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话剧的历史篇一:历史话剧剧本

历史话剧剧本

09409班

演职员表

演员

毛主席; 周恩来; 田汉; 孙夫人; 李济深;

林伯渠;

聂荣臻;

宋庆龄;

张澜;

林伯渠;

B女;

D女;

F女;

B男;

E男;

编剧;

后期制作人;

场地布置人员;

龚澎;朱德;刘少奇;李济深;高岗;A女; C女;E女; A男; D男; F男;导演;摄影;

第一幕

典礼前;

1,确定国旗;

2,确定国歌;

3,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幕

典礼的程序是:

1,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

2,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 3, 奏义勇军进行曲;

4,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

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

5,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6, 阅兵。

第三幕

典礼后;

1,游行。

第一幕

国旗

户内场景;小班级,黑板上画着不同的国旗设计图案。 地点;教学楼小班级

时间;无要求

天气;无要求

角色名称;周恩来,田汉,A代表,其他代表。 情节简介;会议室内商议国旗图案的选择。

周恩来【站在讲台处】说“各位代表,一号图案中间的黄杠代表黄河,立意鲜明,赞成的请举手。”【大多数人举手】“好,看来意见相对集中”

人民政协代表田汉举手并说“我反对,从美学观点,复字三十二号高出一筹”

周恩来“田汉先生是艺术家,对五颗星情有独钟啊”

田汉走向讲台【边走边说】“这个方案的投稿者是上海的一个普通职员,第一轮被淘汰了,我又把它提了上来,是因为这个设计,充满感情”

A代表;“我反对四颗星代表四个阶级的说法,还是一号旗黄河的图案比较好,醒目,简洁”

周恩来;“赞成五星旗的有多少?”

【田汉一个人在讲台处举手】

户外场景;宿舍区A5花坛处

时间;下午

地点;宿舍区A5

天气;晴好

情节简介;主席和妇女代表商议国旗的图案

角色名称;毛主席,孙夫人,龚澎,ABCDEF女代表,其他代表。

【妇女代表和毛主席在合照,拍照时一男同志偷偷跑来合照了】,拍过后A妇女代表说“这是妇女代表,你来凑什么热闹”,

【男的悻悻地走了】

B妇女代表和主席说“主席,大家最近都在议论国旗的图案,你的意见呢?”

毛主席说“我同意加上黄河那幅”

C妇女代表大声喊道“我反对”

毛主席说“听人劝,吃饱饭,说说你的道理”

D妇女代表说“主席,我也认为在国旗中间加一条横杠,有点儿把国家分开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样想是不是正确”

毛主席说“没这么严重吧,很多人都主张这一幅啊,(转向另一女代表),龚澎,你的意见呢”

龚澎说“我们都喜欢复字三十二号,把五颗星安排在旗帜的左角上,四颗小星环绕,每颗小星都有一角冲着大星,很好看” E女代表;“主席,大星居中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各

话剧的历史篇二:话剧历史

2.欧洲戏剧欧洲是话剧的发源地。从古希腊的戏剧到文艺复兴时候莎士比亚的出现,到古典主义第一个流派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浪漫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一直到现代派话剧,2000多年来,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创造了一座座丰碑。欧洲当代的戏剧是欧洲戏剧史上的新阶段。

当代欧洲剧坛(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话剧的历史)上流派众多、风格驳杂、群星灿烂、名作纷呈,一派丰富、复杂的景象。而主要是现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两股大潮汹涌。在两股大潮之间,还有一批既不属现实主义流派,也不归现代派戏剧的作家和作品以及一批既像现实主义,又像现代派的人物。 现实主义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现实主义和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戏剧相当强大。

这是一个强调客观地、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流派。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纳粹法西斯的主战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遭到巨大损伤。纳粹投降后,首先出现一批反映战时生活的戏剧,代表有德国的魏森博恩的《地下工作者》。魏森博恩是反法西斯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1945年从盖世太保的监狱中出来,就创作了这个剧本,以现实主义的画面,再现了当年斗争的生活。

