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体海龙是什么人【工体,北京人最后的大杂院】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国安是冠军!”7月6日,晚上九点半。工体北路一派热闹欢腾。身穿绿色国安队服的球迷拥满了人行便道,他们一边向东四十条地铁站走去,一边高喊着“国安是冠军”的口号。与之呼应,“滴滴”的汽车喇叭声也此起彼伏地响着。刚刚,北京国安队在工体以3∶0大胜宿敌上海申花队。球赛散场,5万名球迷如同潮水一般,欢快地从工体涌向北京城的四面八方。
  每一场国安队胜利的比赛之后,这样的场景都会出现。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支持国安,就如同人必须吃饭喝水一样,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用他们的话说,“不支持国安,那还叫北京人吗?”北京国安,绝不仅仅只是一支足球队,更是北京人的精神图腾。北京国安专属的绿色,也成为一种信仰。在这信仰里,倾注了许许多多北京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为了你,晚睡早起
  “我从小在胡同长大,周围的街坊、同学,差不多全是北京人。班里偶尔来个外地借读的同学,都觉得特新鲜。可是这些年,一切全变了。大街上迎面走过来10个人,能有一两个是北京的就不错了。我们单位200多人,北京人连1/10都不到。现如今的北京,只有两个地方能让我找到小时候的感觉。一个是过年时的庙会,一个就是国安比赛时的工体。工体,就是北京人最后的大杂院儿。热闹、亲切,踏实。”
  这是梁梦瑶写在豆瓣上的一段话。原先,她对足球并无兴趣,但前几年被同学拽着去工体看了一场球儿,就疯狂地爱上了国安。对她来讲,看不懂什么是越位、分不清角球和点球全都无关紧要,几万北京人聚在一起狂呼呐喊,就已经足够让她热泪盈眶了。身边那些熟悉的京片子、随风飘舞的写有“北京”的旗帜,都让她觉得工体有种家的温暖。从那以后,国安的主场比赛她场场必到,客场比赛也要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渐渐地,伪球迷变成了铁杆儿。
  让梁梦瑶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当数2009年国安的最后一战。那场球儿国安只要取胜,就能获得16年来首个联赛冠军。比赛在周六进行,但从周一起,决战的气氛就已经弥漫在北京城的上空。周四上午才开始发售门票,周一一大早,就有不少球迷在工体北门外排队守候了。梁梦瑶是周二晚上赶到的,“那天临下班,我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他们在排队,排晚了肯定就买不着票了。这么重要的比赛,如果我不在场,得后悔一辈子!我跟领导撒慌请了两天事假,下班回家拿了几件厚衣服和露营用的帐篷,直接奔工体。”
  她到的时候,工体北门外排队的球迷足有两三千人。到得最早的一拨儿,已经坚守了两天一夜。梁梦瑶支起帐篷,她和朋友轮流进去休息。但在那种环境,谁也不可能安安稳稳地睡觉。寒夜里,不知谁先喊了一句“国安是冠军”,一石激起千层浪,喊声从三五个人迅速蔓延到整个队伍。喊完口号,球迷更是合唱起了国安队歌,千余人在深夜的北京街头同声共气、壮怀激烈。这时,一辆出租车停在工体北门,车上走下一对衣着光鲜的男女,被眼前的阵势吓住,向球迷打听MIX是否还在营业。“MIX?这儿是工体,国安主场!不是你们来的地方!”在球迷的哄笑声里,夜店男女悻悻地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一天一夜,买票的队伍愈加壮大,从工体北门一直排到了三里屯路口。饿了吃口面包,渴了喝口矿泉水,梁梦瑶和认识的、不认识的球迷聊着国安、聊着心爱的北京,累的同时又无比兴奋。终于,熬到了周四上午售票处开门,她幸运地买到了球票。
  10月31日,周六,比赛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比赛下午3点半开始,梁梦瑶12点就到了工体。很多小贩手里拿着的助威服,大都是球迷DIY的作品。上面印着诸如“工体永不败,谁来谁歇菜”“跟丫死磕”“暴()”等字样,版本虽然不同,绿色却是永恒。虽然身上本来就穿着国安队服,但梁梦瑶还是买了一件绿色外套,因为胸前除了国安队徽,还印着大大的“北京北京,我爱北京”。
  进场了,举目一望,工体已经成了绿色海洋。6万人,齐刷刷地穿着绿色。“太壮观了!”梁梦瑶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被震撼得有点儿想哭。开场仅两分钟,国安就进球了,1∶0!然后,2∶0、3∶0,最终,国安4∶0大胜杭州,冠军属于北京!整场比赛,球迷们始终喊着口号、拍着巴掌。终场前5分钟,全场合唱起了国安队歌。“绿茵场上呼喊着你的名字,绿色身影是我们的明星。向着未来,向着世界,去拼搏我们向往的荣誉。胜利永远属于你,国安永远争第一!”6万人的歌声整齐划一,终于,梁梦瑶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在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北京人都团结在了一起。我是北京人!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北京北京,我爱北京!”
