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生死较量 中美日台海生死较量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从1996年台海危机中日本与台独势力眉来眼去暗中勾结,到2003年日本《周边有事三法案》中把台湾作为有事“防卫”的对象,再到2005年2月,美日外交部长“2+2”会晤后将台湾海峡列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以及2005年5月12日,美日制订针对台海的“共同作战计划”,又到2005年5月28日,日本防卫厅计划在冲绳部署先进战机F-15以对抗中国,日本对台湾的策略已经从幕后暗中勾结台独走上公开干涉台湾问题的前台。5月上旬,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纽约发表演讲时就日美将台湾问题纳入所谓共同战略目标一事声称,“不能因此认为日本防卫线扩大到了台湾,因为台湾本来就是日美安保条约的对象,这与日本迄今对台政策没有任何不一致。”对于町村这一演讲,也不过是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一次露骨的表态。
  日本为何如此热衷插手台湾问题?美国和日本最终将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如何举动?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将如何应对来自日美联盟的双重挑战?
  
  台湾:战略咽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曾就町村的上述言论发表看法,对日本外相发表此种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感到震惊。中方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表示强烈抗议。
  孔泉的发言中,提到“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为何视台湾为核心利益?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是大陆的安全屏障和海防中心。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在向国务院递交的一份名为《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由此可见台湾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无论是美国或日本,一旦外国军队进驻台湾,将使外国军队的前进基地进入距中国腹地只有不到130公里的地方,直接威胁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使中国的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国家安全处于危险之中。
  其次,台湾是中国打破美国对华战略封锁,完成中国崛起的关键。在冷战时期,美国构筑了北起阿留申群岛,经过千岛群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南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环型封锁线,美国在这条封锁线上设有防御圈和军事基地,从而控制住了海上航线,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岛链。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第一岛链是其扼杀中国和俄罗斯的首道“绞索”。除此之外,美国还构筑了另外一条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硫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哈马黑拉马等岛群,这就是第二岛链。通过这两条被美国人称之为“东方弧线”第一、第二岛链,美国已经封死了中国迈向太平洋的海上通路,通过海岛的军事基地又威胁到了中国的“新月形战略弧线包围”。在这两条弧线中,涉及到了日本本土列岛和诸多日本的海岛。实际上,美国的“弧线”战略已经把日本和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冷战结束之后,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并未消失,反而有所加强,“东方弧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紧箍咒”。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日本军舰开赴海外、日本击沉不明船只以及2002年的朝韩交火等事件无不与这片海域紧密相关。中国要想崛起,就必须突破美国的“新月包围”,要突破“新月包围”就必须打破缠在中国身上的这两条岛链。打破这根锁链的关键就在于台湾。台湾是第一岛链上的战略要点,地处第一岛链的中央位置。
  最后,台湾是中国制约日本,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棋子。大陆台湾一旦统一,不仅将打破美日联盟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也将日本南下的咽喉死死扼住,中国从此可以轻易地反制日本。这也是日本介入台湾的最直接动因。日本作为资源极端依赖进口的国家,海上航路对其有关乎生死存亡的作用。从波斯湾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到日本的海上航线,历来被日本视为其经济的“生命线”。一旦该航线被封锁,等于切断了日本经济大动脉,其经济就会在短期内崩溃。如果驶往日本的船只不经过南海而绕道菲律宾以东航行,也会使日本的制成品成本上升25%。日本前驻泰国大使冈崎久彦2004年3月称,“台湾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与日本的国家利益唇齿相依”,台湾若被大陆统一,日本必须另寻生路。
  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巨大的战略价值,成为美日两国妄图遏制中国的焦点所在。对中国而言,台湾问题一旦解决,中国就能完全控制南海和东海,建立完整的海上防线,南海东海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也可掌握对美日联盟的战略主动权。反之,一旦失去台湾,中国的安全形势立即恶化,将丧失国家安全的战略缓冲空间,美国及其联盟的军队将部署在中国边境上。美国将不遗余力地打击中国,确保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变得遥遥无期。
  