1946年上演后,获得好评。挪威的韦萨斯(1897—1970)的《晨风》等,也是这类题材的作品。60年代审判纳粹战犯,公布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和材料,引起剧作家的极大的兴趣,德国还因此掀起了“纪实戏剧”的热潮。霍赫胡特的《代理人》(1963),揭露罗马教皇庇护四世纵容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罪恶。吉普哈特的《奥木海默案件》(1964),就是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公布的审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的300页记录,采用审判戏的手法写成的。

作品表现了自然科学家不愿让自己的发明替法西斯服务的主题。与此同时出现了“政治戏剧”,如英国阿登(1930—)的《阿姆斯特朗的最后告别》(1964)。

以批判的笔法反映社会问题的戏剧,如意大利贝蒂的作品。西班牙佩曼(1898—)、特纳(1897—)的一些戏剧,对社会的弊端、官僚机构的腐败,都作了一些揭露和批判。现实主义倾向的戏剧在7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从60年代起公开的社会批判的倾向转向了内向的自省,这在德国的戏剧中表现得更为充分。自60年代以来掀起的“小剧场活动”中的不少作品,现实主义的倾向也是明显的。现实主义戏剧的人物还有法国的阿努伊(1910—1987)、萨拉克鲁(1899—),意大利的维维亚尼(1888—1950),西班牙的穆尼斯(1927—)和奥尔莫(1923—)等人。

欧洲现实主义戏剧果实最多的应推前苏联和波兰、捷克等东欧各国。在30年代,苏联就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戏剧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表现战时生活的有索夫罗诺夫的《某城纪事》(1947)。柯涅楚克的《马卡尔·杜勃拉瓦》(1948)。50年代中期批判个人崇拜,呼唤恢复人格尊严的有,史泰因的《专案审查》(1954)、阿尔布佐夫的《伊尔库茨克的故事》(1959)。60年代探索当代人道德风尚的有万比洛夫的《六月的离别》(1965)、罗辛的《瓦连金和瓦连金娜》(1971)。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有柯布杜林的《第十三任农场主席》,表现科技革命的有德沃列茨基的《外来

人》(1972)、鲍卡廖夫的《炼钢的工人们》(1973)、盖尔曼的《一次党

委会的记录》(1975)等。波兰的克普奇科夫斯基的《自由的第一天》(1957)、 捷克赫鲁宾的《八月的星期天》、匈牙利的多波兹的《春天来了》(1968)

等等。人数众多,作品丰富,详细列出来,能成一本不薄的目录。

存在主义戏剧

存在主义戏剧出现于20世纪30、40年代,战后发展到顶峰。存在主义戏剧的哲学基础就是存在主义。它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有绝对选择的自由,但不具备理性的基础;世

界是荒诞的,人生是孤独的。这正好适应了经历战争后感到世界残酷不堪而悲观厌世的心态,故在战后大大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戏剧是宣扬存在主义哲学的手段,代表便是法国的哲学家、戏剧家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他俩都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斗争,并一度是朋友,后因观点分歧而失和。萨特奠定存在主义戏剧家的基石的作品是神话剧《群蝇》(1943),借神话题材,象征人民终将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他的作品还有《密室》(1944)、《恭顺的妓女》(1946)、《肮脏

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阿尔托拉的幽禁者》(1959)

等。加缪的剧作有《卡利古拉》、《误会》(1939—1941)、《正义者》(1949) 等。《正义者》宣扬一切行动都是有界限的,假使超越界限而又使行动正当,那么行动者自己起码要同时接受死亡。这是哲学的主题了。存在主义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载体,但在戏剧形式上有较完整的人物、情节、结构,又透露了传统戏剧的本色。加缪特别强调世界的荒诞性,主张“反抗”,并在论文《西叙福斯的神话》中,对“荒诞”进行了阐述,为以后荒诞派戏剧的产生作了铺路的工作。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物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使存在主义戏剧更加提高了国际声誉。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50年代出现于法国和欧美的现代戏剧流派。它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其特点是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难以沟通,表现出失去信念的悲观,怪诞的情绪。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现实的反映。在戏剧表现上,存在主义戏剧还继承了传统的手法,而荒诞派则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作品没有人物塑造、情节编织和合乎逻辑的台词,而用象征、暗喻的手法表达情绪和主题。代表有贝克特(1906 —)、尤内斯库(1912—)、阿达莫夫(1908—1970)、热内(1910—1986)

