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电影学院 谢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面旗帜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人物简介】 谢晋,浙江上虞人,1941年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谢晋在新中国成立后执导了36部影片,为中国留下了无数个鲜活的、代表民族精神的银幕形象。他拍摄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影片,感动了无数观众。
2008年10月18日凌晨,谢晋在浙江上虞老家参加母校百年校庆时突然去世,享年85岁。
谢晋最后一次执起导筒,是在今年四川地震后,受邀拍摄公益短片《中国站立成树》。在这部遗作中,谢晋尝试了动画等今天早已普及的特技效果,他高兴地跟记者说,这满足了自己长久以来想在影片中使用特技的愿望。
作为在中国电影最深入人心的年代里最为成功的导演,谢晋的影片中的确没有特技,却闪耀着真实丰满的人性光芒。他的一生拍了36部电影,无论是代表其艺术最高成就的《芙蓉镇》,还是他的成名之作《女篮五号》;无论是举国轰动的《红色娘子军》,还是“文革”后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无论是《高山下的花环》,还是鸿篇巨制《鸦片战争》等,无不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刻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谢晋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时代的斗士。”上海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谢晋留下的巨大空白,任何人无法弥补。他和那个时代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其他任何导演都无法替代。”
半个世纪的辉煌
人们爱用这样一段话来介绍谢晋:要举出20世纪后半个50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新中国的泰斗级电影导演、迄今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曾经每部电影上映都成为全民投入的文化节日……当谢晋去世的消息传开,一位影迷甚至这样哀悼:“感觉那个有良知的扎扎实实的文艺电影时代过去了。”
那是一个电影奏响文化强音的时代,就是在那个时代,谢晋用他执导的36部电影,记录着中国社会的每一个变迁起落。“他的艺术高潮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他用艺术探索呼应思想解放运动,用艺术理念关注着国家和人的命运。”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谢导,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面大旗!”
多少经典的塑造,导致谢晋的电影一度成为横亘在新一代导演面前的山峰。他最擅长把人物命运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注重人物感情的抒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影迷们说,“谢晋电影最令人尊敬的地方就是关注人物的心灵和命运。”“也许技巧和台词是会过时的,但影片真挚的情感却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一个认认真真为中国观众拍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也是在电影中间非常关注政治、关注现实生活的艺术家。”毛时安评论,“无论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还是《芙蓉镇》,都在反映着真实――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情,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这就是谢晋具有战斗性的现实主义精神。”
谢晋另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经他亲手发掘的演员,同样占据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一页。“谢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不仅是作品,更贡献了几代优秀的电影演员。”任仲伦说。在发现人才上,谢晋有着非常准确和敏锐的眼光。祝希娟、陈冲、刘晓庆、丛珊、盖克、姜文、张瑜、潘虹、斯琴高娃、濮存昕等人的演艺事业,都与谢晋的慧眼识珠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经他手培养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车载斗量。
一生舐犊
谢晋的一生,在事业上总能化风雨为彩虹。可对自己的家庭,却总有遗憾。
谢晋育有三子一女,其中两个儿子患有智障。作为著名的电影导演,也是两个智障孩子的父亲,谢晋因此始终倾情关注残疾人事业。谢晋当了10年中国残联副主席。1991年,他拍摄《启明星》时,38岁的儿子谢建庆因哮喘不幸去世。
从事导演的长子谢衍,可以说是唯一 一个继承了谢晋事业的后代。上世纪80年代,谢衍赴美国攻读纽约大学电影系,归国后独立做导演,曾执导过《女儿红》、《花桥荣记》、《牵手人生》等片。谢衍曾以《花桥荣记》入围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才华备受肯定。谢衍还协助谢晋执导了刘晓庆主演的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然而这个让谢晋最放心的儿子今年8月23日却因肝癌病逝。痛失爱子,85岁的谢晋伤心得难以言表。那段时间,他闭门不出,吃不下睡不着,也不说话。儿子从入院到病逝、火化,坚强的他和老伴一直独力支撑,没有麻烦组织,也没有告诉朋友。他说,他一定会努力,一定会扛住。
患癫痫病的小儿子谢佳庆是谢晋最大的牵挂。小儿子在生活上难以自理,谢晋常常亲自为孩子洗脸、刮胡子。小儿子怕痒不愿意刮胡子,谢晋就哄他说:“满脸胡子,多丢面子啊。”小儿子头发长长了,谢晋就专门去学理发,然后回家给儿子修剪,一推一剪透出了父亲的慈祥和对儿子的关爱。
多拍能留下来的电影
谢晋嗜酒,性格也像烈酒。
豪放人生、铁骨铮铮、敢爱敢恨、耿直坦率……熟悉谢晋的人,常用这样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位老人。谢晋永远是大着嗓门、直话直说,三言两语间,不管说的是什么话题,最后都能给扯回到电影这个主题。
老人一辈子,最爱的还是电影。他绝不服老,跟人说起剧本来,津津乐道,随手就能从案头抽出一两个计划着要拍摄的剧本来举例。“我大概还可以活三四年,还能再拍几部好的电影。”
老人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生命结束在摄影机旁。
电影是谢晋导演的心头肉,老人根本不允许对电影艺术的任何玷污。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谢晋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大声疾呼。在很多场合,谢晋都直言不讳地讲文化问题,忧心忡忡要求对文化环境进行改革调整。”毛时安说,谢晋为人正直,也因为谢晋的声望地位,他的这些发言,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谢晋说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后,我不在乎获奖。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为,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很多人问我要拍什么样的电影,我说多拍能留下来的电影。什么叫能留下来的电影?就是已经看了很长时间还是可以放,放了几十年了仍然在放的电影。”
谢晋常批评的,始终还是电影艺术这个主题。“现在中国没什么好电影,为什么好的片子出不来?文化,讲来讲去还是文化,中国电影需要讲文化。”“现在一些电影导演,这也讲,那也讲,就是不讲社会责任感,几个臭钱就能把独立人格给卖了。既然是这样,你还能拍什么电影?”
