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新闻时评“同质化”的策略】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社会转型期,新闻时评以其快捷、深刻、尖锐等特点,以及贴近性风格,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但在其繁荣发展的同时,“同质化”现象趋重,影响了时评的社会传播效果。因此,需要不拘一格提高说服艺术,另辟蹊径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深度挖掘提炼,构建开放时评格局,提高时评的可读性、引导力。
  【关键词】新闻时评 同质化 策略
  一、新闻时评的勃兴及其作用
  评论是“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进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阐述自己观点、立场的新闻文体”,是媒体表达观点、阐述立场、引导舆论的“旗帜”。进入21世纪之后,新闻评论的形态日益多样化。
  作为新闻评论中的一个如今广受欢迎的文体,新闻时评以其快捷、深刻、尖锐的特点,以及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风格,在社会公众中获得较强烈的反响和关注,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青睐,也成为各路媒体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可以说,当下,时评四处开花、蔚然成风,一改多年前只提供纯客观新闻的传统模式,开始转向“事实”与“观点”并重。
  时评的勃兴,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性。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新闻评论选题大多关涉宏观发展,对社会发展、公民个人命运话题则鲜有关注。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利益相互博弈,深层次问题凸显。转型中的诸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调整,给时评带来广阔的空间,如时常占据时评版面的价格制定问题、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政务公开等问题,涉及到社会多重利益主体。时评的存在,为不同利益主体表达意见、相互交流、形成利益的交集点提供平台。
  时评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时评具有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鞭笞社会黑暗,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加热”的时评,一旦蔚然成风,可形成凝聚和维系一个社会的“社会共识”,必然对社会转型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时评的监督与建设性意见,促使众多公共决策的改进、事件真相的曝光;时评的理性分析,亦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对疏导社会情绪、引领主流价值发挥了引导作用。同时,精彩思辨、充满思想火花的时评,也给广大公众带来了阅读的愉悦和观点的共鸣。因此,时评用得好,对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大有裨益。
  二、时评“同质化”现象趋重
  随着各类媒体开设的时评板块越来越多,新闻时评呈现风起云涌、摇曳多姿的态势。然而,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中,时评“同质化”现象逐步凸显,呈现出模式化倾向,引人忧思。
  1、思维方式模式化
  眼下,一些时评正逐渐失去思考的深度和力度,出现“八股化”现象。就思维形式而言,常见的时评模式有“质疑式、商榷式、自我假设式、警惕式、说不式等等,这种形式单调的模式化的写作风格,读者读得多了,自然产生厌烦、反感情绪。而日益常见的“结论一律”现象,更让人读后难获启发和收获。如体制问题、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强化法制和加强监督等结论,是越来越多时评在分析阐述后得出的“惊人相似的结论”。这不仅无助于受众获取真知,廓清是非,甚至会成为受众多角度分析新闻事件的障碍。
  2、写作方法程式化
  时评写作也有一定的技巧,但是论述理据充分、观点新颖深刻、逻辑严谨缜密,始终是时评写作第一位的要求。当前时评写作蔚然大观,精巧深刻之作有之,但“套框”之作亦多。所谓“套框”,即按照固定的结构模式行文,机械僵化、不作变通,颇类企业批量生产出的产品。如从结构上来看,这类模板大多为“新闻由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模板化写作造成时评的面目相似。
  3、遣词造句刻板化
  时评的活力在于直抒胸臆,有感而发,情感真挚恳切。但当下不少新闻时评,遣词造句刻板化,出现很多“万金油”词汇,放在任何一篇时评中都可以用。这些万能词汇如制度原罪、权利失范、毫无疑问、毋庸讳言、难以置信、值得注意的是、显然、彰显、有感于等等。这些词句没有温度,难见真情,当然也很难打动读者。
  4、内容判断价值化
  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也不是自由联想的杂感、随笔、旁敲侧击的讽刺,它是清晰的判断形式。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但现在见诸媒体的时评,重视价值判断,轻视事实判断;重视普遍性判断,轻视具体判断,经常是一评起来上纲上线,但对事实究竟如何,事情究竟会向哪一个方向发展,或缺乏眼光,或避而不谈。这种倾向是脱离读者需求的,有负于读者期待的。
  三、时评“同质化”的原因分析
  1、“量产”的后果
