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载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的记载篇一:中国的历史这样记载
中国的历史这样记载:公元1644年,清朝统一了中国。但是在中国的南方,存在着一个明朝的残余政权,他们并不承认明朝经亡国了,这就是所谓的南明王朝。历史上的南明王朝直到1661年才灭亡,尽管他们一直不承认自己的亡国。
李敖:1949年,有一个政权跑到台湾,这就是所谓的“中华民国”。当时所谓的“总统”蒋介石在1949年3月13日有个秘密讲话,在讲话中蒋介石谈到:“中华民国已经亡国了。”虽然知道是亡国,但是这个政权还是继续存在着——先是给国民党统治了四十年,然后又是民进党统治。
在台湾“政坛”过去的十八年时间里,是台湾政治一个剧烈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伴随着台湾政治的起起伏伏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大戏。围绕着台湾岛内的权利斗争,一场场的“大选”成为了政治人物们的大“秀场”。
谎言也罢,宣传也罢,从蒋氏父子到现在的民进党,“选举”在进行,游戏也在继续。 一如过
去,台湾从1987年解除戒严之后,这十八年来几乎年年都有选举。2004年的台湾“大选”是近些年来的“重头戏”,选举占据了台湾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选举所带来的热闹与喧哗,也成了外界认识台湾的一扇窗口。萧美琴(民进党“立委”):台湾,包括台湾的这种旗子的文化,我们这些大型造势活动,这种专业化的灯光舞台,可能对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朋友来讲也是比较稀罕的,他们会觉得蛮有趣。
早在1951年,仓皇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举行了台湾省临时会选举,这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场选举。在那个年代,国民党员是绝对的赢家,台大政治系毕业的张俊宏,在当年以无党籍的身份参选,最后高票落选。
张俊宏(民进党"立委"):在当时,那是没有人敢反抗国民党的时代,只要你一站出来就变成英雄,因为你随时可能被抓走。当时的演讲在万华车站,整个场面超过了十万人。一般的人出来看你演讲,事实上是送你坐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掌权时,正逢台湾经济起飞,中产阶级兴起。这些新兴的中产阶级成了台湾"新政治力量"最大的支持,而这个国民党以外的"新政治力量"在当时统称为"党外"。
张俊宏:演讲场合里面,气势很大的时候,我常常可以从床底下、门缝里找到有人给我塞进来的几万块钱,他也不留名。我后来回南投选省议员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就是靠着这些暗中的募款,这就是我募集到的有限的选举费用。
这批"党外"人士有的不满蒋家的统治,有的一心想实现自由民主。当年的选举为他们提供了宣泄反威权的最佳管道,也是"党外"生存的唯一机会。
1978年12月美国和台湾"断交",蒋经国宣布停止选举,当时的"党外"面临了无法生存的危机感,于是这批人全面集结,开办了《美丽岛》杂志,以刊物和集会宣扬他们的政治理念。
张俊宏:选举停止以后,我们一群人就开始集结,五人小组就是在那个时候建起来的,包括有吕秀莲--现在的"副总统",集结起来要推动一个重新选举,恢复选举的运动。 1979年12月10日,这批"党外"人士以庆祝"世界人权日"为由,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市发起大游行,这项举动触怒了蒋经国,他下令逮捕游行的主脑人物。这就是影响台湾政治将近二十年的"美丽岛事件"。
