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5月16日,我在《人民日报》上读到叶小文先生的《多难兴邦》一文,沉重的心情为之一振。5月22日,又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面对震灾,请慎言多难兴邦》的文章,说“多难兴邦”一词包含对亡灵不敬之意,“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灾难,就是灾难”,“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不要说什么‘多难兴邦’”。对此,我不敢苟同。
第一,“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它揭示了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总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辩证法。多难兴邦,简单地说,就是灾难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激励人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并日益强大。古人不单说过“多难兴邦”,还说过“无难亡国”,均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的历史现象。
第二,说“多难兴邦”,决无冒犯亡灵之意。“不敬说”暗含着一个逻辑,即“多难”因“兴邦”而生,因而呼吁“不要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多难、同胞的生命上”。这是对“多难兴邦”的严重误读,颠倒了“多难”与“兴邦”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多难”是因,“兴邦”是果。“多难兴邦”决不是指为了“兴邦”去祈求“多难”;而是指“多难”降临后,坚强的民族在战胜“多难”中不断壮大自己。须知,天灾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人祸也往往是别人强加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一定要来。怎么办?中华儿女的回答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三,多难能否兴邦,取决于民族精神。多难与兴邦之间,的确没有必然联系。多难能否兴邦,取决于遭遇灾难的民族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力量。一个精神萎靡、缺乏斗志的民族,即使国力再强盛,在灾难面前也必然消极、沉沦,乃至灭亡;一个具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则最终必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中华民族显然属于后者。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和灾祸,但从来没有被压垮,始终生生不息,繁衍发展。这难道不是“多难兴邦”?
第四,灾难不仅是灾难,还是一所学校,是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它在折磨我们的同时,也教给我们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对灾难“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尤其是逝者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生者必须倍加珍视。我们从灾难中失去的,应该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补偿,并造福于子孙后代。
劫后余生的人们当然要长歌当哭,但不该也无权永久沉浸在无边的悲痛之中。生者只有从灾难和痛苦中勇敢地走出来,更好地活着、奋斗着,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才是对逝者真正的尊重,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让我们一边缅怀死者,一边继续高唱生命之歌。
相关热词搜索:多难兴邦 也谈 也谈“多难兴邦” 也谈多难兴邦的相关范文 多难兴邦的意思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