  
  老外?老钱!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几乎是全中国“老外”最多的地方。自然而然,北京国安也成了拥有最多老外拥趸的中国球队。老钱,美国人,本名是布兰登?钱莫斯。为了方便,朋友们都管他叫老钱。百家姓排名第二,亲切、熟悉,透着股子老北京。
  老钱从小就看过许多介绍中国、介绍北京的书,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城市充满了向往。1998年,他终于来到这座神往已久的城市。来自职业体育发达的美国,老钱知道,要想熟悉一座城市,捷径就是先熟悉这里的球队。因此,他开始关注北京国安队。
  在老钱的衣柜当中,有七八件国安队服,年份、版本各不相同,那是一个铁杆国安球迷的成长记忆。屈指算来,这些队服陪伴着他,已经走过了10来个年头。老钱与国安的感情,也从刚来北京时的“初恋”,变成了不离不弃矢志不渝。十几年间,他自己也经历了上大学、毕业、就业等人生重大转折。与每一个北京球迷一样,在面对每个人生关口时,都有国安陪伴。
  现在,老钱在CBD谋了个白领差事,是不折不扣的“洋北漂儿”。业余时间,他和另一个老外朋友合作,办了个英文网站,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足球联赛。不过,俩人却时常要打打嘴架,因为老钱的那位朋友身在上海,是上海申花的球迷。以前,经常听说俩中国人为了英超、意甲球队争个面红耳赤,这回轮到俩外国人为了北京、上海闹得脸红脖子粗,也怪有意思的。
  老钱的网名叫“活雷锋”,就如同中国还有千千万万“雷锋”,北京也有许许多多“老钱”。他们跨过五大洲四大洋来到北京,爱上了北京,也爱上了国安。走在北京的街头,即便不是比赛日,时不常也能看见个身穿国安绿色队服的老外从你身边经过。甭管汉语程度怎么样,只要你冲着他喊“北京国安”,准保一脸灿烂地冲你一伸大拇哥,“国安牛B!”
  
  把“铁杆”世袭下去
  在足球发达的欧洲,一个家族五六代人矢志不渝支持同一支球队的情况非常普遍。对这支球队的支持,成为这个家族情感传承的纽带。在中国,虽然足球文化还远没有那样深厚的底蕴,但种子早已种下并萌芽。
  从小,孙佳就是国安的球迷了。爸爸年轻时就爱踢球、爱看球。7岁时,孙佳第一次牵着爸爸的手走进了工体。头戴“国安必胜”的发带、吹起助威的小喇叭,跟着几万人一起做人浪,小姑娘的内心充满了欢乐。后来,每个国安主场比赛之前,她牵着爸爸的手出门,邻居都要故意逗她:“小绿人儿干吗去呀?”“跟我爸看国安去!”脆生生的回答,透着自豪。
  转眼间,孙佳大学毕业成了白领,支持国安的习惯依旧没变,父亲却已经在她大三时永远离开了。每次在工体为国安呐喊,她都偷偷对自己说,有一半是替爸爸喊的。
  2009年9月16日,国安主场输给长春亚泰,夺冠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输了球,大家心情都不好,往常散场后欢快热闹的工体北路,竟然显得那样寂静。孙佳登上113路,车上满载着失望的球迷。距离终点站越来越近,乘客越下越少。还剩一站,车上只剩下孙佳和一个男孩,他们都穿着绿色国安战袍,对视一笑但没说话。下了车,孙佳低头往小区走。她能感觉到,男孩跟在身后不远处。眼看要走进小区大门,男孩似乎终于鼓起勇气,紧跑几步追上来。“你也刚看完球儿吧?”“嗯。”“你也住这小区?”“对啊。”“嘿嘿,真巧。我是刚搬过来的,今天第一次看完球儿坐113回家。要不,咱们认识一下?以后看球儿也好结个伴儿。”
  以往,长相甜美的孙佳在大街上也遇到过男生搭讪,她都落荒而逃。但那天不知怎么,她对眼前这个男孩颇有好感。或许同是国安球迷的缘故吧,心里很自然地多了一份亲近。俩人就站在小区门口聊了起来,话题从刚刚结束的那场比赛,延伸到喜欢哪位球星,再跑题到小区周围哪家麻辣烫好吃、哪家拉面实惠……突然一看表,哎呀!已经过了零点!该回家了。“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呢?”“孙佳。”“太巧了!我也叫‘佳’,刘佳。”
  那之后,每个国安主场,“双佳”都结伴去看,日久生情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去年的最后一个主场,中场休息时,工体看台上演了浪漫一幕。刘佳如同变戏法般,手里突然多了一束玫瑰花。他单膝下跪,对孙佳说:“嫁给我吧!”毫无准备的孙佳先是吓了一跳,望着刘佳深情又恳切的目光,心里又涌起一股温暖。“求婚啦求婚啦!”坐在附近的球迷喊着,整个看台的视线都被吸引过来。“答应吧!”“快答应啊!”球迷集体给这对穿着绿色队服的恋人鼓掌喝彩。孙佳接过玫瑰的一刹那,刘佳紧紧把她抱在怀里,高举起孙佳攥着玫瑰的右手,突然情不自禁地高喊:“孙佳我爱你,国安是冠军!”这下,球迷们也被鼓动起来了,刘佳成了喊号的领号员。他喊上句“孙佳我爱你!”周围的球迷有节奏地接出下句“国安是冠军!”一直持续到下半场临近开始。
