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际收支失衡新闻【浅论娱乐化趋势下媒体功能的失衡与规避】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新闻娱乐化引发了媒体功能的失衡,而媒体功能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娱乐化,两者陷入了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之中,对传媒自身以及社会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媒体应采取相关措施规避自身功能失衡,走一条平衡而健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媒体功能 新闻娱乐化 失衡 规避
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①一文中,最早将传播的基本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赖特补充了必要的第四项功能,即娱乐功能。
传递信息应该是媒体最基础的功能。这一功能通过准确及时地报道新闻、告知事实而实现。除此之外,媒体还拥有舆论监督功能,规范社会行为的导向功能,人类文化成果的传承功能和愉悦身心的娱乐功能等。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都建立在传递信息这一基础之上。因此,媒体应该把监视环境功能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传承文化等功能,适度发挥娱乐功能,这才是一个平衡而和谐的状态。
然而,在“商业主义”的冲击下,新闻逐步走上娱乐化道路,和娱乐互相渗透。媒介的娱乐功能过分膨胀,其他功能则相对弱化。这种严重的功能失衡使新闻传播逐渐丧失自身本质和真正的社会意义。
一、娱乐化引发媒体功能失衡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②这是一份对于今天的打下了深深的娱乐烙印的媒介现实的逼真、有力、重要的控诉书。新闻娱乐化越演越烈,主要表现为:
1、软新闻比重增加。软新闻大行其道,而时政、经济、民生等硬新闻的数量则大大缩水。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除了倾向于爆炒明星绯闻,窥探名人隐私外,还热衷于报道政治丑闻、奇闻轶事、花边新闻等。
2、硬新闻的软化。以娱乐化的手法对硬新闻进行软化包装,一方面采取故事化、情节化的方式来报道新闻,挖掘微不足道的娱乐题材。另一方面表现为运用无厘头的标题、夺目的照片、特殊的版面等编排手段来制造硬新闻的“卖点”。
3、新闻节目运用娱乐因素。节目采取“唱新闻”、“侃新闻”、“新闻秀”等五花八门的方式,穿插着搞笑花絮、搞怪视频和大量的诙谐台词。并以动画、音乐、音效等形式,对视觉、听觉元素进行巧妙组合,以打造“雷人”效应。有的新闻栏目还设置短信互动、有奖竞猜等环节。
新闻娱乐化让受众陷入了“被娱乐”的深渊,审美观念和审美水平在无意之中渐渐下滑,对真理的探索、对情感的追求、对知识的博取都在热热闹闹的娱乐气氛中消耗殆尽。新闻的娱乐功能的强化,导致了引导和教化功能的稀释。
新闻娱乐化的蔓延,让媒介文化浸染了过多的游戏性和消遣性,对受众的影响只停留在感官刺激、欲望满足的初级阶段,没有上升到寻求意义、陶冶情操的高级阶段。
总之,新闻娱乐化让媒体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引发了媒体功能的失衡。而媒体功能的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娱乐化,它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
二、娱乐化背后的无序与失范
媒体吹响“全民娱乐”的号角,引导着大众欢呼雀跃地投入到这场娱乐盛宴中,却无暇顾及狂欢背后的无序与混乱。而由于大众传媒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播快捷等特点,新闻娱乐化所带来的媒介功能的偏差和失衡,传播行为取向的扭曲与错位,势必会对媒介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1、背离了新闻报道的本质要求。媒体以娱乐化的操作手段对新闻进行“软包装”,违背了传播信息的本质,远离真实、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媒体以移花接木、弄虚作假的方式增添娱乐素材,让新闻的真实性遭到损害。与此同时模糊原生态记录与蓄意炒作的区别,使新闻的客观性被弱化。另外新闻报道一方面越来越倾向于“性、星、腥”的低俗选择,另一方面对于社会老百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则相对减少,导致新闻的公正性逐渐边缘化。不以传递信息为出发点,而以娱乐作为卖点,这样的操作方式无疑违背了新闻报道的本质要求。
2、无法有效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媒介运用娱乐化因素来充分调动和刺激受众的感官,让其被表层的“娱乐符号”所淹没。受众的批判力和辨别力被抹杀,逐渐失去了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究。这就是拉扎斯菲尔德所言的“麻醉性”的负面效应。根据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③,大众传媒长期地培养着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与理解。媒介在新闻报道中竭力生产“娱乐符号”,并赋予其 “娱乐意义”,接着利用其自身的资本、技术优势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与传播。受众对其进行解码,予以接受、理解、记忆甚至反馈。在这股娱乐洪流中,大多数的受众被劝服、被引导,最终演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娱乐化生存。媒介所竭力营造的“娱乐环境”越来越具有演变成为现实生活环境的趋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搁置了受众的信息需求,而挖空心思去迎合其娱乐欲望。
3、不再关注公众利益。娱乐功能的强势侵入,媒体功能失衡给受众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媒介的“传播权利”蜕变为“传播权力”,垄断了公共话语权,将公众有限的注意力引至娱乐领域。娱乐它所拥有的激烈和刺激,对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等都产生了影响。监测功能的削弱,导向功能的淡化,造成了人们整体性的认知缺失,误导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公共利益也没有得到全力保障。