等。贝克特是爱尔兰人,长期居留法国。他的《等待戈多》(1952)便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1953年在巴黎首演,引起激烈争吵,最后仅剩三名观众,不到十年,却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影响遍及世界。他的作品还有《结局》、《啊,美好的日子》等。贝克特的作品里找不到具体的社会主题,只有一种充满了时间、存在、期待、孤独、异化、死亡的情境,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无望的追求和期待,以及所进行的思考和描绘。尤内斯库的作品有《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作品有《女仆》、《阳台》等。英国荒诞派代表有品特(1930—)的《一间屋》、《生日晚会》(1958)。德国有希尔德施海默(1916—)的《钟》(1959)、《误点》(1961),米歇艾森(1920—)的《赫尔姆》(1966),比利时的布鲁东(1926—)等。还有不少剧作家介于荒诞派与非荒诞派之间,象比利时的西昂(1913—)的《亲爱的贡扎格》(1947)、《中国公主》(1951)。维朗斯(1912—)的《朦胧的城市》(1966)、《奥斯汤德的镜子》(1974),将梦幻和现实结合,处于怪诞与真实之间。70年代,法国阿拉巴里(1932)、杜比雅尔(1923—)的出现,掀起了荒诞戏剧的第二次浪潮。因他们的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西方当代社会

的感受,又被人称为“先锋派”。

当代欧洲的戏剧的流派还不止此,其中较突出的还有超现实主义戏剧,

其代表是意大利的布扎蒂(1906—1972)、奥地利的鲍尔(1941—)、西 班牙的埃斯特奥(1930—)等。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有瑞典的格尔克维斯特(1891—1974)。他是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的著名剧作家迪特马特的作品有浓厚的表现主义怪诞特征。他的作品有《罗慕洛大帝》(1949)、《老妇还乡》(1956

—)、《物理学家》(1962),在欧洲有突出的影响。

先锋派一词源出法语,原义是指一切有背离传统、标新立异的实验性的艺术形式和流派。后来由泛指变为特指,主要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贝梯、扎森和日瓦特等人为代表的戏剧运动。这派以反传统为基本取向,但没有未来派、达达派的悲观,主张发挥导演和作家的想象力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重视表演的动作和台词。先锋派的主潮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退,但余波犹存。

法国的塔迪厄(1903—)、西班牙的奥夫(1903—1972)、比利时的斯克 克斯(1925—)等人仍有先锋派的作品问世。

欧洲当代的戏剧表演也有成就。以苏联的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代表的体验派体系主张演员主动感受角色的情绪,并将自己的感情化为艺术的一部分,达到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另一个是表现派体系,代表是德国的布莱希特(1898—1956)。他是当代的著名剧作家、导演和戏剧理论家。他的剧作充满现实主义的光辉,尤其是史诗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等,为他赢得久远的国际声誉。在戏剧表演上,他提出“离间效果”这个新的表演理论和方法,主张演员与角色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反对合二为一,以理智支配感情,创造理想的典范。苏联导演瓦赫坦戈夫(1883—1923)表演理论是综合派,即综合体验派和表现派的长处,这派理论在80年代的苏联获得了发展。在50年代后,法国出现了导演中心的倾向,后来被世界各国相继接受,法国的

普朗雄(1931—)、谢罗(1944—)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戏剧艺术

家。著名演员有法国的菲力普(1922—1952)、马尔索(1923—),苏联的鲍利索娃、列别杰夫、乌里扬诺夫等,是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演剧艺术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员。

3.亚洲戏剧亚洲有着古老的民族戏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又引进了西方的话剧这种戏剧形式,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也走向成熟。在当前,既有现实主义的话剧,也有现代派的话剧,经过吸收和融合,西方这种戏剧形式在东方的文化背景下又产生出了西方戏剧所不曾有的新特点。

