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人生如画一般] 语录人生倪萍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990年,在《综艺大观》里,我们认识了漂亮亲切的倪萍。连续10年的春节晚会,她是大年夜里不可缺少的面孔。事业辉煌时,她放下话筒,深情出演《美丽的大脚》。   2011年,倪萍又有新尝试,写作出书,专心画画。细腻的文字和笔触里面,是倪萍温暖、脆弱的情感。
  14年前,倪萍的一本《日子》家喻户晓。14年后,倪萍再出《姥姥语录》。《姥姥语录》这一部感人至深的人生智慧书,记述了倪萍心底的一则则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99岁姥姥的一生平凡,却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原则。质朴的语录,看似普通却很受用,让她比“有文化的人活得还明白”。
  
  谈缘起:快乐就是福气
  在倪萍眼里,姥姥是一个幸运的老太太,活到了99岁。她曾问过姥姥:“怕不怕死?”姥姥说:“谁不怕啊,谁愿意死?现在的好日子过得还有个够!”倪萍说姥姥虽不识字,但很好学,她的心,你领她走多远,就能走多远,一点不闭塞。
  写《姥姥语录》的过程,倪萍的心是愉悦的。做完家务,倒上一杯茶,打开各种小吃的盒子,铺开稿纸,准备开始写了。厨房的炉子上小火儿炖上一锅好汤,写累了上阳台浇浇花儿,在沙发上坐着翻翻书,再累了就出去走走,到小超市里逛逛,买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回来继续写,从从容容,不急不躁,多好的日子。
  《姥姥语录》与大家见面后,倪萍的心是温暖而感动的。不做主持人这么多年了,倪萍已很少在大庭广众中亮相,很多喜欢她的观众只能把惦念放在心里。借着这本书的光,他们终于有了跟倪萍面对面说会儿话的机会。
  因为《姥姥语录》,倪萍开通了微博和博客,在这里跟大家聊聊天、唠唠嗑,温暖着自己,也成全了那些一心想着她的忠实观众。每次织“围脖”,都让她想起一幅漫画:一家人在看电视剧,爸撑着线,妈缠着线团,儿子无聊扯上了爸的毛衣线头。电视剧演完了,儿子抱一大团毛线球交给妈,妈惊诧爸的毛衣只剩下一脖套了。爸自嘲:“有‘围脖’的人多酷哇!”
  这样的日子,平常普通,却禁得起回味和咀嚼。姥姥说过:乐就是福。
  
  新乐趣:心中有色彩 谁都可以作画
  写作《姥姥语录》的过程,也让倪萍的另一个本事得以释放,就是画画。姥姥朴实的话语,配上倪萍无门无派自由随意的画作,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生活场景扑面而来。
  如她所述,想念姥姥的日子挺幸福的。就像姥姥说的,幸福很小,别嫌弃,一个又一个加起来就成了大幸福。想着姥姥的一句话,做一顿姥姥拿手的山菜包子,晒晒被子,闻闻肥皂的香味,买筐带皮的核桃砸一砸,用铁锅粗盐炒炒花生香香嘴,用碎布给儿子缝个沙包,贴个窗花挂个纸灯,日子就是这么一点绿一点红地涂抹着,使劲地把浮躁的心往地面上拽……
  《姥姥语录》中倪萍配发了近20幅原创水墨画,画中的花草、小鸟、树木清新淡雅,颇受好评。也许是太突然,之前没有啥铺垫,以致很多好友看到了书里倪萍的画,都是相当惊讶。这让倪萍哭笑不得:“看了的人有一半儿问:‘是你画的吗?’我哥也发信息问:‘你画的?’瞧瞧,一奶同胞都怀疑,我上哪儿去说清楚?”
  问倪萍作画的初衷,她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书里一半都要配图片,原因是文字读起来太累了。但在《日子》中,姥姥的照片都发过了,也没有新的。倪萍本来想画漫画,小的时候画过,但碍于漫画的风格,总不能把姥姥太夸张,一会躺着一会伸腿的,不太雅观,后来想想还是画国画吧。
  本以为,倪萍之前拜大画家学过,一直真人不露相,她却自称无门无派就是无知者无畏,随心所欲地画。她第一次画画就是在姥姥家的灶台口上用树枝子画小鸡,不管她画什么,姥姥都说画得好、画得像真的似的。
  在央视担任主持人期间,倪萍有机会采访过诸多画坛大家,如黄胄、范曾、许麟庐、吴冠中、韩美林、陈丹青等。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倪萍与赵忠祥等在范曾家中作客时,范曾问她会否作画?她说,什么叫会不会呀,有胆子就能画!斗胆画了一幅,令范曾连连点头:“以后你能以画画为生了!”
  没想到范曾不经意的一句话,现在真的印证了。渐渐地,倪萍觉得她画画就是一抒胸臆:樱桃下来时买来一筐放在桌上写生,荔枝下来又去买荔枝,边吃边画,画得开心,吃得也开心,也许画的画还不如樱桃贵……倪萍看见儿子画的恐龙,用的是那种大红大绿的颜色,让她震撼。其实,只要心中有色彩,谁都能画。
  但是,还是有好多人问:“你怎么就会画了呢?”倪萍试着总结:第一,人有了悟性之后,艺术是相通的。第二,我内心深处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的人胆子大。第三,艺术作品中,除了技术,更要感觉,后者对非专业者更重要。中国画有极大的想象空间,讲究笔情墨趣。她画完《荷塘》后,总觉得有一只鹅引颈向天叫着,似乎在问,为何要让秋风吹残了荷叶?其实也是借景生情,拷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写完了这本书,倪萍作画的兴趣非但未减,甚至越画越邪乎。她天天画,画纸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画案已经从写字台换上大面板了。前几天晚上,她画了一地的画,到睡觉的时候都不舍得收起来,为的是第二天早晨起来就可以看到它们。
  “我骨子里是挺狂野、浪漫的……”倪萍坦言这是她画画的最初动因。
  