  美日联盟对中国的遏制
  
  布什政府上台之后,改变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对中国“全面接触”的策略,将中国定位成“战略对手”,以遏制取代接触,中美之间撞机事件、大规模售台武器乃至布什扬言“全力协防台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美国让中国陷入分裂、内乱以至于衰败就成为美国保持全球霸权体系的长远策略,实现这个策略的关键就是台湾问题。
  台海两岸长期维持现状,对台湾和大陆都没有好处。这是因为,大陆和台湾当局均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双方军力的建设,制约了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由于双方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南海广大海上疆土的保卫和开发上,使得东南亚诸国趁机窃取南中国海的岛屿和领海,强行开发南中国海资源,美日联盟则成为这种东亚格局下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可以借台湾问题处处对中国“掣肘”,逼迫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另一方面美国又可以卖给台湾军火,稳收红利,中国大陆则必须不断提升军力,来平衡两岸的军力,减缓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速度。美国为了维护其东亚霸主的地位,不断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同盟,把日本作为实施新亚太战略的核心,日本则借美国的东亚政策扩充军力、增加国际影响,完成日本向“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的转变。美日两者在遏制中国上取得了惊人的一致。
  
  中国的反制
  
  面对美国的挑战和某些周边国家的不善意表现,中国别无选择,只有积极迎接挑战,才能突出重围,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台湾作为美国的“U”型包围中最脆弱的一环,是中国打破美国战略环围的突破口。中国正以统一台湾为中心,进行全面的周边外交安全战略。从美国全球战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固守中东,稳住已经占领的伊拉克;缩编西欧军事规模,转向东欧和亚太,欧洲防务的重心向东欧转移。同时羁绊欧盟,东扩防线,合围俄罗斯;强化东亚军事力量,屯兵关岛,威慑中国和朝鲜。这样一来,俄罗斯就成为美国“U”字型战略环围圈的惟一缺口,中俄接近成为中国树立北亚和东北亚战略优势的所在。
  中国从俄罗斯定购大量的先进军火来提升统一台湾的军事力量。中俄两国迅速接近,以共同应对美国战略包围。2004年10月《中俄联合声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两国几十年来的边境线争端,确定了全部边境线的走向,这是两国300多年交往史中首次全线标定界线。双方还在许多重大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中俄联合声明》和一系列重大经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关系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进一步,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互信的加深,军事合作不断提升,构筑一个可靠的北方,从而为统一两岸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005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同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双方宣布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中印双方一口气签署了12个合作协议,中国和印度还签署了旨在结束影响双边关系数十年的边界领土纠纷的协定。温家宝总理访印把中印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经给了妄想利用印度遏制中国的国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希望台湾局势稳定,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期盼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中国政府一再表示,非到不得已不会动用武力。但是对于有可能介入的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力量,中国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中国目前拥有全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潜艇编队。针对水上力量薄弱的特点,中国掀起了一轮造舰高潮。虽然单从军事装备上比较,中国与美国和日本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真正的实战当中,解放军将利用依托大陆、近海作战等有利条件,迎击美军远距离背水作战的弱点,并以结合水雷阻炸、潜艇伏击、岸基巡航导弹突击和航空兵突击等不对称手段实施联合打击,美国出兵介入台湾战事时,中国有能力阻止美国对台湾的海上支持。
  在做好军事准备的同时,大陆开始积极寻求掌握台海战略的主动权。面对陈水扁“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大陆开始主动出击,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给台独画上了警戒线,正当台独妖魔化这部法律、借机离间大陆台湾之时,大陆主动邀请连战宋楚瑜来访,表明了大陆的态度,给了台独分子一记重拳。中国以军事力量顶住美国和日本的压力,以柔和的手段争取岛内的统派,从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为两岸统一打下基础,这应该是当前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思路。
  两岸统一,说法简单,背后的艰难非大智大勇难以排解。(据《山西科技报》)

相关热词搜索:美日 台海 较量 中美日台海生死较量 上海生死较量 大上海生死较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