(1)民族传统戏剧

亚洲的民族传统戏剧的品种丰富,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不同,又各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戏曲,日本的能乐、歌舞伎,朝鲜的唱剧,越南的嘲剧、■剧,缅甸的缅甸剧,柬埔寨的巴萨剧、依该剧,泰国的洛坤戏,印度的梵剧、泰米尔剧等等。其中最发达的民族传统戏剧当推中国、日本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的民族传统的戏剧往往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其它国家的民族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戏曲萌生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漫长的发育过程,到金代就形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它是由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形式综合而成的。中国戏曲是种综合艺术,具有突出的虚拟性和程式化。不忘形似,重在神似,表演是用歌舞形式来表现生活,唱、念、做、打俱全,每项又有一定的程式。唱是声腔,不同声腔又构成不同剧种。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戏曲从内容到形式都经过革新和创造,发展为现代戏曲。在当代,中国戏剧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出现了新的面貌。京剧是中国民族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当前除京剧外,还有评剧、汉剧、湘剧、晋剧、花鼓戏、黄梅戏、越剧、粤剧等地方戏。无论京剧,还是地方戏,当代都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日本的民族传统戏剧既古老,又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能”是带有程式表演的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剧:“狂言”是即兴的、简短的笑剧:“歌舞伎”是种有歌、有舞、有科白的古典剧。当代的日本的民族传统剧仍在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著名表演艺术

家和作品,即使在话剧、电影、电视高度发展的今天,仍有较大的观众群,还出现了一批热心提倡民族传统戏剧的活动家和组织者。

印度民族传统戏剧发源于公元前8世纪,中间衰落过一段时间,随着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争取独立运动的展开,挖掘、发展民族传统戏剧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事情。印度的民族传统戏剧既有全国性的戏剧,也有地方性的戏剧。当古典梵语戏剧失去主流地位后,新兴的地方方言戏剧有泰米尔戏剧、孟加拉语戏剧、印地语戏剧、乌尔都语戏剧等,这些戏剧在当代都有较大的发展。

(2)话剧

亚洲的话剧是从欧洲传入的,从19世纪末以来,经过搬演欧洲话剧,生硬模仿到创造亚洲自己的话剧等阶段,它就以自己的业绩,在世界话剧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亚洲的当代话剧的基本态势是传统话剧与反传统话剧并存,现实主义话剧与现代派话剧并存。

现实主义话剧

现实主义的话剧在亚洲处于主流地位。这与亚洲历来重视现实主义因素的文化艺术传统有关,更与亚洲近代以来的现实有关。因为在近代史上,亚洲的封建统治特别残酷,尤其又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掠夺,许多国家和地

区处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在西方进步的思想影响下,国家争独立,民族争解放,人民争自由、民主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亚洲,因此客观地、精确地再现现实生活,创造典型环境里典型性格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便格外受到重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现实主义话剧就已成熟。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里,话剧创作出现了新高潮。代表有老舍(1899—1866)

的《龙须沟》(1951)、《茶馆》(1957),曹禺(1910—)的《明朗的天》,郭沫若(1892—1978)的《蔡文姬》(1959),田汉(1898—1968)的《关汉卿》(1958),金山(1911—1982)的《红色风暴》(1958),陈其通(1916—)的《万水千山》(1954)等。这个时期的话剧表演方面,在艺术表现力和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新水平,北京人艺的焦菊隐(1905—1975)导演的《蔡文姬》、《茶馆》等剧,在话剧的民族性和现实主义总体性上,都显得相当成熟。上海的黄佐临首先将布莱希特的演剧思想介绍进来,并导演了布莱希特的名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60年代话剧的现实主义道路再现光彩。

代表有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60年代末到70年代,因“左”

倾思潮达到极端的地步,话剧全面衰败。70年代末期开始,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获得恢复,许多文艺禁区被打破,话剧的主题和题材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宽广局面。有再现领袖人物风彩的,有反映中国重大革命史迹和政治事件的,有展示当代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有重塑历史上的政治家、科学家形象的,有描写当代军事题材的等,总之在主题、题材、手法、风格等都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势,形成了新的繁荣景象。代表有苏叔阳的《丹心谱》、宋福先的《于 无声处》、丁一的《陈毅出山》、崔德志的《报春花》、余智先等人的《高