张俊宏:从姚嘉文家里离开的时候,往窗户外面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特务,那已经是逮捕的前奏了。
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已经累得不得了,躺下睡觉。躺了不到两分钟,没有感觉到多久,"砰"一声从窗户跳进来特务。他们大概知道我们不会开门,所以就从窗户闯进来。开了门以后,大队人马冲了进来,有宪兵,有里长,有邻长。
我最小的女儿荣华,那时她还小,我抱着她,孩子就睡在我的身边。当时她大声一叫哭出声来,宪兵拿着尖刀刺在她的喉咙上,要她不要哭。吓得孩子要死。
蒋经国的逮捕行动几乎瓦解了当时的"党外"势力,除张俊宏被捕外,当年聚集在《美丽岛》杂志社的"核心"干部全部受到军法大审。"美丽岛事件"之后,张俊宏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牢狱生活。其实命运被改变的还有当时在台北的一位年轻的律师--谢长廷。
谢长廷(前高雄市长):我有写过一个回忆录,上面说周清玉(姚嘉文的妻子)推了门进来的时候,那一剎那我就知道我的命运改变了。
不只是谢长廷,为"美丽岛"核心干部辩护的律师,还包括了当时戴着厚厚镜片的眼镜,刚刚和台南一位千金小姐结婚的陈水扁,当年他二十九岁。
谢长廷:"美丽岛事件"发生的时候,其时陈水扁、我、苏贞昌,我们都是属于一个叫做"青年律师"的团体的成员,是在"比较法学会"下面的,也常常聚会。
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心理准备,最后他们找辩护律师会找到我们。但是对我来讲,我们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要去争取,因为家里都反对。
这批律师团的成员后来成了延续"党外"力量的新命脉,在1986年9月28日成立了"民主进步党"。
谢长廷:之前的经验,雷震(1960年9月1日,《自由中国》第23卷第5期,殷海光执笔的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表示组织政党的民主潮流就像大江东流,是任何政党所抵挡不住的。三天之后,《自由中国》首脑、组党运动第一发言人的雷震以"知匪不报"和"为匪宣传"的罪名被逮捕,判处十年徒刑,《自由中国》只好解散)的经验,《美丽岛》杂志的经验,两次"组党"都是要成功的时候就被抓了。
蒋经国春节讲话:全国军民同胞们,今天我们一定要不分彼此,放弃小我。
民主进步党的成立,让时年已经七十七岁,全身病痛的蒋经国更感受到台湾本土政治力量崛起的压力,然而令蒋经国烦恼的还有当年随着蒋介石到台湾的人日益增加的思乡之情。
1987年7月15号,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
也许是早年滞留苏联的颠沛,也许是跟了半辈子的糖尿病磨人,晚年的蒋经国在心境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强人印象的他,在生命岁月的末期,为了澄清病入膏肓的传言,他坐着轮椅公开露面。
"解严"后半年,在1988年1月1日,蒋经国又宣布开放报纸经营。
1988年1月1日,新闻局长卲玉铭解除报禁谈话:本局更愿与全国新闻媒体,包括今后新登记的报纸共同勉励。
虽然是父子,蒋经国和蒋介石的穿衣风格截然不同。蒋介石喜欢穿长袍马褂,蒋经国偏爱穿夹克。和一心想回大陆的蒋介石更不同的是,蒋经国喜爱走入人群,在台湾留下了许多他的身影。
蒋经国的夹克装后来被台湾许多政治人物模仿,其中的一个人,就是曾任蒋经国的英文秘书的宋楚瑜。
蒋经国深知拉近民众的距离,塑造亲民、爱民的形象是不够的,身为蒋家"统治"台湾的第二代,他必须要释放出政治职位,培植台籍菁英。
