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媒体遭遇网络时代_网络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如今,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积极地应对,还是甘拜下风退下阵来?显然我们要选择前者。实践证明,传统媒体不仅不会在网络时代消亡,而是会以更加合理的新形式出现,他们与网络时代的新媒体精诚合作,达到双赢。
  
  分众传播时代的“合纵连横”
  
  被新科技所推动,大众传媒正向分众传媒方向发展。报纸、杂志、电台、电视以及网站、博客、播客、手机信息、网络电台……最终都会成为新传播时代的一个个“分众传媒”,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报、网、台开始尝试“合纵连横”。多媒体间的合作产生“1+1+1>3”的联动聚合效应,因此具有很高的传播组合价值。
  从实践看,由于数字技术消弥了媒介的介质壁垒,各种媒体之间实现了对信息的共享处理,多媒体的合作更为便捷。
  从现阶段国内情况来看,媒体间的合作还停留于“报网”、“台网”等方式。随着如手机3G业务的开展和数字技术的加快发展,手机电视、手机报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都会加入到新闻传播的行列中来,是媒体合作的样式更加立体丰富。
  
  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面对网络时代?
  
  伴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崛起,信息的获取和共享变得迅速便捷,原有的新闻理念受到冲击,这一切深刻地改变着记者的采写方式,影响了记者职业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名报人,笔者亲历着这种变化。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成为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网络的放大效应,挑战记者的责任心。传统媒体的稿件是网络新闻的重要来源,而网络的转引,又对传统媒体的稿件形成一种水波式的放大效应。如今,大多数报纸都在网上有了电子版,加上网站之间的相互转引,一篇普通的新闻稿件也会在“出炉”当日就被多家网站采用,笔者所在的《红山晚报》也顺应时代潮流,几年前有了自己的电子版,许多读者都是通过电子版了解《红山晚报》,晚报的稿子可读性强,时效性强,包括市内的许多媒体经常通过电子版大量采用晚报的新闻。在一般情况下,能起到扩大稿件的社会影响和宣传效果的正面作用。但是,一旦稿件本身有瑕疵,就会在网络的放大传播中以讹传讹、越抄越走样,导致谬中流传,影响难以肃清。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但是网络受制于自己的运作模式,常常表现出一种跟风炒作的习性,很容易将虚假新闻、“带病新闻”的负面影响无限扩大。网络的放大效应给记者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定要在文章脱手之前自我严格把关。
  
  网络的开放互动,挑战记者的判断力
  
  一篇报道从传统媒体搬到网络上,它的处境就大不一样了。网络是开放互动的,它鼓励阅读者对新闻加以评论,谁都可以在报道后边跟帖“说两句”。许多热点问题、热点事件,后面跟帖的往往以几十万计,其影响实在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且,新闻的跟帖评论通常是百花齐放的,有人说观点,有人摆事实,各种赞成与反对、附和与抗议都会杂陈其间,网络的精彩也体现在这里。作者可能会从跟帖中获得信心和营养,找到跟踪报道的新视角,也可能被无情地嘲讽和批驳。众口烁金,作为一名职业新闻人,在面对众说纷纭、是非争议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新闻观,作好真假、优劣的判断,这是一个考验。记者在参考、引用网络资料时,一定要认真判断、明辨是非,谨防被误导。
  
  网络的方便借鉴,挑战记者的职业规范
  
  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其强大的检索功能,让记者随时可以键入主题词去“搜”一下,而且几乎每“搜”一次必有所得。“复制+粘贴”,网络的内容借鉴起来很方便,更新起来又很及时。这直接催生了一种从网上“扒稿子”的现象。笔者所在的晚报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过去晚报记者都很敬业,稿子真是自己跑来的,现在有个别记者却以网络为生,把人家的“你”改成“他”,把“李先生”改成“张先生”而已,一个记者竟然全面摘抄,地名都忘了改,结果漏了馅儿。
  毫无疑问,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记者重要的工作伙伴。记者们对这个伙伴的依赖程度,挑战着既有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记者应“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权,反对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事实上,除了极少数的全盘抄袭者,多数记者对网络新闻的“借鉴”比例不等,处在一个较难定性的 “灰色地带”。一条好的新闻,肯定是独家的、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带有建设性的,好的记者,永远会在第一线,他采写的东西,是鲜活的、生动的。
  (作者单位:红山晚报社)

相关热词搜索:网络时代 传统媒体 遭遇 当传统媒体遭遇网络时代 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表现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