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精细化,父母成“,”_养孩就是修炼父母的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父母把你们养育成人,要花多少钱?”这是2010年上半年,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给初三学生布置的一道亲情作业题。300多份答卷交上来,孩子们自己也吓了一跳:最少的也在5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30余万元。算完这笔账,有的学生当堂痛哭流涕。
孩子们的计算结果并非不靠谱儿。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养儿花销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育儿成本高涨,已是不争的事实。继“房奴”、“卡奴”之后,“孩奴”一词已在中国流行。
养大一个孩子50万元打底,100万元不稀奇
“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100多块钱;拉出来的,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100多块钱,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对电视剧《蜗居》中的这句台词,“80后”的付先生颇有感触。
付先生在长春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不到3000元,自去年7月幸福地当上爸爸后,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扑面而来:“到目前为止,每个月光小孩的花费就得6000多元:买进口奶粉,一个月得2000多元;请保姆,每个月3000元,再加上玩具、衣服、尿不湿……要不是长辈支持,靠我们小两口还真养不起一个孩子!”
付先生的爸爸是一家钢铁公司的股东,孩子的日常开支,当爷爷的负担了一多半。儿子5个月大时,付先生给他报了一个早教班,一年半要两万元,加上这笔开支,迄今他们已花在孩子身上7.5万元。想想今后漫漫长路,付先生压力重重。
大学辅导员任老师的儿子两岁半,夫妻俩正为选幼儿园的事发愁:“想送孩子上个好点的幼儿园,费用比我们上大学时都贵!像省政府机关幼儿园、师大实验幼儿园,每个月要1000元,进双语班,学费还要加倍。照此计算,4年下来,光是交给幼儿园的费用就得9.6万元!”
吉大附中的王同学,父母都是工人,他每月的支出情况,与家境类似的同学基本一致:“英语家教300元,奥数班200元,加上餐饮费、交通费和平时购物,一个月怎么着也得将近1600元。”按这个数目推算,初、高中念完,6年要花11万元。他的同学小杨,列完账单当场哭了:“因为妈妈没工作,家里月收入只有1500元,近几个月来,家里收支都是负数。”
刁女士家境还算不错,自己经商,丈夫在机关工作,可女儿上大学后,家中经济也明显感觉紧张:“女儿在中国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每年学费1万多元,房租1万多元,生活费每月3000元左右,再加上平时演出的服装制作,每年花费近6万元。而我和他爸,平时两人每月也就花2000多元。”
“在城市,把孩子养到22岁大学毕业,即便是节省的情况下,也需要50万元左右。”采访中,几乎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肯定地给出了这个数。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郭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儿子的成长预算:“从出生到满两岁,已花销4.6万元;今后吃喝穿用住行,每月1200元,20年计29万元;幼儿园每月1000元,4年4.8万元;小学到高中,12年正常教育支出6万元;大学4万元,合计48.4万元;加上可能涉及的择校费、医药费等5万元,总额53.4万元。”
“如果儿子将来读硕士,加4万元;如果出国留学,加20万元;如果算上买房结婚之类费用,再加20万元(付首期房贷)。把这些都包括在内的话,到儿子基本独立那一天,我们花在他身上的钱总计可能达到94万元。”郭先生苦笑:“如果我挣的钱不够他花的,那么儿子受罪;如果我挣的钱只够他花的,将来就是我和他妈受罪了。”
育儿观念变化是养育成本高涨的重要推手
“家庭收入的50%都用在孩子身上,不敢轻易跳槽,不敢生病,不敢有任何高消费,孩子就是唯一。”对于高昂的育儿成本,不少父母叫苦连天。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育率降低,“育儿成本高涨”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现象。不过,在部分发达国家,政府的生育补贴和高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家庭的育儿压力。据了解,在美国,一个中等家庭每年用于抚育孩子的钱,大约占家庭税前年收入的20%左右。而在中国普通工薪家庭,这个比例可能达到35%,甚至50%以上。2009年年底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八成的中国年轻家长,感到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太大。
刨除物价上涨因素,中国家庭育儿成本的直线上升,还与特殊国情下中国父母的育儿观念有关。分析受访家长的育儿支出结构,可以看到,花费在50万元左右的,孩子的生活费约占3/5,教育费约占2/5;花费超过50万元的,所增成本大部分是投入到了教育上。此外,还有为孩子结婚买房的支出。
“如今家里就一个孩子,三代一个宝,总想尽力把最好的给他(她)。”采访中,记者发现,从奶粉、尿不湿到衣服、玩具,家长大都要选择“档次还说得过去的”,而这又直接刺激了相关婴幼儿消费品价格的上扬。有关资料显示,多数城市家庭的孩子,在出生头3年,年均花销达到1.5万元。