王作荣(前"监察院长"):经国先生执政以后,他就想到台湾的人口结构,本省人就是闽南人,占百分之七十多一点。他也晓得,一个外省的政权在这里,迟早要本省人当家的。 1978年,蒋经国任命台籍的谢东闵担任"副总统"。1984年2月台湾第七届正副"总统"选举上,蒋经国又选择了另一位台湾人--李登辉作为副手,虽然这只是形式上的。 翁元是蒋经国生前的贴身侍卫,他见证了提名李登辉的关键画面。
翁元(蒋经国贴身侍卫):我那天正好在蒋经国先生的旁边。当时他正在休息,下一节要开始的时候,提名"副总统"人选,他才去把谢东闵找来,没讲两句话。我们当时就在门外面,他们谈得很简单,大概就是慰问一下。谢东闵走了以后,他要武官请李登辉先生上来,从那一刻起开始,大家才注意到,喔,原来这个,只有五分钟的时间,马上就要按铃了。 李登辉就此踏上政治舞台。
李登辉1923年出生,受日本教育,有一个日本名字,叫岩里政男,年轻时代受到左翼思潮的影响,在海外加入了共产党。
当年在台湾被当成样板的台籍菁英,几乎都是在年轻时代就入了党,而李登辉却直到1971年才加入国民党,那一年李登辉已经四十八岁。王作荣是当年介绍李登辉入党的介绍人。
王作荣:我说:"李登辉,你不要去骂了,你再骂也没有用处。看目前的样子国民党掌权,你推翻它也推翻不了。推翻不了你只好接受,你去革命,革命是要砍头的。"我晓得他革命也没有勇气,要砍头嘛。"你这样骂也没有用,"我说:"这样好了,你加入国民党。"
在众多的本土菁英中,中年才"入党"的李登辉能够脱颖而出,和李登辉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 王作荣:蒋经国确实很喜欢他,因为他很恭敬,讲什么都听,做事很认真。蒋经国讲什么东西他都记录下来,回来再慢慢研究好,再来跟蒋经国报告。
在蒋经国眼里,不擅结党营私的李登辉在国民党里只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就击败了其他的台籍菁英,而且政治仕途一路顺遂。
只是蒋经国万万没有想到,当他开放报禁后十三天,死神正悄然地向他招手,当天正逢翁元值班。
翁元:他说:"请你们想想办法,我实在很难过。你们要救救我。"
接近中午时刻,蒋经国突然大量吐血。
翁元:第一次吐血的时候,我们因为没有预防,所以有时候他的棉被上会沾了一点血,我们就把棉被换掉,换毯子给他盖好,然后把棉被拿下去。没想到再上来就是他第二次吐血的时候,又是差不多小半碗血。瘀血吐出来以后,经国先生本来躺在那里,他起来躺下去以后,头一歪,就去了。
医师进行急救期间,内阁要员全部到齐,却联系不上李登辉。
翁元:医生一直在做急救的工作,做得满头大汗也没有什么功效。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他一直联络李"副总统",一直联络不上。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李登辉)是在打高尔夫球,在球场上根本没办法联络。所以当联络上以后,赶回到七海来,蒋孝勇才宣布放弃。
1988年1月13日,"行政院长"俞国华宣布蒋经国逝世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国家的元首,以及本党的主席已经于今天下午,三点五十二分辞世,使我们国家损失了一个敬爱的领袖。 在1988年1月13日的晚间,李登辉步出官邸大门,前往台北"总统府"宣誓就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蒋经国将他送上了权力的大门。
给他钥匙的是曾任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宋楚瑜。
李敖:所谓中华民国的这个小朝廷,在蒋氏父子的"统治"之下,根本是一个假的民主政治,为什么?老子蒋介石做"总统",儿子蒋经国做"行政院长"、做"国务总理",请问这是哪一国的民主政治?