“娱乐至上”的理念瓦解了媒体的责任心和道德感,让他们沉醉和沦陷在由“娱乐制造”所带来的丰厚商业利益之中。这种错位的传播取向,不以理性的思辨为主导,而倾向于世俗的狂欢;不以意义的生产为主导,而倾向于符号的消费;不以维护公众的利益为主导,而倾向于自身利润的获取。
4、媒体责任偏移,公信力下降。 媒体不断强化和凸显娱乐功能,而弱化其他一些功能,势必会造成自身责任的偏移。新闻娱乐化缺乏深度和广度,更没有高度。电视把新闻报道变为一门表演的艺术,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把人们包裹在浅层的欢声笑语中。网络则改变了大众传播语境和话语方式,让新闻娱乐快餐唾手可得。媒介所持有的“遍在”“持续”“共鸣”传播模式,引导公众在知情或不知情中进入了“娱乐天堂”。而所谓的“守望社会、关注民生、本色表达、深层解读”等理念却没有完全转化为执行力,舆论阵地的缺失,主流意识的淡薄,体现了媒体的“守门人”、“?望者”作用的日益式微。
公信力是媒体宝贵的无形资产,它建立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品质之上。而在娱乐化怪圈里越陷越深的媒体,把新闻当作商品,进行包装以获得高收视率,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公众的不信任和不支持。在公众的心目中,媒体日益暴露的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让其形象大打折扣。因此,责任的偏移、传播力的匮乏必然导致影响力的下降与公信力的缺失。
三、规避娱乐化中媒介功能失衡的策略
新闻娱乐化是媒介市场化的产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媒体逐渐脱离道德规范的底线,专注于如何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新闻娱乐化正是媒体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的外显形式。媒体不恰当地放大娱乐功能,忽视其他功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1、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媒体要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以传递信息为出发点,不以娱乐为目的。要平衡新闻和娱乐的关系,就必须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分寸和尺度,而这个度就是“新闻价值取向”。在新闻的价值因素中,趣味性只是其一,还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方面。新闻娱乐化对趣味性进行异化,没有正确处理“信息需求” 与“娱乐欲望”的权重,就走入了“为娱乐而娱乐”的歧途。娱乐功能的膨胀,信息传递功能的缺失,是本末倒置的。媒体应该兼顾严肃庄重的硬新闻和充满人情味和趣味性的软新闻各自的发展空间。
2、媒体注重自身品质。大众传播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就必须创新媒介运作模式,提高对重商主义潮流的警惕,摆脱娱乐至上的片面思想。
回归到社会责任的本位上来,媒介必须注重自身品质建设。一方面,媒体应该恰如其分地发挥它的娱乐功能,提高娱乐的深度,为受众提供健康的“娱乐品”,而不是单纯的“愚乐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履行其他功能。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致力于搭建一个人们能够平等参与和理性对话的公共平台,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客观、真实地报道最新动态,满足公众对信息的知情与共享。同时要做好舆论导向和监督工作,反映民情社意,通过提炼公共诉求来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阳光执政,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利益。另外,媒体应该传播意义深远的文化,营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氛围,体现高雅的精神追求。媒体应在把握正确的传播理念的前提下,以历史的、发展的、前瞻的眼光和认真负责的、积极的态度来加强自身建设。
3、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自身素质的低下与操守的欠缺,使有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仅仅崇尚吸引受众注意的媒体初级竞争中,他们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耸人听闻的消息,进行娱乐性炒作。媒体从业者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者,肩负着良知道义,理应发扬人文关怀精神,多一点本色表达,少一点娱乐炒作。必须密切关注公众的生存状态,辩证地审视社会问题,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媒介从业者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关乎到和谐媒体的构建。所以不仅要强化传媒从业人员对媒介功能的理性认识,更应该加强以职业道德和精神为核心的自律机制的建设。
综上所述,由新闻娱乐化所引发的媒体功能的失衡,让媒体背负着道德硬伤。而媒体功能的失衡也加剧了娱乐化,使新闻报道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媒体的传播理念出现偏差,传播取向发生扭曲,它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提升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规避媒体功能的失衡,是我们发展传媒事业、建立和谐媒体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226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
责编:刘冰石
相关热词搜索:失衡 规避 趋势 浅论娱乐化趋势下媒体功能的失衡与规避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浅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