山下的花环》、沙叶新的《陈毅市长》等。

日本话剧以1911年上演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开端,到1945年前夕,便也走向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话剧相当活跃,其中现实主义话剧显得有活力。木下顺二(1914—)是战后出现的剧作家之一,他有许多反映战后社会面貌的现实主义戏剧。其他剧作家有宫本研(1926—),他的社

会问题剧《日本人民共和国》(1960)、《明治之柩》(1962)、《带路人》

(1966)等,通过历史或现实的重大题材,结合日本战后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安部公房(1924—)的《出灵在此》(1958)、《搜捕奴隶》(1955)、

《你也有罪》等,他的剧作中总出现某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剥开社会现实的表皮,以暴露更深层的真象。水上勉(1919—)

有《饥饿海峡》等,他的作品大多是人间悲剧,充分揭示日本当前尖锐的社会问题。 现代派话剧

现代派戏剧是19世纪末肇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形成的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戏剧。具有强烈反传统戏剧的色彩。在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启迪下,亚洲很快就出现了这类戏剧,其中以中国和日本最为突出。

中国的现代派话剧萌生不久,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左翼戏剧运动的兴起,很快就沉寂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现代派戏剧便消失得无影无踪。1978年以后,由于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国际文化交往活动的增加,现代派话剧获得了复兴的机会。代表有马中骏、贾鸿源的独幕话剧《屋外有热流》,作者自己说:“《屋外有热流》是通过不合常理颇含荒诞的戏剧冲突展现于舞台的”。高行健的《野人》,反响也很强烈。全剧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塑造具有典型的性格的人物形象,

只是撷取一些生活片断,时而和谐,时而不和谐地重叠在一起,构成一种复调。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5),也别有追求。不过,中国的现代派戏剧同西方的现代派戏剧也有区别,即在表现形式上吸取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经验,而其内容的表达上却又具有较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因素。

在开放改革的环境里,中国的戏剧艺术家为了突破中国传统话剧的局限,探索新的道路和方法,在革新话剧观念,丰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作上,采用多场次、无场次的结构,模糊主题意念性形象、时空跳跃等新方法;在舞台表演上,也探索了四面观众、面具、几何图形布景等手段,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是8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的新特点。

日本现代派话剧的萌生也较早,但真正显示出成绩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代,荒诞派戏剧出现,随后掀起了小剧场运动,70年代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有别役实(1937—),他曾参加早稻田自由舞台剧团,1960年,因参加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斗争被开除后,钻研贝克特的作品,另有领悟,成为60年代兴起的“不条理戏剧”的代表。主要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1966)、《猿,或者是饥饿艺人》(1972)、《有气氛的尸体》(1980)、《星星的时间》(1983)等。

4.美洲戏剧美洲在欧洲殖民者侵入前就有自己的戏剧,如印第安人的圣礼剧、哑剧以及滑稽剧等等。自欧洲殖民者到达后,美洲各国先后沦为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殖民地,欧洲的戏剧随之进入美洲,遏制了美洲民族戏剧的发展。

历经300余年,美洲的戏剧便出现了综合型的现象,与欧洲的戏剧往往有着深广的联系。美洲的戏剧以美国戏剧最为发达。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里新兴的国家,戏剧历史很短,谈不上有什么传统戏剧。美国戏剧基本是在欧洲的戏剧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才逐渐走向成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赶上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跃而成西方戏剧的中心的地位。

当代美国的戏剧,其流派的繁多,变化的迅速都是数得上的,尽管现代派的戏剧大潮滚滚,但现实主义戏剧也不疲软,互相对峙,各有发展。而且,美国当代的戏剧家中,有许多人并不是固定按一个流派的风格创作,而是游移各流派之间,显示了多种风格的状态。 (1)现实主义戏剧

当代以美国为主的美洲戏剧,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戏剧是一股值得重视的潮流,卷入现实主义戏剧大潮的艺术家,既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卓有成就的大师,也有第二次世界大

话剧的历史篇三: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什么是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情 →音乐,造型→绘画、舞蹈)、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

