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数学课堂因“问题”而精彩]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数学的学习就是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魅力;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54-0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数学的学习就是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对于数学问题情境,首先是情境中要有“问题”,即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这样的情境即使再有趣,再现实,也称不上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设置是无效的。其次,问题的情境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能够从问题中有效的引出数学知识,不要让人雾里看花般讨论了老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说这个呀!因此,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趣味性、现实性和数学性三方面的统一。
  一、让学生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堂教学从哪里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将设计的问题利用情境自然串联,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如,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校园,一些数学问题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学校里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教师要教多少个学生?校园面积、操场面积、教室面积各是多少?学校图书室共有多少本书?平均每个学生几本图书?学校的旗杆有多高?上操时每排多少人?排了多少排?……可以想象,这些现实的、近在咫尺的数学问题会引起学生怎样的学习兴趣啊!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自己认为挺重要的问题,这时他们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可以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
  二、让学生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整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创设了一个“过生日”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过生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找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切入点。
  (二)故事化的问题情境。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出的问题编成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如指导学生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巧妙的运用《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创设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的王国中学习掌握“9”的乘法口诀。这样的学习还有哪个孩子感到枯燥?还有哪个孩子不积极投入知识的学习中?
  (三)多变的问题情境
  教材中有时提供的情境图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要充分加以利用,在同一个情境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教学“和是10的加法”时,我创设了一个黄队、绿队比赛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多个问题:黄队人数+绿队人数,戴帽子的人数+不戴帽子的人数,左边的人数+右边的人数,防守的人数+进攻的人数等等,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回味性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一般出现在一节课的结束部分。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个满意的学习结果,高高兴兴的走出教室,更要让学生留有余味,为以后的课埋下伏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素材。
  三、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快乐中体验数学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解决问题只是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提出问题是在不断思考,寻找新的知识。
  (一)爱提问。要使学生爱提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如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定为“提问时间”,无论问题好与坏,无论问题有多高的质量,提出来就要表扬。时间长了,提问题的习惯养成了,自然而然,提问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一种爱好。
  也许在开始时,教师要软硬兼施,既要鼓励、表扬,又要强迫,比如每天不提问的学生要扣“学分”,提问多的学生(特别是提出好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习惯有时就是一个时间和引导的有机结合体。
  (二)会提问。在初步养成提问的习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要让学生知道提出的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提出一些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要提出自己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要让自己的问题难住老师和同学。
  由于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平时的引导。如在教学“平年闰年”后,我引导:这样做是不是有些麻烦?此后我就看着同学们。这时,有一个同学就提出:我们可不可以只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如果这个方法可以的话,那判断时就不用再列竖式了。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经过讨论和举证,最后形成了意见:除了整百年,其它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三)敢提问。“尽信师不如无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不要相信“老师就是真理”,不要害怕自己提出错误的问题。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对于老师或同学提出的方法要敢于质疑,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主动出击,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们知道,正是因为他善于思考,才会有不同的见解;只要他敢于提问,他便有了成功的源泉。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数学才变的“有血有肉”,才会“充满激情”;有了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自主探索;有了问题,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激发出思维的火花,燃起智慧的熊熊烈火。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 数学 精彩 数学课堂因“问题”而精彩 数学课堂精彩常用语 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