  那往事:姥姥教我做平凡人
  与其说《姥姥语录》是倪萍为纪念姥姥而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道家长说理短却又处处彰显人生哲理的文字。厚厚的一本,拿在手里,没有一点压力,一口气就读完了,看着,笑着,感动着……
  倪萍说:“现在读者的宽容度越来越高了,只要你说人话,写真实的心理感悟,就会让人家喜欢看。”她和出版社最初的宗旨就是,一定别累着读者。交稿时,倪萍也曾想,再改一下,拔高一下?《日子》就没文化,到《姥姥语录》继续没文化?会不会让别人笑话。但认真思考后,又觉得虽然说的是大白话,但回味起来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让倪萍想起姥姥说的一句话:围裙也是裙子。当时她听了,很心酸。姥姥一辈子围着锅台,哪都没去过,但是她渴望和这个社会交流,她有光荣与梦想,所以她常要到山顶上去站一站,望一望。
  倪萍说,“姥姥在家中有着绝对的地位和威信,倒不是因为她是家中最年长的,而是因为她做事公平讲理,为人热情热心。姥姥觉得家里人都该一视同仁,你是当妈的我也敢说你的缺点,你是阿姨我也不把你当外人。哪儿有‘人家’,就是自己家。有的时候谁晚点回家吃饭,姥姥说,‘一样的菜,咱家那么多的砂锅和笼屉,把菜拨出来点留下来,让回来的人觉得自己受重视,大锅小盘的。’她说总让后回来的人吃剩饭,家也不像个家了,不让人盼着了。”
  平时为了让姥姥走动走动,倪萍总是带着姥姥去市场买菜,一向节俭的姥姥对菜农却很大方。她总说:“不要跟他们争那一个菜帮子、两个菜叶的,不在比你瘦的人身上挤油。要挤,就找个胖子,他有的是油……”有时买回来的菜称得不够分量,阿姨要去找,姥姥不让去,说:“不够你再换一家买,别去找,别生气。咱们以后不去他家买菜,他就是亏了……”
  除了生活琐事,姥姥的一些话对倪萍在工作上也有很多帮助。在做主持人的那些年里,风生水起的倪萍也不是没面临爱煽情、没文化的质疑。虽然不免委屈,但倪萍一直没站出来回应,她心里特别有数。用姥姥的话说,“你脸上有个疤,你别说没有,就当人家是看错了。”
  虽然当时倪萍很少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但敏感的姥姥还是能从别人的安慰中感觉到。姥姥就对她说:“孩子,你只要不犯错误就没事的,缺点谁没有?有缺点改了就行了,别人是不是说你有缺点?”倪萍说:“是。”姥姥问:“说你啥了?”倪萍答:“说我好哭!”姥姥认真道:“这个同志说得真对,你是好哭,你没事哭什么?孩子你记得,你要想哭的时候别说自己别哭,别哭,越这么说你就越想哭……”
  让倪萍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在公众场所,经常会碰到认出她并要签名合影的人。有时,姥姥看出她不太想照,就苦口婆心地告诉她:“孩子,人家给咱脸,咱不能不要,她怎么不找我照!你快点和人家照,照个相你能少块肉少条腿啊?”
  在倪萍决定不做主持人时,曾问过姥姥的意见。“我现在特别不愿意上电视了,主持够了,真遭罪,我下岗了……”姥姥说:“下岗你别怕,从这个岗下来,你又上那个岗了。”倪萍说:“这是下大山上小山。”姥姥说:“你都上那么久大山了,上小山咋了?等你有工夫,有劲儿了再上大山。”
  姥姥总能很辩证地看待一切,她的话虽然平实,但里面的道理很容易懂。比如有一次,倪萍照镜子,不禁叹气:“姥姥,你看我怎么这么老了,没想到老得这么快!”姥姥就指着身边倪萍的儿子说:“你不要孩子,可能会年轻,你换不换?”
  “这个道理谁不懂啊,但是平常我们都不这么想。姥姥常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回头想想,有些事真的都是吃小亏,得大福!”倪萍说。
  (编辑  麻雯)
   mawen214@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画一 人生 倪萍 倪萍:人生如画一般 倪萍与女儿有联系吗 倪萍人生经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