而在教育消费上,家长更是舍得投入。在一些社会早教机构,记者看到,尽管一年的学费动辄上万元,课堂上仍人满为患。抱定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再“天价”的幼儿园也有家长给孩子报名。而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父母们又开始不惜重金为孩子跨学区择校、报各种辅导班。
“没办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将来不是重点大学毕业,找个像样工作都困难。与其日后让孩子啃老,不如趁现在年轻能打拼,咬咬牙,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条件。”孙先生的话,代表了一批家长的心声。
孙先生的儿子在今年6月小学毕业,因学区内没有重点中学,孙先生早早就发动各种关系想办法,“实在不行,就只好贷款在重点中学所属学区内买房。”当然,买房的花销比择校费还要高出几十倍,为此,孙先生愁得满嘴起泡。
“不让择校了,辅导班恐怕就更火了”,在机关工作的胡女士说,“毕竟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均衡,对于那些上不了重点校的孩子而言,校内师资不行,只能校外找补。”胡女士的女儿小学四年级,参加了5个课外班:英语、奥数、演讲、舞蹈、钢琴。每天下午3点,胡女士就要请假接孩子,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辅导班之间。
李先生和妻子都在医院工作,经常值夜班,时间很紧张,目前只能接送孩子上一个周末的英语班,但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学特长,他们心里也很着急:“不报班,孩子不一定落后,但一定不会成为最优秀的。做家长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生育数量变化,带动了育儿观念的变化。贫困时代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家长是粗放式养育。而现今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都是精细化养育,吃要好的,用要好的,上学更要好的。在育儿成本高涨的背后,育儿观念是一只重要推手。”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导车文博说。
对孩子过度付出容易造就出温室花朵
社会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育儿成本高昂,这种情况下,“生,还是不生”成了一个问题。过去有句老话叫“只愁生,不愁长”,如今是“既愁生,又愁长”。
“要孩子,不仅直接经济支出数额庞大,隐性的精力与体力付出,更是难以估量。100万元养大个孩子,到老那天,谁借谁的光,尚不一定,不如买房,省心省力,保值增值,退休后还能靠房租补贴养老金。”在一家韩资企业做翻译的小樊,已经和丈夫定下协议:“不要孩子买房子,自由自在当丁克”。
今年35岁的于先生,因自感“经济条件较差”,也和妻子选择了“主动不育”:“虽说‘穷有穷养,富有富养’,可花50万元、100万元培养起来的孩子,和花10万元、20万元培养起来的孩子,能一样吗?”
上世纪80年代,“丁克族”在中国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而现在,国内丁克族总数已突破60万。虽然“丁克”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养孩子投入太大无疑是一个主因。
“中国处在转型期,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加之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毒奶粉、童装甲醛超标等事件,使得百姓对国内产品缺乏信任,纷纷购买洋品牌,从而增加了育儿成本。同时,因优质公共教育供给不足,社会机会不均,教育产业化一度带来高收费,令教育支出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专业的王教授表示,政府要一方面着力规范相关婴幼儿消费品产业,一方面加速推进公办教育的均衡发展。
专家表示,在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的同时,家长也要科学调整育儿观,摆脱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庭的传统。”吉林教育学院副教授张连和说,“但孩子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与个性喜好,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反而可能导致‘练不成好钢,倒成废铁’的现象。
“中国父母的很多负担,其实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华中师大的王教授表示,在西方,父母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尊重,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而中国父母将孩子日后能否出人头地,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目标,并将对孩子的巨大投入,看成是爱的主要表达方式,穷一生之力为孩子保驾护航,甚至把孩子的婚姻、住房、孩子的孩子都包揽在身上。他说:“中国的父母要想不沦为‘孩奴’,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孩子加倍爱护、过度付出,既加重了自身负担,又容易造就出温室里的花朵、被宠坏了的一代。”
(据《中国青年报》)
相关热词搜索:精细化 父母 养孩精细化 父母成“ ” 三成家庭愿生二孩 养鬼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