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莉:毛泽东和朱德在延安时的女翻译]延安革命纪念馆感悟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照片上的这个女子,正坐在延安窑洞前那明亮的阳光下,与毛泽东(左一)、李德(左二)、朱德(左三)交谈。这是1937年的岁月。这个女子叫吴莉莉,毛泽东和朱德等在延安时的女翻译。
吴莉莉1911年生于河南,原名吴宣晨,也叫吴光伟,吴莉莉是她的艺名。其父是清末民初的盐务官员。
吴莉莉是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她去美国留学,因思想激进,认识了海伦?斯诺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等人。1937年2月19日,吴莉莉回国参加抗日斗争,而史沫特莱也来到中国,为自己写《朱德传》搜集材料(后来出版时更名为《伟大的道路》)。因为史沫特莱几乎不会讲中文,于是,吴莉莉作为史沫特莱的翻译,和史沫特莱一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渴望从事革命工作,并想知道我最适合做什么工作,我获悉有可能到延安学习,就在1937年2月19日来到了这里。我期望经过全面训练之后能成为一名党员。”(中国社会出版社《吴光伟自述》)
通过西北救国联合会的介绍,吴莉莉来到延安,通过审核后,吴莉莉进入抗大学习。此前她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演过话剧,熟悉英语,略通日语,于是,在抗大学习的同时,就被安排参加外事接待工作,担任英语翻译。
“第一天他(朱德)和我一起工作的时候,于黄昏时分,我和我的中文教师兼秘书和翻译、原来是女演员的吴莉莉,在我住的黄土窑洞前面的平台上等他。莉莉的工作是在每逢我的中文水平不能够理解得清楚时,或是朱将军和我用一部分德文也不能传达意思时――这种情况时时出现――便由她从中翻译。”史沫特莱这样说吴莉莉的工作。吴莉莉的翻译兼秘书工作是很出色的,得到史沫特莱和朱德的肯定。
由于工作原因,毛泽东经常来到史沫特莱住的窑洞,在这里,史沫特莱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吴莉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翻译。他们三个一谈就是几个小时或一整天,毛泽东有时吃饭也在这里。他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毛泽东是个诗人、文学家、革命的浪漫主义者,而吴莉莉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爱好者,更能理解毛泽东的诗人情怀和革命情怀。
在延安,吴莉莉也表现出了她的另一面――话剧天分,她在“鲁艺”自编、自导、自排、自演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引起了轰动,更受到了毛泽东的关注。
延安的业余生活单调,史沫特莱就建议毛泽东在延安推广一种西方娱乐――交际舞。征得毛同意后,于是,在延安城郊一所废弃的基督教堂里办起了交际舞训练班。老师就是史沫特莱和她的翻译吴莉莉。吴莉莉很快成了交际舞明星。
那一段时期,作为翻译和舞伴,吴莉莉和毛泽东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年轻貌美的吴莉莉与毛泽东的交往,引起了贺子珍的误会,彼此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也在延安的干部群众中引发了一些议论。吴莉莉无法再在延安待下去,被送往西安,结束了她在延安短暂的革命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延安 朱德 翻译 吴莉莉:毛泽东和朱德在延安时的女翻译 吴莉莉 吴莉莉与毛主席照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