戏剧(迄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希腊人创造和在西方形成悠久传统,20世纪初传入中国。

戏剧功能:审美、娱乐、交流、教育功能

希区柯克说:戏剧是去掉了枯燥无味的时刻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戏剧的审美特征:剧场性、假定性、戏剧性、综合性。

20世纪60年代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了“贫困戏剧”学派,只要有演员和观众,戏剧就能够存在。

戏剧的体裁分类年表

体裁分类:

17世纪,法国 古典主义戏剧

19世纪,法国 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

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波及全球 象征主义戏剧

19世纪,挪威 易卜生创立的:社会问题剧

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戏剧

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戏剧

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存在主义戏剧

60年代荒诞派戏剧

按风格划分:悲剧、喜剧、正剧

按不同时期分:古典主义戏剧到荒诞剧的近十种

按体裁和表现内容分:儿童剧、农村剧、历史剧、传记剧、军事剧

按演出方式分:广场剧、教堂戏剧、咖啡馆戏剧、环境戏剧

奇迹剧作家及代表作

奇迹剧:法国作家博德尔《圣尼古拉剧》写尼古拉替异教国王夺回了被人窃取的钱财,异教国王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并成为基督徒的故事。

罗特波夫:《德奥菲勒的奇迹》描写德奥菲勒为了财势以灵魂与魔鬼订约。在获得财势后害怕魔鬼索取他的灵魂,向圣母祈祷而终于获救的故事。

笑剧代表作《巴特林的笑剧》介绍

笑剧:《巴特林的笑剧》成为诡计多端律师的代名词。竟把一个骗子描绘成备受人们赞美的智能的化身。巴特林是一个穷困的律师。他机诈善变,诡计百出。有一次,他向一个布店老板极尽吹拍奉承之能事,并许诺老板到他家取欠款时一定予以隆重接待。老板在他的巧言令色面前终于放松了警惕,赊给了他布匹。但当老板驾临巴特林家时,巴特林早已有备而待。他装作身患重病;他妻子也配合默契,说巴特林已经好长时间卧床不起了,根本不可能去商店赊布。弄得老板困惑不堪,竟对自己的记性也产生了怀疑。但当他回去查阅账册证明巴特林向他赊布确凿无疑而再度到巴特林家索款时,巴特林索性耍开了无赖,故作痴癫,嚷叫詈骂,将老板逐出了家门。然而,布店老板的晦气并未到此为止。他的几只羊又被牧童给偷吃了。一怒之下,他告到了法院。牧童只好求助于巴特林律师。巴特林授计牧童以羊叫对付法庭上的任何审讯,并答应亲自为他出庭辩护。结果可想而知:法官不能忍受这种羊叫等乱哄哄的场面而宣告退庭。然而自以为得计的巴特林也得到了报应:当他向牧童索取酬金时,牧童却如法炮制,回应以令巴特林同样哭笑不得的羊叫声。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发源地意大利,反封建,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但丁《神曲》就是批判中世纪的神学。西方人的观点:戏剧是诗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意大利民间的即兴喜剧和《十日谈》对欧洲戏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成就集中在西班牙和英国。

德-维迦:西班牙人。《狗占马槽》。

《羊泉村》:少有的充满现实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作品。取材于1476年西班牙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反抗封建领主的暴动。骑士团对长费尔南在驻地羊泉村企图污辱当时村长的女儿劳伦霞,青年农民费隆多救出劳伦霞,二人彼此相爱,费尔南破坏这对青年的婚礼,抢走新娘,还要绞死新郎,引起抗暴斗争。全村人民起来攻占了城堡,杀死了费尔南。官方要凶手,全村人民一致回答:是羊泉村干的!国王无奈赦免了他们。

中国出现最早的话剧

《黑奴吁天录》是中国人表演的最早的话剧,首演于1907年,在20世纪初出现的这种演剧样式以及“新剧”活动,比“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早出10多年。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文化问题上论战迭起:学校科举之争,中学西学之争,旧学新学之争,以及文言白话之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之争??环环相扣,愈演愈烈。“戏剧界革命”,也是在西方近代文化冲击下,中国知识界谋求变法、改良社会的一个方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指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可以想见当时“戏剧界革命”的重要意义。所谓“戏剧界革命”,主要是改革传统戏曲艺术,使之能演出“时事”新戏乃至能抨击“时政”。但对于一种已然成熟的演剧形态,传统戏曲形态的改良显然跟不上功能