蒋氏父子的真正目的是要传到第三代,传到蒋经国的儿子蒋孝文,可是蒋孝文得了重病,不能够做继承人了,不能够作为接班人了,所以蒋氏父子不得已,就开始选一个本省的,就是所谓台湾人来做他们的接班人。
他们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没有儿子的李登辉,因为李登辉的儿子死了。蒋介石、蒋经国认为,李登辉没有儿子,也没有下一代可以传,野心会比较少一点,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李登辉。
上一页下一李登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十六年间窜起,一路蹿到了所谓的"副总统",并且还做了蒋经国的接班人。
蒋介石在国民党里斗争,抢政权抢总裁就是所谓"党主席",前后抢了十四年才当上了"党主席"。可是李登辉只是十四天就当上了"总统"和"党主席"。
他的天下是这样子得来,难怪他不晓得天高地厚。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当晚,台北"总统府"灯火通明,一场权力卡位战正悄然展开,当时身为国民党秘书长的李焕询问了宋美龄的看法。
李焕(前"行政院长"):由李登辉来代理"主席",我把常务委员的这个意见跟夫人(宋美龄)报告。夫人接到我1月24号的报告以后,第二天(1月25号)就回一封信给我,她的意思是说:"根据国民党的《党章》,党的领导人的选举不是'常会'可以决定的。"
刚登上"总统"的李登辉此时并没有实权,在蒋经国逝世后的第一次国民党中常会,"副秘书长"宋楚瑜在中常会中的一席话,奠定了李登辉在"党内"的势力。
李焕:宋楚瑜是副秘书长,他是列席人员,不是这个常务委员,他站起来发言,说:"今天中常会一定要通过主席人选。"他看俞国华常务委员的态度摇摆不定,没有魄力,就责备俞国华。
宋楚瑜的临门一脚让李登辉坐稳了国民党的权力核心,也开启了李宋之间的政治情谊。 1988年7月8日,李登辉以国民党"代主席"的身份主持党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会期,是蒋故主席经国先生生前核定的。"
1988年7月8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原本对李登辉担任党主席有疑虑的宋美龄,身穿白底黑纹的旗袍,代表蒋家出席党代表大会,这是她最后一次出席。
宋美龄:各位同志,你们好吧?
说完了这句话,宋美龄就走出了会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这个舞台。
1988年7月15日,正式宣布李登辉为国民党党主席:"赞成本党代主席李登辉同志,为本党主席的请起立,请清点人数。"
现场以鼓掌通过了,李登辉为国民党主席,但是此时李登辉并没有拿下"党内"的掌控权,蒋家的遗臣势力正伺机反扑。
在蒋经国病逝后的两年里,李登辉的领导地位屡屡遭到挑战,蒋家遗臣势力伺机反扑,台籍的林洋港和代表蒋家的蒋纬国共同搭配参选,希望拉下李登辉。
赵少康(新党创办人):对李登辉来讲,如果到时候得票无论是什么,即使是200票对180票,那也很难看,他的权力其实会受到挑战。对李登辉来讲,这方面他一定是全力避免希望不要发生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当然就可能给各种条件来引诱"老国代"。
历史的记载篇二:历史记载孔子
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历史的记载篇三:尔雅世界历史答案99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根据考古发现,以下哪一项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爱好:()1.0 分?A、足球?B、艺术?C、钢琴?D、战争我的答案:B2迈锡尼文明的发掘者谢里曼是以下哪一国的著名业余考古学家:()1.0 分?A、土耳其?B、法国
?C、英国?D、德国我的答案:D3世界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的作者是()。1.0 分?A、康德?B、以撒?C、雅各?D、大卫我的答案:D4以下哪一项是古埃及宗教最为关注的事项:()1.0 分?A、
死后的火化?B、生前的财富?C、死后的生活?D、生前的官职我的答案:C5耶路撒冷著名景点“哭墙”是以下哪一历史遗迹的一部分:()1.0 分?A、鲍德温墓?B、圣墓教堂?C、索菲亚大教堂?D、所罗门圣殿我的答案:D6
以下哪一位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图坦卡蒙墓:()1.0 分?A、诺斯?B、杰夫?C、汤姆?D、卡特我的答案:D7与罗马对抗的皮洛士统治了坐落于以下哪一地区的城邦:()1.0 分?A、亚述西部?B、埃及东部?C、希腊北部?D、
意大利南部我的答案:D8以下哪一项是古犹太人建国的标志:()1.0 分?A、雅各王建国?B、希律王建国?C、所罗门王建国?D、大卫王建国我的答案:D9罗马共和国转向罗马帝国的时间是()。1.0 分?A、公元前 72 年?B、公元 72 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