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1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进入历史篇一:进入历史

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锦屏中学-----王小涓

教学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国宫殿建筑是历史的有力见证,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鸟瞰故宫),(板书课题――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二. 新授

1. 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 (出示图片:外朝内廷,以乾清门广场为界)

故宫俗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经过500多年不断地重建改建,宏伟壮丽的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围墙。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是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反映了庄严肃穆的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横平竖直,正大光明)讨论:

问:你们知道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间吗?答:9999间?那 为什么不是10000间呢?(古代哲学思想: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自满则败,自矜则

愚)完美就会招灾

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

a午门——PPT出示图片

“推出午门斩首示众”颁昭之地(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 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PPT出示图片

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中和殿在故宫太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道”。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

保和殿——最高等级考试的考场:这里是清代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地点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土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

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皇帝的家——见课本69页故宫平面图

2.教学录像放映——故宫已经向世界敞开了她那扇神秘的大红门,她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缩影。

教师总结:

故宫已经向世界敞开了她那扇神秘的大红门,她是历史有力的见证和缩影。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宫是中国封建王权文化的标志。故宫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我独尊的威严气势。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教学反思:

1.美术欣赏,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经历、文化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避免结论性的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美术欣赏还可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 故宫是过去历史有力的见证,是历史的缩影。通过故宫的欣赏,同学们会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

另注:

太和殿内挂有「建极绥猷」牌匾为乾隆皇帝御书

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进入历史篇二:进入历史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进入历史篇三:用文学的方式进入历史

龙源期刊网 .cn

用文学的方式进入历史

作者:钱理群

来源:《读书》2014年第10期

郑鸿生先生的三部著作—我想把它叫作“百年离乱三部曲”—在大陆由三联书店同时推出,作为老朋友、老读者,我是非常高兴的。它唤起了我的非常温馨的阅读记忆。那是二零零九年我到台湾去讲学,向台湾青年讲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历史。应该说,这是一次相当艰巨的历史讲述:它要在历史断裂中寻找心灵的接缝,寻求相互理解的基础。而要让台湾青年“进入”大陆的历史,我首先需要反省的,是自己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套用郑鸿生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台湾的大陆想象》,我要追问的,是“大陆的台湾想象”。于是,我发现,自己从小受到大陆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我的心目中,一方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确定无疑的;另一方面,它又先是日本殖民地,后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美帝国主义的准殖民地。记得在中学时的朗诵会上,我经常朗读的一首诗,题目叫《台湾啊,我的故乡》,我至今还能背诵出其中的几句:“基隆是一个美丽的港口,现在却歇满了挂星条旗的舰艇。在特种酒家喝得烂醉的美国兵,用手枪恐吓过路的小学生。一年三熟的良田,变成了美式的飞机场。”这样,台湾就成了急需我们去“解放”的对象。总之,台湾对于我仅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抽象陌生的存在,具体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台湾普通人的生命存在,根本就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野里。而支配我们台湾想象的意识形态,一是出自中华中心主义的“中原中心情结和心态”,一是“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观念”。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两岸有了日益密切的接触以后,反美、反国民党的意识逐渐淡化,甚至有将其美化的趋向,在一些民众和知识分子那里,台湾成了钦慕对象;而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却始终没有摆脱大陆中心的中

进入历史

原心态,以致来台湾讲学之前,我研究共和国的历史,却很少考虑两岸的关系,台湾基本上没有进入我的研究视野。而现在,我要向台湾青年讲述共和国的历史,就不能不首先面对台湾的历史,而且我必须找到两岸历史的连接点。问题是,我如何进入台湾的历史?我正是在这样的尴尬和焦虑中,接触到了郑鸿生先生的《青春之歌》。我立刻注意到书的副标题—“追忆七十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我的眼睛为之一亮:因为我要向台湾青年讲述的大陆故事里,其中一个重要篇章,就是“七十年代大陆青年(他们大都有?左翼?倾向)的一段如火年华”。这样同一时间下两个不同空间里的故事,是否存在相似,甚至相通之处呢?或许正是这样的阅读期待,我很快就抓住了郑先生书里的几个细节:当大陆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时,台大校园里也有一个学生自发的“到民间去”的运动,提出“拥抱斯土斯民”的口号,反省知识分子和“斯土斯民”的疏离。一九七一年左右大陆出现了民间思想村落,“雪夜读禁书”;同时间,海峡另一边的郑鸿生们也在千方百计地读禁书,他们读的禁书大都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著作。但有一本书两岸都在读,就是梅林的《马克思传》。

大陆那时强调毛主席的书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峰”,直接读马克思的书就有了反叛的嫌疑。两岸共读的还有格瓦拉的著作。七十年代大陆民间思考的一个核心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特权阶级”的问题;在台大校园里也出现过一张反对特权的大字报,反对的是国民党威权统治下的特权。更重要的是,一九七一年,两岸青年都同时发生“思想的地震”:大陆是因为一九七一年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进入历史教案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