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徐悲鸿最贵的画12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画师,从一个偏远地区的画家而成为京城的大画家,进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曾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艰难之路。这其中有两个人影响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个是清末名士陈宝箴之孙陈师曾,一个就是徐悲鸿。在齐白石的朋友中,陈师曾是第一个真正读懂齐白石并真心推介和宣传齐白石画的人;而齐白石又得益于徐悲鸿的尊重和推介,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西洋学子与本土画家互为知音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89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画画。十九岁时他来到上海,以画广告和插图为生。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成为上海一家私办的仓圣明智大学的美术指导,并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三立(陈师曾之父)等名士。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考察半年之后,应蔡元培、傅增湘(时任教育总长)的聘请,到北京大学任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与陈三立本是忘年交,这时又与陈师曾做同事,由此也与齐白石相识,十分欣赏他的画作。1919年,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下,徐悲鸿赴法公费留学。他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特别是他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先后拜著名大画家弗拉孟、达仰(或译为达养)为师,除了学习绘画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八年之后,徐悲鸿于1927年秋天回到中国。
他回国后,除了自己创作之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专业美术人才。因此,徐悲鸿刚回到上海,他的好朋友田汉就约他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由他出任首届美术系主任,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徐悲鸿接受了北平大学校长李石曾的聘请,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徐悲鸿开始酝酿教学改革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高等院校的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面向生活的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本来就认识齐白石并欣赏他的画,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个时候的齐白石,已经在北京住了十年。特别是经过陈师曾的推介和宣传,他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向大自然学习……所以,齐白石的画,无论是大写意的红花墨叶,还是活蹦乱跳的虾呀鱼呀螃蟹呀,都充满了生气,充满了活力,洋溢着热烈奔放的情趣,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齐白石说过,赞同他的这些见解的人,陈师曾是头一个,后来就是徐悲鸿了。
关于徐悲鸿聘请齐白石的事,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叙述:
在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先生的画室里,三十多岁的悲鸿和六十岁的白石先生竟一见如故。他们谈画,谈诗,谈文章,谈篆刻,各抒己见,彼此有许多相同的看法。但当悲鸿提出聘请白石先生担任北平艺术学院教授时,他却婉言谢辞了。过了几天,悲鸿再去拜访白石先生,重提此事,又被白石先生谢绝。悲鸿没有灰心,第三次又去敦请。
白石先生深深地被感动了。……于是白石先生答应试一试。
第二天清晨,悲鸿亲自坐了马车来迎接白石先生……(当车)停在北平艺术学院的门前。站在门首的学生们热烈地鼓掌迎接,白石先生矜持地颔首致意。
徐悲鸿对齐白石的尊重,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他讲课时所创造的宽松环境,都令齐白石万分感动。这两位大师,虽然一个经过西方艺术的长期熏陶,一个从故乡的泥土中成长起来,而且在年龄上又相差悬殊,但是从此以后却互相引为知音,成为终生不渝的莫逆之交。
天各一方,鸿雁传书
然而,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不胫而走的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徐悲鸿在北平艺术学院实行改革,特别是对中国画的大胆革新,本来就为一帮保守势力所反对,现在居然又把一个“齐木匠”拉上讲台,这还了得。于是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有一天,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 ,一首是:“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另一首是:“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画中扶杖老人,显然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是我国南唐时著名画家,为徐悲鸿最尊重的古代画家之一,齐白石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齐白石通过诗和画,表达了对徐悲鸿“三顾茅庐”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聚的忧虑。
徐悲鸿离开北平后,仍回到南京中央艺术学院当教授,抗战以后又随校迁到重庆。一别十几年,他们只能通过书信互表思念之情。齐白石每有佳作,也常寄给徐悲鸿,而徐悲鸿在妥为收藏之后,还按惯例将润金寄给他。虽然地隔南北,但齐白石和徐悲鸿之间的友谊却经年不衰。
1931年5月,徐悲鸿想到齐白石从未正式出过画册,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就说服上海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徐悲鸿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介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此前,齐白石曾自费出过一本石印的画册,印了几百本分送亲朋好友。后来他收到上海寄来的画册和稿酬,高兴之余还十分惊讶:怎么出了画册还要给钱?
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其中包括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高奇峰、王一亭、陈树人、吕凤子、张书旗等人的几百幅作品,而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作品则是展出和宣传的重点。这次名为“中国近代绘画展”的巡回展,在欧洲各国引起极大的轰动,获得极大的成功。徐悲鸿后来在《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之经过》一文中说:“吾此次出国举行中国画展,曾在法、比、意、德、苏展出七次,成立四处中国画展览室于各大博物院,总计因诸展而赞扬中国文化之文章达两万多份。”继1922年陈师曾将齐白石的画带到日本展出之后,徐悲鸿此次的中国画展,又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
“我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就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徐悲鸿和齐白石,这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齐白石被聘为名誉教授。艺专的学生们说,他们曾不止一次见到老人由叶浅予扶上楼为学生作画示范,由徐悲鸿校长搀扶着在礼堂观看画展。他们俩之间的来往非常密切,据廖静文说,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其间流传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可以看做他们之间友谊的见证。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刘金涛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刘金涛只好将画收起,请他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伤心而无奈的刘金涛,想到了齐白石,他想只有齐白石才能补上这未完成的画。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前,为网罗人才,他们采用拉拢的手段,命令各大学南迁。徐悲鸿作为北平艺专的校长、有影响的大画家,也被南京教育部命令与艺专一起走。地下党员宋步云秘密向他转告党的意见,希望徐悲鸿留下,他答应了。他的好友田汉这时也秘密潜入北平,到北平艺专与徐悲鸿做彻夜之谈。田汉按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不仅希望他留下,而且还能多做其他文艺界人士的工作。南京政府第二次派专机接专家学者,名单上就有徐悲鸿,但他断然拒绝南下。这时国民党当局造谣恐吓说,共产党有一份黑名单,进城后专杀有钱的人,其中就有齐白石。老人为谣言所惑,打算迁居香港。徐悲鸿前去探访老人,劝他说:“您老不用着急,我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早几天我接到周恩来先生捎给我的一封信,里面特意提到您老,并托我前来看看您,邀您好好保重身体,争取做个百岁老人,还说毛主席也嘱他代问您老好。”齐白石向来是十分信任徐悲鸿的,他的这一番话,使齐白石打消了去香港的念头,留在了北平,迎来了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给两位艺术大师带来了安定而快乐的生活环境。齐白石年事已高,政府和人民给了他很多荣誉,而他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按说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和家庭不睦,加上有病,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徐悲鸿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长期以来齐白石就对徐悲鸿十分信任,这个时候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只要遇到疑难,事无大小,都要找他商量。有一天,齐白石由儿子搀扶着来找徐悲鸿,原来,照顾老人生活已经七年的夏女士,为了一件小事负气离去,老人为此非常难过。徐悲鸿极力安慰他,并让廖静文四处去找;了解到夏女士确实不能再回来,他还登报为老人招聘合适的人选。
1953年9月,徐悲鸿在参加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中,不幸脑溢血病复发而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摘桃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那是离老人去世(1957年)不久前,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责任编辑/刘晨芳)
相关热词搜索:齐白石 徐悲鸿 知己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徐悲鸿和齐白石的关系 齐白石与徐悲鸿的联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