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是激素催生吗 [肉鸡长得快,不关激素一毛钱的事]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许多人提起规模化养殖的商品肉鸡时,总是把它和激素联系在一起,似乎使用激素成了这些肉鸡的“默认属性”,或者至少是“普遍配置”。其实这种想法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绝大部分的养殖户不敢、也没有必要对鸡使用激素。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并非许多人想象中的行业常规,而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里面都明文规定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因此,认为那些养殖场每天都在大批大批地用激素喂鸡,那可真是大大地冤枉他们了。
  
  听到这儿有人会质疑,以前的鸡从孵出来到杀,最起码也要养上半年;而现在的鸡四十来天就能出笼,还比土鸡更重。“不用激素,鸡怎么可能长这么快?是不是肉鸡产业中的潜规则?”
  
  还真别说,商品肉鸡不用激素就能长得这么快。
  
  肉鸡“疯长”很正常
  
  肉鸡40多天出笼,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在42-48日龄出栏(可以进行宰杀售卖),最常见的是在45日龄左右。让我们用数据说话,看一下7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肉鸡生长性能稳步变迁的过程:
  
  古代务农者只有一些朴素的遗传学观念,他们对畜禽品种选育主要着重于对体质、外貌的选择,今天可称之为“表型观察法”。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一些传统品种比如三黄鸡(黄皮、黄羽、黄胫),都是经过数千年艰辛的选育才得到的。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育种学家开始将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让人工选择起主导作用,可以说,今天的肉鸡能拥有如此高的生产性能,良种选育工作居功至伟。
  
  到了21世纪,肉鸡的生产性能还在不断上升。以我国为例,2005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规定肉鸡在6周龄(42天)的体重指标为2420克,这在行业内部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只是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它们本该长得这么快。
  
  土鸡可能营养不良
  
  土鸡长得慢并不仅仅是因为品种原因,饲养方式也限制了它的成长。许多人喜欢土鸡的玲珑小巧,殊不知它也可能是营养不良。
  
  众所周知,商品肉鸡吃的都是饲料。这些饲料对原料选取、成分配比、制造工艺、饲喂方案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不同的周龄都要饲喂对应的饲料,以保证营养充分且平衡。比如,对刚开始吃食的雏鸡,要用营养全面、颗粒大小适中的“开食料”,使其适应蛋壳外面的新环境;开食后要降低能量和蛋白质供应,重点保证鸡群体格健康;最后才会提供高能高蛋白饲料,提高其增重速度。
  
  在饲养管理上,过去那种“撒一把米自个儿吃去”的养鸡方式也成为了老黄历。光照、温度、湿度这些指标都以周龄、日龄、时段为单位逐级设置管理方案,精确控制环境,保证鸡活得舒服。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品种优势,肉鸡自然长得快,完全不需要用激素来催熟。
  
  随便喂激素,肉鸡容易死
  
  综上所述,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许多实验也显示添加乙烯雌酚等激素物质并不能对鸡产生什么神奇的催熟效果,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
  
  如今绝大部分养殖者也持这一观点。肉鸡本来就是敏感脆弱、容易死亡的动物,给集约化养殖的集群饲喂同一种含激素饲料很容易出现大批鸡同时死亡的惨状,得不偿失;更不用提激素价格不菲,饲喂、注射、皮下包埋等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2010年底,中国畜牧业协会抽检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餐厅的鸡肉,对32种激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均未检出。
  
  不过,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养殖经验和法律意识欠缺,也不能排除添加了激素的可能,更可能的是购买了不法饲料厂吹捧的违规饲料或添加剂。

相关热词搜索:肉鸡 长得 激素 肉鸡长得快 不关激素一毛钱的事 猪吃什么激素长得快 给牛吃什么激素长得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