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中美政治传播比较】政治传播 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政治传播的舞台不断向网络平台延伸,网络的政治传播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美两国由于制度与国情的不同,在网络政治传播的表现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讨论了网络环境下中美政治传播差异,并从政治制度、文化、新闻体制等方面思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传播 政治传播 文化差异 政治体制
政治传播中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网络日益成为政治力量与广大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2008年美国大选奥巴马获胜,微博对其获得公众支持功不可没,有研究报告显示,近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定期从互联网了解竞选活动。在中国,2009年2月刚上线的“人民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国家主席胡锦涛。这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也引来大量“什锦饭”的追捧。
从广义上讲,政治传播也称为政治沟通,指有关政治的信息和情报的流通过程。网络上的政治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设立政府网站,进行信息公开。2、政治人物通过网络与民众沟通。领导人接受网络媒体采访与网民沟通或者开设自己的博客,“点对点”与群众进行交流。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就通过开设自己的博客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3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心声。4、新闻网站进行方针政策、政府形象的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中美网络政治传播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国情是有很大不同的,网络传播的环境也存在着差别,这就使得中美在网络政治传播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形式上的不同
美国网络政治传播的手段较为多元化。政府网站、播客、博客、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其中,很多都以私人的形式展开,如个人博客或者播客中的视频演讲等等。播客、博客、电子邮件等互动性更强的形式得到使用,充分利用了WEB2.省略)打造成为一个支持者的活动中心,普通网民只要在网站上注册,就可以得到能够详细了解奥巴马动态的即时通告;只要输入自己的邮编,网民就能相互沟通,甚至能在网站里交流信息、建立博客、召开网上集会等。他们还在大网站投放广告,和支持者互通电邮,通过网络和手机定期与大众沟通,同时,奥巴马的支持者们也可以相互串联,畅所欲言,表达各种声音。
我国的网络政治传播主要形式仍然是政府官员做客网络媒体与民众沟通、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并搜集群众意见等较为官方的形式。政府网站的互动性不强,其作用多为信息的发布平台,网民的参与性仍然不够,对于网民提出的问题,政府方面的解答不够及时和充分。其他新形式例如博客、播客等,还没有得以充分的利用。政府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领域较为局限,多通过政府网站或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与群众沟通。
2、内容上的不同
我国的网络政治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围绕政务和民生问题展开。网民与领导人进行交流时,问题集中在房产政策、医疗、教育等国计民生问题。而政治人物的家庭、个人爱好、假日生活、身体状况等几乎是禁区,既不会被提及也很少在媒体上进行报道。
在美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政治观点、政务问题和国家大事,也包括政治人物的日常生活、个人爱好等等,甚至有政治人物的八卦新闻。政治人物形象塑造较为立体和透明,注重将其还原成政治光环下的“普通人”。
3、目的和理念上的不同
美国的网络政治传播重要理念在于政治营销,其采用商业营销的手段来宣传政策,提升政治人物的形象。因此,对于美国的政治传播来说,政治沟通只是一个手段,“秀”的目的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表演性与功利性也更显著。尤其是在选举中的网络视频演讲、网站交流等非常注重包装效果,将选民定位为顾客,目的在于取得民众支持,最终获得竞选成功。
我国的网络政治传播总体环境是较为严肃的,网络政治传播的主要理念是宣传和沟通。民意上传与政令的下达才是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根本目的,这也就使得政治人物的形象更为严肃,亲民效果不足。有些政府官员在网络上的表现较为死板,对于新媒体的适应能力较弱。然而随着近几年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发展,亲民传播也逐渐在中国的网络政治传播中得以重视。一些政治人物通过开设自己的博客,展示自己的生活,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
二、差异原因分析
1、中美文化上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是政治传播产生差异的土壤。首先是中国文化的内向性与美国文化的外向性。含蓄、谦虚、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点。而美国文化较为开放和直接,宣扬个性解放,重视自我表现;其次,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东方社会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分别。几千年封建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对于中国人的观念仍然存在着较大影响,“君臣父子”之礼,仍然存在于社会联系之中。因此对于政治领导人,大部分普通大众仍然有较强的敬畏心理,心理距离较远;第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性。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幅员辽阔的大国,稳定和统一是最重要的大事。儒家文化强调百姓遵守伦理教化,这种影响也被带到了今天并贯穿于社会关系之中。美国文化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其政治传播与商业利益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这就使得其政治传播带有更多的商业和功利的色彩。
2、中美政治制度的差异
想要探讨网络传播在中美政治传播中的不同作用,中美政治制度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从领导方式上看,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在这种制度下,媒体系统被纳入政府系统之内,受党的控制和管理。
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因此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有明确的条文禁止国会制定法律来限制言论和出版自由。在这种制度下,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对政府进行监督。
3、中美新闻体制和媒体监管制度的差异
由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限制,美国的政府与媒体相对独立,网络媒体不受政府的控制,政府对于媒体的影响只能通过政策调节来实现。影响美国媒体的除了政治之外,市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媒体的市场化发展,有时是以牺牲公平、平等为代价的。因此,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平准则之间的关系,是美国媒体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政治传播体制的重要特点就是政府对于媒体的控制。这种控制中行政手段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新闻法律,管理媒体的依据主要来自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的行政法规和党的领导人有关新闻工作的讲话精神。政府通过行政法规界定媒体的性质和所有制形式,鼓励或禁止媒体发布某些信息,对媒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等。
结语
以上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美在网络环境下的政治传播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增加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提高政府认可度和公信力,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在2月27日的网络交流中说:“我曾经引过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解决‘其兴也勃 其亡也乎’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发挥网络传播在推进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必然为我国民主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①吴昊、王卫明,《Web2.0条件下的政治传播革新 以大众传播为例》,《东南传播》,2009(7):46―48(总第59期)
②杨晓帆,《互联网传播对美国政治的重要作用 以奥巴马当选为例》,《东南传播》,2009 (4)期(总第56 期)
③李娜、祝梦林、赵静,《中美媒体与政府关系比较分析》,《传媒观察》,2009年5月,P8―11
④陈刚、马扬、马静,《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3月
⑤凌一、娄悦,《政治传播生态中新媒体的优势 从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看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与效果》,《当代传播》,2009(2):38―4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传播 政治 网络环境下的中美政治传播比较 网络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影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