在谢晋眼中,电影充满着强烈的知识分子式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感。“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如果20世纪中国电影还没有美好的形象留下来,并且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话,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就没有尽到责任。”谢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还说,“我拍电影成功的诀窍没有什么,只是把人放在了第一位。”
“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谢晋燃烧的生命虽然停止了燃烧,但它将照亮中国电影的未来。(曹玲娟)
(摘自10月20日《人民日报》,标题有改动)
他才是真正的大片导演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谢晋的谢世,才会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怀念。我想起1980年看他导演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内心的震撼是从来没有过的。电影放映的时候,能听到隐隐的啜泣声,电影结束,剧场里的灯光亮了,满场静寂一片,人们久久并未起身退场,还呆呆地望着屏幕。那样的场景,是以后看电影再也没有出现过的。
可以说,谢晋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时代。这个时代,在我看来是从《天云山传奇》开始,到1989年《最后的贵族》结束,谢晋创造了为期十年无人企及的辉煌。无疑,《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是他成功的代表作,曾经感动过一代人。一个导演能够将他导演的电影,和一个国家的历史相融、和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共、和一代人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导演是伟大的,是不可多得的。
纵使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曾经有过对谢晋电影模式的争论,他的电影有着那个时代抹不去的不足乃至弊病,都无损于他的功成名就。值得注意并研究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他导演的《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就是那个时代炫目的精品;文化大革命之中,他导演的《海港》、《春苗》依然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欢迎。变革的新时期到来了,他的电影批判并颠覆了过去的政治模式而接着受到追捧。一个导演横跨三个时代,花开花落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始终坚持自己迂回而曲折的艺术生涯,而且能够既受到大众又受到精英同时也得到时代的认可,实在是不多见的。
谢晋的电影成为了时代性与人性合力的一个结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动荡,万变不离其宗,他坚守住了艺术之中恒定的东西,即人性。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唯有人性是最本质、最流行、最打动人心的。于是,在宏大叙事中融入人性的力量,便成为了他的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和屡战不衰的利器。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谢晋厉害,后来谢晋还是厉害,他的电影厉害了那么久,赢得几代观众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他的聪明,也可以说他的艰辛,更可以说他的坚守,才能够安时处顺,守己律物,神清思澈。可以说,谢晋之后,我国缺少这样几十年一以贯之具有影响力的导演。
如今,我们爱说也爱拍“大片”。其实,谢晋的电影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大片。我们如今的“大片”往往愿意逃离现实,规避历史的使命感,我们几乎遗忘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谢晋大片的传统。如果谢晋的逝世,在我们缅怀他的同时能够重新拾取这样得来不易的传统,或许是对谢晋最好的祭奠。(肖复兴)
(摘自10月21日《新京报》)
谢晋拍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是标志性的,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经典。他的电影是如此真诚,所以让观众感动,并产生道德力量。他在创作中对人情、人性的始终坚持,值得每一个文艺家学习。
――作家 张贤亮
作为他的学生,我认为,谢晋老师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电影看作是民族魂。他特别关注民族的命运,他的电影充满着责任感,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爱国情怀。
――电影导演 黄蜀芹
作为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谢晋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保持创作的激情。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新时期,谢晋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经典作品,并成为获得大众评选的百花奖最多的电影导演。他是一座桥梁,连接了电影和观众,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艺评论家 李准
相关热词搜索:现实主义 中国 旗帜 谢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面旗帜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