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治班策略 大赛新闻报道_试析新闻报道的误区及品质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从整体上审视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的相关报道,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相似的报道误区。本文通过对这些报道误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报道品质。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 报道误区 解决策略
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新闻”一词在我国出现。到了九十年代初期,都市报崛起使社会新闻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被认为是民生新闻的雏形。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如下岗率飙升、物价飞速上涨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矛盾空前复杂。政府、人民和媒体不约而同将关注焦点转至民生问题,“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有了生存的广阔空间。
随着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报道量的日益增大,保证质量难上加难。一方面,很多媒体对新闻的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三贴近”原则认识模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忽略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加之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不足,对新闻价值判断容易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由于媒体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来规避和防范不良新闻报道的出现,加上广大受众对不良新闻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整个社会监督力度不够。从整体上审视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的相关报道,不难发现二者都存在一些误区,并且高度相似。
为了保证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本文将对二者的报道误区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误区一:新闻报道失实现象严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取得社会公信力的源泉,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现如今有很多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不惜炮制新闻,将新闻的第一要义――真实抛之脑后,新闻失实现象屡禁不绝。在《新闻记者》2010年第一期公布的2009中国十大假新闻中,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居多。
解决策略:在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坚持真实客观性原则,慎于事实判断,实事求是地报道事件真相,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都市报和省市主要电视台,特别要注意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把关。
误区二:新闻报道媚俗、猎奇、低俗化现象和暴力倾向严重
很多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在采写时着眼于浅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动态,为追求所谓的“卖点”和受众猎奇心理,不顾社会后果,对不良社会新闻进行大肆渲染和报道。一些社会新闻片面追求细节化的血腥和暴力场景,详细报道犯罪经过,并且热衷于跟踪式的报道,一方面扭曲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犯罪,尤其对青少年盲目模仿暴力倾向的犯罪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强示范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媒体对异地发生的丑恶事件大篇幅、大特写、大图片的报道,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解决策略: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始终做到通俗而不低俗,浅显而不肤浅,新奇而不猎奇,善于选材取舍,处理好详述和简述的关系。
由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受众大都是普通百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报道必须通俗浅显,便于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必须在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的同时,正确掌握报道格调,把握舆论导向,考虑社会效果,在做到新闻报道新奇性的同时,避免一味猎奇。在具体写作中,把好选材关,对于积极、健康的新闻,可以详细描写其情景和细节,而对于负面、消极的新闻,则应该讲究详略。
误区三:新闻报道过于浅表化,缺少深度报道
很多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将报道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忽略了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较少关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和有一定内涵及外延的社会选题。 “软”新闻居多使其很少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不注意挖掘新闻背后的内容,报道不深入。
解决策略:在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情节性、故事性和完整性,多做深度报道。在把握好突发事件, 第一时间发稿的同时,提高稿件质量,注重细节,深化主题,多运用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等方式,完整报道新闻事件。尤其在报道与百姓利益相关的事件时,要致力于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加重新闻份量。
误区四:新闻报道同质化倾向明显
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中形成了受众不断扩大和信息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使得媒体上的新闻重复化和同质化成为一种必然,尤其在报业发展繁荣的大城市,多家报纸刊登同一条新闻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在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解决策略:在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注重创新,传播科学,避免同质化。
在及时反映社会的新事件、新问题、新人新气象、从老题材中挖掘新意的同时,要主动革新办报理念,创新新闻视角,打造品牌栏目、名牌记者,整合新闻资源。记者应在新闻策划上多下功夫,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做足做透深度报道,抢发独家新闻。在报道奇闻轶事时,不能一味寻求离奇和神秘,误导受众,而应及时给予科学的解释,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目的。
误区五:报道缺乏人文关怀,面对弱势群体时集体失语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始终坚持监督社会环境、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引导社会舆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但是现如今很多新闻报道,不注重新闻取材,不重视人文关怀,记者自身政治业务素质较低,缺少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发生偏离。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取材常常局限在一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被遗弃或者说是被 “边缘化”了,农民这一真正的弱势群体在民生新闻中的集体失语,使民生新闻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人本主义”成了纸上谈兵的空话。
解决策略:在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平民视角和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弱势群体,避免新闻娱乐化。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要维护报道对象的尊严,规避报道对象的隐私。就民生新闻而言,应在坚持新闻报道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大视角的同时,处理好“大民生”与“小民生”的关系。所谓“大民生”,就是更多关注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从民生角度解读和诠释国计的内涵、对民生可能带来的具体、直接的影响。“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参考。”①民生新闻应以“小民生”为基础,以“大民生”为突破口和发展出路,提炼主题时要“小中见大”,找准“小民生”与“大民生”的结合点,“大”、“小”兼顾,力争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民生。此外,还要关注农村、关注农民,更充分地发挥新闻守望环境、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误区六:媒体职责不明,越位监督频发
由于普通百姓无法与政府行政部门就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就需要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反应群众呼声,充分发挥新闻的服务功能,将群众的反应和需求及时真实地传递给相关政府机构,通过披露加快问题的解决。应当明确的是“新闻媒体只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绝不是也不能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作用应仅限于表达民意层面”②。可是现如今很多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出现角色越位,打着替百姓主持公道的旗号,终日奔波于政府各职能部门,甚至简单地以能不能马上解决问题来衡量新闻的价值。这无疑是新闻媒体公共职能形象定位上的一种错位。
解决策略:在采写和播发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时,既要坚持为普通百姓服务,又要避免媒体自身社会职能的错位。
媒体对于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是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和谐。新闻报道应到位而不越位,一方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化解矛盾,架起人民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使舆论监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总之,为了帮助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走出误区,一方面,媒介应加强自律,加强法律意识,担负起倡导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社会责任,在提高记者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注重受众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帮助受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生活方向,端正生活态度,矫正个人行为的同时,提高受众文化素养,以提高受众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道德审查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抵制不良新闻,使不良新闻缺乏滋生的土壤。
参考文献
①孔丽频,《报纸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操作性》[J].《新闻三味》,2008:69-70
②刘保全,《民生新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新闻三味》,2007:11-13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新闻报道 误区 品质 试析新闻报道的误区及品质提升策略 世界新闻 新闻窗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