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真实才能吸引观众] 如何进行布展才能吸引观众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纪录片的感染力来源于事实而非虚构,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明情节点或者人物弧。相反,我们必须从现实生活的原始素材中去挖掘它们。本文通过对《艺考生》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两部纪录片的分析,阐述了吸引观众的纪录片不仅需要有故事,而且需要严谨的制作态度和方法指导。结论是,对于本身故事性不强的素材,通过后期的剪辑与创作,同样有可能让片子吸引观众。
  【关键词】纪录片 故事 后期剪辑 观众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辨析
  纪录片是通过拍摄现实生活中的影像并经过人为加工,将真实的人物、空间、事件等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它们带进新的世界之中,获得新的体验。在对纪录片的研究中,“真实性”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一部纪录片的每一个过程里都缺少不了人这一主体,主体性思维也始终影响纪录片的每一个环节。因而,纪录片不可能不主观。但是,纪录片的主观性仅限于对事件的态度,对于事件本身,必须是客观记录。埃里克?巴尔诺在他1974年的著作《纪录片》一书中写道 “不像虚构片艺术家,纪录片制作者所致力的不是创作,而是选择和筹划那些能够表达他自身的发现”。①
  二、纪录片的故事化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们越来越广泛地在创作中运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即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影视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故事能够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那么纪录片怎么讲故事?怎样调动多种影视艺术手法使故事内容牢牢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拟对纪录片的故事化要求和故事化方法作如下探讨:
  1、在前期采访中努力寻找故事线索
  纪录片摄制中的最大误区是拍摄者在拍摄时忽视了后期制作以及故事整体框架的构建,认为纪录片的故事性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从而随意拍摄。对于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制作者而言,故事性在拍摄中可以较为完善的进行。在制作和后期合成中再将结构进行调整,摄制者明白,一味地拍摄素材并不能制作好的片子。虽然不知道真实的故事将带自己去哪里,但一定能预料一系列事情的结果,并决定一个故事是否具备了充分的展开条件。
  2、重视拍摄脚本的“故事化”结构设计
  在前期采访、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应开始纪录片拍摄脚本的创作工作。在拍摄剧本的创作中一定要根据所拍题材的特殊性和内容表达的叙事需要,寻找到合适该片的“讲好故事”的手法。为了使叙述达到“故事化”要求,剧本创作时在保证内容真实的前提下,导演应有“设计理念”,这可以借鉴电影、电视剧及其它文学艺术的故事创作手法。在故事化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故事有没有一个“钩子”。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钩子”首先是勾起你对这个主题的兴趣的东西。它是揭示故事本质及其特征信息的浓缩,是即将展开的戏剧故事。
  三、纪录片的主题营造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主题是一个特定故事的总体的潜在的中心思想,它往往阐述人类关于某方面的一个持续性观念。《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是一部时长84分钟的纪录片,影片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看世界的纯洁和虔诚,人们积极而向上,热切期望从疯狂的状态(“文化大革命”)中返回到正常的文明世界中,以及“做人(音乐)要用心、自然”的道理。
  就当下而言,能让普通观众引起共鸣和关注的好主题需要富有新意、富于时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反之,一些纪录片故事平淡,内容不精彩,主题不鲜明、不集中、不深刻、不新颖,则不会在观众中形成好的印象。
  四、纪录片的节奏把握
  节奏是自然界万物呼吸的脉率。大自然有它的脉搏,人的呼吸也随情绪和动作快慢有所区别。而纪录片的节奏处理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1、叙事情节的内在节奏把控
  笔者将纪录片各叙事段落内容多少的“取舍”称为“内在节奏”。内在节奏往往以戏剧性、场面调度、人物内心活动为主。这种内在节奏将直接影响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情绪。内容过于单调乏味、信息量小、情节并不精彩等诸多叙事手法的毛病都会造成纪录片“内在节奏”出现拖沓冗长。成功的导演都是根据各个叙事段落或情节内容在全片所占的主次地位来决定各段落的叙事长短比例。
  2、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表达
  纪录片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是由各个段落中的无数画面剪辑长度的不同而组合形成的。外在节奏往往以主体运动、镜头运动、剪辑手段来体现纪录片中的每个画面所包含着的不同信息含量,每个精彩的情节段落都是由数量不等、长度不等的若干精彩画面所组成,每个画面剪辑时的使用长度将构成故事的信息含量和内容表达的程度深浅。就象音乐创作中的作曲一样,没有节奏变化的乐曲是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的。所以,我们应在后期剪辑中精心挑选每个画面,剪出变幻的节奏,对画面的拍摄素材的取舍一定要冷静、客观,抛弃拍摄者的“自恋情结”,换位思维,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视角上来审视和选用每个画面。比如《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镜头中人物行进中的脚步踩在节奏点上。桂林风景的摇镜头的速度快慢与音乐节奏匹配。
