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似的语言”传递信息】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临近,外媒对中国大庆前的社会动向越来越关注,涉华报道的题材范围也渐趋广泛。驻华外媒记者走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观察采访一些我们熟悉得不认为是新闻的社会百态。这些报道用“镜头似的白描手法”展现社会景象,用深入的采访体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对当地生活的观感。这些文章读起来很轻松,能够在不经意中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借鉴。
  
  关注身边事
  
  “戴着红袖标的人们在街道上巡逻,捡起地上的烟头;街头的志愿者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发放关于文明行为的小册子。”
  美联社记者威廉?弗莱曼抓住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细节,几笔勾勒出了中国街头的景象。他在8月25日的一篇名为《广州寻求摆脱“随地吐痰”的形象》的文章中用两千多字的篇幅报道了广东争办“文明城市”的活动。这在我们国内同行来看似乎过于“小题大做”。
  国内外宣媒体为国庆60周年筹备了很多题材宏大的重头稿。因为这些稿件既不能在新闻观点上与外国媒体取得一致,又缺乏新闻性,估计难以满足他们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好奇心。
  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能够引起外国读者好奇心的事,可以成为很好的对外报道题材。美联社、法新社8月27日都报道了北京各大影院发放爱国电影优惠券,宣传国产爱国题材影片。法新社的报道题为《六十年大庆前夕,北京一再宣传爱国电影》。它指出发放优惠券是为了配合国庆60周年培养国人的爱国热情。美联社题为《北京奖励爱国电影观众》的文章中将这一事件解释为,是为了“促进全国人民的团结”。
  与国庆前夕各种紧锣密鼓准备的大型活动相比,广州争办“文明城市”和北京发放爱国电影优惠券都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从外电对这些事情的报道热情来看,这些小题材在他们来看是能够吸引他们读者群的新闻。
  外国同行认为,这些事情最能真实反映社会深层的变化。通过对此类外媒报道的研究可以看出,外国记者以这些事件为切入点,进行深度剖析解读,力图使读者认同他们报道的真实性,进而接受他们传递出的信息和观点。
  在稿件写作上,我们还可以借鉴的是外媒记者注重报道平衡,给读者留出自主做出判断的余地。比如在对广州的报道中,美联社记者写到广州已不再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把重心放在构建和谐的文明社会上。但是“文明城市”评选这类的活动却使很多市民怀疑这类阶段式的“全民运动”只是作秀。文章还不失时机地“讽刺”了一下中国经常以政府主导的“全民运动”来处理哪怕是像“随地吐痰”这样的小事。
  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这种平衡的、融合了多方面声音的报道往往比较真实可信。我们在做对外报道时,也应注意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让不同的声音说话,让外国读者感到他们能够通过我们的报道全面了解中国社会。
  
  丰富信息量
  
  美联社的这篇报道还综合了大量的信息。
  就对广州的介绍来说,文章介绍了它是中国排名第三富有城市,它是明年亚运会的举办城市,但它在《商业周刊》评选的“世界上20个最不适宜外国人居住的城市”名单中榜上有名,而且诸多专家认为广州是2003年非典大规模爆发的源头。这样丰富的介绍无疑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广州环境卫生的状况。
  对于“文明城市”的评选,外媒的介绍也十分详细。报道中描写了该称号最近的得主――厦门的情况,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干净、整洁、繁荣的城市形象,与广州的一些不足之处形成了对比,并让读者意会,通过广州争办“文明城市”活动,将来的广州也会像厦门一样令人向往。
  文章还将“文明城市”评选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类似的活动联系了起来,显示出这样的活动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饶有趣味的一笔――广东人对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看法。这不仅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且体现了记者对中国社会了解的深入。
  
  人物多样化
  
  关注人物是我们熟知的英文报道中的特点。然而,人物描写可以细到什么程度,如何恰到好处地为稿件主题服务?我们可以从美联社的这篇稿件中学到。
  文章描写了街头人物群体画面,并选取能够代表不同群体和社会阶层人物的直接引语。这篇文章中提到了9种不同的人,其中商人、大学生、教授、房地产经纪人都有直接引语,这些话融合了本地人和外地人对广东的看法,展现出一幅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画面。
  以商人说的话为例,“我们这有句老话:如果你没被打劫过。你就不是个真正的广州人。”记者还加上了这位商人的个人经历:几年前,在大街上,她的手机从手里被抢走。
  没有更多的铺陈,没有连篇的描述,读者却能从这个人物案例中真切地感受到广州社会治安堪忧的现状。
  记者继而引用香港一位专家的话代表了主流的观点,同时体现了外地人对广州的看法。一个本地,一个外地;一个市民,一个专家,这二者呼应得相得益彰,使读者对广州形成了更具体的认识。

相关热词搜索:传递 镜头 语言 用“镜头似的语言”传递信息 浅议纪录片的镜头语言 语言技能清晰传递信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