  现在孙佳的肚子里,已经有了两个月大的小baby。刘佳说:“不仅我们俩看,宝宝也要看。培养国安球迷,从胎教开始!”相比于准爸爸的豪爽,准妈妈则更加感性。孙佳在微博中写道:“小时候,牵着爸爸的手去工体看国安。现在,牵着丈夫的手。以后,牵着孩子的手……国安,谢谢你,给我们一家带来爱的传承。”
  
  御林军,危险地远征
  御林军,一直是北京国安的别称。但同时,它也是一个球迷团体的名号。每个到工体看过国安比赛的人,都会对北边球门后的24看台印象深刻,那是他们战斗的地方。
  球门后是全场视角最差的地方,但在足球文化中,却也是死忠球迷的聚集处。在足球文化深厚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最忠实的球迷应该时刻站在球队背后,是球队的坚实后盾。而主队也习惯于在上半场背靠本队球迷开始比赛,下半时面对他们,和他们一起拥抱胜利。
  2005年,几个精力旺盛热血喷涌的年轻人受到欧洲足球文化的影响,不满于工体里缺乏激情的看球氛围,鼓动聚拢了一批同样在20岁左右的铁杆球迷,自立山头,在国安的球门后驻扎下来,成为国安主场一道独特风景线。成立6年来,除了少数骨干,御林军的成员已经换了两三茬儿,始终保持着年轻的激情。
  在御林军,看球儿可不是舒舒服服的享受,全场90分钟,必须始终站立、蹦跳、挥手、呐喊、歌唱,连1秒钟也不能坐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口号和歌曲,区区300人的团队,总能制造出全场最大的声响。用创办者老猫的话说,他们就是国安第12名队员,运动员在球场上、他们在看台上,一起为了北京的荣誉拼搏、战斗。
  作为第12名队员,除了在主场加油,御林军还随国安远征每一个客场。客场助威,可不是轻松惬意的旅游加看球。对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食宿交通的费用并非小数目,为了去一次客场,很多人都必须节衣缩食。每次,御林军都在对方的主场喊出惊人的气势。国安队员们固然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莫大支持,主队球迷却经常觉得被羞辱以至愤怒。仅仅今年的上半年,御林军在客场已经遭遇了两次险情。
  头一次是在南昌。那场比赛,国安3∶0大胜主队。比赛结束,南昌球迷接受不了主队输球的现实,把国安球迷当作了出气筒。许多人跨过看台间的隔离护栏,挥舞着拳头涌向了御林军所在的客队看台。当时,大部分御林军成员已经撤离,只留下老猫等几个骨干收起悬挂着的旗帜。南昌球迷开始抢夺旗帜,想要撕毁它。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南昌球迷,老猫和伙伴们拼命地保护旗帜,即使眼眶被打青,即使被迫从3米高的看台上跳下。所幸,在他们跳下看台的时候,还没有退场的国安队员飞奔过来,及时接住了他们。事后,另一御林军成员在人人网主页上写道:“小时候问父亲,为什么打仗要举着旗帜?父亲说那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人在红旗在。我说我不懂,那不是告诉敌人你的位置了吗?父亲回答我,是的,是告诉敌人我在这里,但也告诉了战友们我在这里。”
  相隔1个月,御林军在郑州遇到了更加凶险的场面。比赛中,河南球迷不但谩骂国安队和北京球迷,还不时用矿泉水瓶袭击他们。中场休息时,居然有河南球迷挥舞着铁棒跑到客队看台。为了自卫,御林军只好拆下了部分座椅扔过去阻止对方闯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比赛结束后4个小时,河南球迷还堵在体育场的出口处,阻止御林军退场。
  长时间被困在看台上,闷热的天气中,很多人尤其是女孩,都出现了脱水的症状。国安队的队员想给他们送去一箱矿泉水,却遭到球场保安的阻拦。直到凌晨两点,御林军成员才走出体育场。他们发现,挂着北京牌照的大巴车玻璃已经全部被砸碎,车灯也被砸坏。就这样,一辆破破烂烂时速不足50公里的大巴,用了20来个小时才嘎悠回了北京。车辆定损,他们需要赔偿车队3万余元。
  有人问老猫,你们值得吗?支持国安在工体喊喊口号就得了,干吗非要跟着球队去客场?老猫回答:“这要看你把国安看成是什么了。如果只是一般的兴趣爱好,那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金钱。但如果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就必须与国安并肩作战。他们在绿茵场上用脚,我们在看台上用双手、用嗓子,都是在替北京赢得荣誉和尊严。北京人,义不容辞。”
  (编辑  冯岚)
   icarusfeng@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大杂院 北京人 工体 工体 北京人最后的大杂院 北京工体容纳多少人 北京工体能容纳多少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