  3、叙事过程的情绪节奏营造
  纪录片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段落将造成观众不同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后期剪辑中每个画面使用的长度和画面使用的数量构成了不同的快慢节奏和频率,这种节奏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情绪变化,也直接造成观众的收视情绪的变化。“情绪节奏”剪辑营造的成功有利于强化纪录片的“故事化”效果。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有个段落笔者认为情绪节奏上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副院长谭抒真谈到受迫害时最后说出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教授西洋音乐时,后面接了三个观众镜头,再接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拉的莫扎特的《春天奏鸣曲》。通过逐格观看,这三个观众镜头,在库里肖夫效应和镜头的过度上都做得很不错。第一个观众反应镜头让我觉得他们是在倾听着谭抒真的讲话,第二个反应镜头是另一个听众的特写,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流泪了,第三个观众镜头导演则换了一个场地,已经换到剧场了,过度很巧妙。
  五、拍摄现场的机位角度选择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不同的机位的角度会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我们通常认为低机位仰拍会表现人物的伟大,高机位俯拍会表现人物的渺小与孤独等等。当然也有特例。
  《艺考生》里学生背着画具上台阶进考场的镜头,采用的是一个略微俯拍的纵深镜头,纵深镜头的优点是信息量大。还有一个镜头段落是主角走下出租车冒雪赶往火车站,在后期制作中让人觉得很遗憾,这主要是拍摄角度的思考,如果拍摄角度再倾斜一点,那种表现艰辛的力度感就能凸显出来。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里的一个段落是少女弹琵琶,开始的镜头是手部特写,女孩谈琵琶的动作很美,摄影师就把她拍美了。还可以给出另一个解释,外国人觉得琵琶是一个新奇的乐器,给琵琶的特写就更容易吸引他们的视线。而这些方面都通过特写表现了出来。
  还有一个三人看小孩弹钢琴的镜头段落,这三个人一个是斯特恩,一个是谭抒真,一个是小孩的指导老师,这个镜头同样是个纵深镜头,你想看谁的反应就看谁的反应。还有一组京剧表演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制作者注意到了景别的变化,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变化,这样就调动了观众的视角。
  六、纪录片的剪辑技巧
  1、获得已有素材后的镜头剪辑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带着剪辑的思想去拍摄,但在后期制作中通过我们对已有素材的认识与分类也可以创造出比较理想的段落的。比如《艺考生》的拍摄顺序:考场附近一个母亲牵着双腿残疾的小女孩过马路,然后是考场,然后是旅馆,接下来才是在旅馆的采访,采访中最吸引人的是小女孩的开朗和脸上洋溢的微笑。最后回到剪辑室进行编辑,便将采访的这段调整到整个段落的开始,接下来才是过马路。通过这样的编排,让观众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在《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斯特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镜头从主角身上摇开再接回到主角身上时,时间和空间都变了,这组镜头转换得非常巧妙。
  另外一个镜头段落就是翻跟斗的小孩翻到空中接单杠上绕圈的运动员把往里面转的动作做完,这里巧妙地用到了动作接动作的剪辑手法。
  值得指出的是,火车接口技段落镜头的剪辑运用了声音的剪辑手法,火车进入树林之后,开始鸣笛。这里给人的感觉是火车本身在鸣,但下一个镜头是舞台上的口技表演,鸣笛声是从他们嘴里出来的。特别强调一点,剪辑师的感觉是很敏锐的,我们可以设问为什么剪辑师不在火车一出现就出鸣笛的口技声呢?我们发现火车从烟囱冒出来的烟的节奏没有口技的快,所以剪辑时让火车进入树林中挡住了冒烟的地方才进入口技声。
  2、现场声到音乐、音乐到音乐的过渡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斯特恩在台上向大家问好,下面一片热烈的掌声,这里剪辑师运用到了掌声接配乐的剪辑方法。另外,影片中也运用了音乐的串联,用同一段音乐衔接上下镜头。
  综上所述,纪录片拥有其它媒介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拥有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强大功能,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化内涵的艺术。纪录片想要吸引观众,拥有故事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当在故事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后期对已拍摄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观众对片子产生兴趣。作为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专业人员,应切忌浮躁,努力遵循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努力探寻纪录片的艺术创作空间,对选题进行深层记录,对已有素材进行细致的编排与创作。那么,我们的荧屏上就会少一些浮躁之作,多一些有价值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①[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2010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纪录片 观众 吸引 纪录片:真实才能吸引观众 秘密纪录片吸引法则 优质纪录片吸引年轻观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