伊斯兰圣战者已由当初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
  
  生根发芽
  
  第一代圣战者,主要是指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时期在阿参加对苏联军队作战的来自全球数十个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圣战者。他们大多数来自阿拉伯国家,因此又被称为“阿拉伯阿富汗人”。这批圣战者数量庞大,最多时达10万之众。这批人中包括后来赫赫有名的本•拉登、艾曼•扎瓦希里、谢赫•塔西尔•阿卜杜拉、奥麦尔•阿卜杜勒•拉赫曼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代圣战者的经历对后继者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
  第二代圣战者,主要是指上世纪90年代参加波黑战争、车臣战争、塔吉克斯坦内战以及阿富汗内战的境外穆斯林圣战者。这批圣战者相当一部分来自“阿拉伯阿富汗人”,他们在阿富汗圣战后又迅速投入到了波黑、车臣等地的圣战,而留在阿富汗的许多人又与塔利班一道参与阿内战。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伊斯兰圣战者数量不多,如在波黑的境外伊斯兰圣战者仅有4000人左右。
  第三代圣战者,主要是指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活跃于伊拉克的境外圣战者。由于他们大多来自阿拉伯国家,又被称为“阿拉伯伊拉克人”。这批圣战者约3000~5000人。第三代圣战者的出现,与9.11事件后美国推行全球反恐战争紧密相关。伊战前,“基地”组织就开始筹划将圣战重心转移到伊拉克这一中东的心脏地带,并开始对人员进行有组织的转移,因此战后很快就开始了针对美军的圣战,欲将伊拉克变成继阿富汗之后的新的圣战大本营和主战场。不过,自去年以来,由于美军加大打击力度,以及以“安巴尔觉醒运动”为首的伊拉克部族对“伊拉克基地组织”的反手一击,境外圣战者在伊拉克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开始出现了向阿富汗回流和向中东其他国家外溢的迹象。
  
  
  第三代五大特征
  
  今年7月,美国西点军校反恐研究中心根据美军从伊拉克战争缴获的大量有关“伊拉克基地组织”的文献资料,经过一番精心研究后发表了一份有关在伊拉克作战的境外圣战者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中有关境外圣战者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第三代全球伊斯兰圣战者的特征。
  高度年轻化。在伊拉克的绝大多数境外圣战者都属于“80后”一代,美军缴获的一份档案显示,在伊拉克的境外圣战者大多出生于1982年,平均年龄24~25岁。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5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91年6月(刚满15岁)。相比较,第一代圣战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多为阿拉伯逊尼派。在阿富汗战争时期,阿拉伯人是境外圣战者的绝对主力。美国国会的资料显示,战场初期,在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伊斯兰党中,有3500名阿拉伯圣战者,到中期则骤升至1.6万人。美国中央情报局巴基斯坦情报站称,到1989年战争结束时,萨亚夫领导的伊斯兰联盟中有4000多境外圣战者,其中来自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沙特的圣战者占了相当大比例,其中阿尔及利亚可能达3000~4000人,埃及1000人左右。而据档案显示,伊拉克的境外圣战者分别来自21个国家,中东阿拉伯国家仍是主体。从教派来看,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
  更擅长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恐怖活动。与第一、二代主要从事传统作战或游击战相比,第三代圣战者更擅长运用自杀性袭击、IED炸弹等当代恐怖主义手法。当年,在阿富汗和波黑,来自境外的伊斯兰圣战者多单独组建独立纵队,成编制地进行作战。而现在,恐怖手段成为圣战者的主要作战方式,这既显示了作战环境的不同,也显示了圣战者自身的演化。很多圣战者来伊拉克的目的就是充当“人体炸弹”,很多人在赴伊之前就与“伊拉克基地组织”签署了志愿充当自杀性袭击者的合同。另据统计,在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一年间,伊拉克发生的自杀性袭击事件中有75%是由境外圣战者实施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圣战者对高科技运用上具有老一代圣战者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如因特网的应用上。对他们而言,因特网不仅是组织联络和通讯的主要平台,也是接受圣战思想灌输的主要路径。调查显示,第三代圣战者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而第一、二代圣战者中,只有少数的领导群体才拥有高学历,圣战者主体学历不高,多来自穷困的伊斯兰国家。
  宗教色彩上存有差异。意识形态上,三代圣战者虽然都强调圣战,但宗教色彩上存有差异,成为圣战者的路径也各有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第一、二代圣战者对宗教较为虔诚,多是伊斯兰极端分子,而第三代圣战者相对宗教意识淡薄,他们中很多人之所以参加圣战是出于对美国侵略伊拉克的愤怒或是对自身或自己所属族群地位低下等情形的不满,同时受到媒体上有关伊拉克战争场面的刺激,事实上将他们定义为“愤青”可能更合适。其二,虽然第三代的主要圣战对象是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但他们对连带伤及穆斯林也无所顾忌,尤其是穆斯林平民。在伊拉克,“伊拉克基地组织”日益众叛亲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残忍地伤害伊拉克平民行为遭到了广大伊拉克人的反对,甚至面临伊拉克逊尼派与美军携手对付圣战者作战的局面。这一点同阿富汗战场圣战者与当地居民相对融洽的关系有着天壤之别。其三,第一、二代圣战者参战前大多接受了他人的动员、教化,而第三代圣战者中相当多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自己单独完成向圣战者转化过程的。而且,第一、二代圣战者参战前,大多在宗教学校和武装训练营地进行了学习、培训,他们有较强的组织性和集体意识,而第三代圣战者大多是自己在网络上和家中完成了这一过程,自行筹资,自行训练,并在抵达圣战目的地后直接参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体意识。
  外部支援环境和圣战对象不同。从外部支援环境和舆论环境看,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境外圣战者得到了美国、巴基斯坦以及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政府和军情机构的支持。美中情局就为圣战者提供了大量资金、武器装备以及进行培训。为吸引全世界圣战者到阿富汗,美国还在纽约等地开设了十多个圣战志愿者接待站,然后把他们输送到阿富汗战场。波黑内战中,境外圣战者也得到了西方以及伊斯兰国家的默许,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公开或暗中提供了支持。但是在伊拉克战场,境外圣战者的处境与第一、二代圣战者面临的不同,一方面,原先的支持者和盟友变成了敌人或反对者,另一方面,圣战者早先拥有“志愿者”光环,但现在则成了世人眼中的恐怖分子。从圣战对象看,第一代圣战者的对手是苏联以及亲苏联的阿富汗政权;第二代全球圣战者的对手则是西方以及一些被认为是反伊斯兰的政权,如波黑塞族、阿富汗的世俗政府;第三代全球圣战者的主要圣战对象是美国、以色列、西方,以及亲西方的穆斯林政府。

相关热词搜索:三代 到第 圣战者 “圣战者”,从第一代到第三代 从第一代到第三代 可悲的少年圣战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