的改变;并且,传统戏曲艺术的高职业化水准,成为许多欲借演剧形态表达新思潮、行使新功能者难以逾越的门槛。于是,无唱工、无做工、穿时装、化时妆的西方演剧形态被加以仿效和应用。实际上,在《黑奴吁天录》问世之前,许多学校的学生已陆续开始了“新剧”的演出活动。这种演出活动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属于“戏剧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他们对自己进行的“新文化活动”有十分清醒、自觉的意识。他们所演出的新剧也的确称得上“革命新演剧”。

中国易卜生:中国话剧的奠基者

现代中国话剧的奠基者,是一批立志做“中国易卜生”的进步青年。追随着娜拉的“出走”,女性解放也成为早期中国话剧戏剧主题的审视点。

尽管最早的中国话剧先于“五四”,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早期中国话剧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和导向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行的新旧演剧的论争中,立志建设“新剧”的先驱者格外关注易卜生及其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娜拉》一剧便是当时经常上演的易卜生代表作之一。如鲁迅先生所说:“因为Ibsen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那些立志做“中国易卜生”的进步青年,还以自己的演剧创作实践,在鼓吹“女性的叛逆和解放”之时,改变了中国话剧初始模仿西洋的状况,实现了话剧文学剧本的突破,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在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奠基者中,无论是田汉以《获虎之夜》为代表“写实的社会剧”,还是郭沫若以《卓文君》等为代表的“鉴时的历史剧”,都通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发起了对中国封建伦理、封建意识的批判。田汉曾说:“我觉得他们(指受苦工人)所要求的,不是同情,不是恩惠,一定有一种更切实更正当的要求??所以我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想从今日起,把我所有的财产、所有的地位、所有的名誉都丢掉,去做工厂里的姐妹们的真朋友”。郭沫若也是如此,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是“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来曹禺的《雷雨》也可视为“易卜生主义”的深化。曹禺在谈到自己的生活的创作道路时说道:“我觉得这个社会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写《雷雨》时,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这个社会是不会长久的。”在《日出》写作完成后,曹禺又谈道:“我也愿我这一生里能看到平地轰起一声雷,把盘踞在地面上的魑魅魍魉击个糜烂,哪怕因而大陆便沉为海。”在我阅读中国话剧史的过程中,总是为这一时期的话剧文学剧作所震撼——它们是那个时代中“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

中国早期戏剧新式戏剧社

在早期中国话剧的发展史上,还有一段“爱美剧”(Amateur)的历程。作为一种戏剧观念乃至戏剧运动,“爱美剧”所强调的“非职业戏剧”,在根源上是要强调“戏剧的非营利性”,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剧人的社会变革责任。中国话剧最初发生的近10年间,面对社会出现的文化逆流,“新剧”演出曾陷入困境,部分剧人和剧团迎合市民消遣人生的心理,调侃世事,游戏人生,片面追求商业价值,走上了“演戏必调侃,登台便唱春”的路途。可以说,“爱美剧”实际上是“新剧”发展进程中针对这种堕落的一种“自救”之举。

提及“爱美剧”运动,不能不首先提及汪优游和他倡议成立的上海民众戏剧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首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念,倡导了“反商业化的和非营利性的”民众戏剧。陈大悲作为剧社的社员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据Amateur的译音,提出了“爱美的戏剧”(即“爱美剧”)的理念。事实上,在中国话剧百年历程中,学校的学生业余剧社一直是“新剧”的基本社团,而“新剧”的非职业剧人又主要在学堂里结社。这使得话剧不仅以高尚的思想内涵和通俗的演剧形态成为拥有最广大民众的艺术形式,而且成为拥有最先进理念的艺术形式,扎根于新型大学的青年学人之中,使话剧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

相关热词搜索:话剧 历史 中国话剧历史 历史话剧剧本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