  一篇好的时评文章,其观点应该为一家媒体所独有。当相同的观点“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时,媒体的个性也就没有了。当前,一些时评写手为达到利益最大化,同篇时评借由网络向国内各地投稿,相同的文章充斥着国内各大媒体时评专栏,有的文章以不同的题目、同样的内容被转载很多次,时评“同质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时评的有效作用。
  2、“专业”作者缺乏
  专业作者缺乏是时评“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专业”指的是对与新闻相关的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和深刻认识的人士。在诸多新闻事件中,非专业作者通常凭借朴素的道德情感,同情弱者,将立场倾向于“弱势群体”,而不顾更为细节化的事实与相关法律规定。
  3、主流媒体引导乏力
  不少主流媒体虽然十分重视时评稿件,但没有将之放到一个重点打造的位置,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都与读者需求不相适应。即便是有限的几个评论员,常年累月地写作,所呈现给读者的也只能是“正确的废话”或者是嚼了多少遍无营养的“精神剩饭”。
  四、克服时评“同质化”策略
  时评发出的是声音,彰显的是观点。及时地对时事新闻发表意见,引导读者理解新闻背后的价值;还原新闻的全貌,对新闻价值的产生做出客观的判断;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推动时代的巨轮稳步前进,这应该是优秀时评努力的方向、追求的效果。而做到这些,首先要避免“同质化”,走出高质量的路子。
  1、不拘一格,提高说服艺术
  一个优秀的评论员,就是要通过专业的思想传播成为舆论广场上“站在凳子上演讲的人”。作为启迪民众、引领价值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时评也要与时俱进,转变理念,顺势而为,提高说服的艺术和技巧。而这要以现代化的价值观、充分的数据材料、贴近民众的实际需求、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把新的信息告诉民众,说服民众,而不是站在威权和道德制高点上对民众强力推销和灌输。
  很多时候,时评是一事一议,论从事出。热门问题当然值得关注和讨论,但是只有去挖掘生活中值得评论的素材,不拘一格,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会有开阔的思路和公共民意空间基础,才能碰撞出新颖的思想火花,才不至于以陈旧、八股、僵硬面孔示人。这就要求作者在撰写中精选时评由头,力求话题近人一步,观点新人一筹,避免人云亦云,紧跟人后,让时评走出“同质化”的困境。
  2、注重“本地化”,差异化竞争
  由于受一些因素制约,时评大多是“异地监督”。在海量的全国新闻源中,选择受众关心的话题作评,目前仍占各家媒体时评版块较大比重,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评“同质化”。而相比较,本地时评数量明显较少和乏力。过分倚重“异地”而忽略“本地化”时评,会导致时评贴近性的丧失,带来读者心理亲近感的疏远。“本地化”时评如果分寸、角度拿捏得当,客观善意且有建设性,即使有些敏感的话题,也是可以作评的。
  做好“本地化”时评,要求作者每天在大量浏览各地热点新闻的同时,也要关注本地的热点新闻,尤其是适合自身媒体时评的题材。毕竟,读者更关心本地新闻,对身边事、眼前事更感兴趣。时评“本地化”操作得好,可在媒体“差异化竞争”中占一席之地,也可在时评同质化中另辟蹊径,写出一些既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又能为有关单位改进工作提供帮助的好作品。
  3、广开言路,构建开放格局
  大千世界,世间万物,每天都有值得观察和评论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报纸应把大众评说作为时评版的立版之本。具体做法可以是多样的。一是可向专家学者约稿和采访,开办“专栏”、“访谈”版,设立“观察家”、“观点交锋”等栏目,力求增加评论的专业化特色。专业化的评论,因其专业领域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可体现社会的多元化诉求,避免了不同媒体的“同质化”弊端,也能让不同的社会群体找到自己愿意倾听的声音。二是采取所有采编人员同时兼具“本报评论员”办法,鼓励所有采编人员结合采访新闻事件的体会、感触,给时评版写稿。三是广开言路,畅通受众与媒体间的信息互动渠道,给社会大众创造一个话语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读者来信之类的短小的评论,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舒解公众对相关新闻事件的消极情绪。
  另一方面,当前很多报纸媒体的时评专栏有“天下一笼统”之势,无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文章均在同一专栏、专版出现,缺乏明显的指向性,因此有必要以时评内容、作者身份等对时评进行细分,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色。
  4、深度挖掘提炼,着眼宏观论述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具体单篇浅层的时评论述,往往不太能满足时代要求。时评也有必要改变紧跟时事的单一模式,改变具体新闻由头引导下的评论产生过程,在保证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同时,可以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且长期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更为宏观的集中论述,这样主动出击,更能够有的放矢,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时评“同质化”弱点。同时,要丰富时评题材,扩大时评辐射领域,提高评论的受关注度,发挥时评的引导性。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刘冰石

相关热词搜索:同质 时评 克服 克服新闻时评“同质化”的策略 克服新闻躁动 对于克服新闻躁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