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时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迷你世界下载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黄友义,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语大学)英语系,进入外文局,供职于外文出版社。当翻译,后兼职于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您对中国翻译事业现状有什么基本估计?
有两个标志表明,中国的翻译事业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中外文的互译需求前所未有。另一个是,各个部委、省市、地县,都想把自己招商引资、经济合作的想法介绍出去,也产生了很大的翻译需求。
中国翻译事业在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背景下迎来了新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尴尬。这就是,中国花了很多功夫培养了学外语的人才,但这不等于培养翻译。多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都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培养外语人才就是培养翻译。
――其他国家或地区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瑞典、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有识之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学外语只是做翻译的基础。在那里大学本科就已经尝试开设翻译课程,也有硕士与博士课程。同时社会也有了翻译资格认定机制。一般是通过政府委托一家中介机构,通过考试认定翻译级别。于是个体翻译就可以说明自己是哪一级翻译,挂牌服务。客户也可以根据翻译的资格判断所找的翻译是否可以胜任工作。报酬也基本可以做到随行就市,价位明确。
――中国翻译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一个怎样的过程?
中国翻译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996年,翻译协会将这些意见汇总起来,给中央政府写信,建议在国内大学里开设翻译专业课程。可惜当时条件还不具备,甚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外语的人就应该是翻译,我们当时就反问,谁也不能否认我们都是中国人,那为什么中国还有那么多大学要开设中文系呢?
2003年,人事部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在翻译专业实行资格(水平)考试制度。目前已经开设了二级、三级口笔译考试。
2006年,教育部决定在15所大学本科尝试开设翻译课。有了很好的外语基础,在这里还要学习跨文化交流的方法,世界文化知识,还要学习笔译、口译、中译外、外译中等方面的技巧与方法。就在口译一项当中,还包括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视译等方面。一所大学某个外语专业一年可以招70个学生,而以翻译毕业的也不过就一、两个,其他人可能主攻外国语言、文学。
――国际译联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1953年,国际译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创办于法国。现有一百二十个会员组织,绝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在亚洲有来自日本、韩国、香港、印尼、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会员组织。欧洲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由于经济发达,翻译事业也就非常发达。欧盟内部20多个国家,任何一份文件都要同时翻译成20几种文字。所以欧盟最大的行政机构是它的翻译司。因此前十七届翻译大会除了一届在澳洲,两届在北美加拿大召开之外,其余全在欧洲国家召开。
国际译联团结了欧洲各国的翻译协会,首先在保护翻译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挪威,一部著作在图书馆被借阅,作者和译者可以同等地享有版税收入。这极大地调动了翻译者的积极性。其次,翻译行业要有统一的标准。如稿费标准、资格鉴定标准。国际译联就致力于统一这些标准。第三,翻译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只要一打仗,战场上就需要有翻译。可翻译在战场上被打死什么也不是。国际译联就打算在下一步向国际记者协会那样,给翻译发放国际翻译证。这样,翻译就可以得到和其职业相应的赔偿,职业的正当性和个人尊严得到保障。国际译联还开展许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说说您当选国际译联副主席的经过。
国际译联每3年开一次会。其领导机构是由17个人构成的理事会。日本翻译家协会有几个人在理事会里当过理事。韩国也出过几名理事。1987年,中国译协就参加了国际翻译家联盟,中国译协的好几位领导在译联当过理事。随着中国翻译行业的规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译联的联系,学习已有经验。我当选为理事后,在国际译联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令他们感到中国译协十分活跃,加之欧美国家和中国来往增加之后翻译需求也大为增加,于是,中国译协就成了一个成熟的会员。3年前理事会改选时,当时的会长就推荐我成为6人执委之一。我对此很犹豫,主要是太牵扯精力。可中国很多同事希望我能够接下来,因为事关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不是个人的事情。最后,我决定参加竞选并顺利当选。这表明,中国翻译协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给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中西方业务往来多了,需要大家经常见面,沟通、讨论问题。
――出任国际译联副主席后着手做了哪些工作呢?
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中国翻译界如何进一步国际化,进一步密切和国际翻译界的交流。手段之一,就是把世界翻译大会放在中国。这样可以使大批翻译有机会和国际翻译家面对面地交流,相信会使中国翻译界获益匪浅。2008年将举办北京奥运,我们要在这一年在中国举办翻译界的“奥林匹克”,促进中国翻译事业进一步发展。于是,国际译联成立55周年以来,3年一次的世界翻译大会终于第一次来到亚洲。
――我所供职的刊物是日文版的《人民中国》,作为国际译联副主席,您对日本同行有什么印象和期待?
日本翻译界在国际上历来十分活跃。日本有许多翻译协会。日本在把本国文化推向国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纽约的第五大道上居然有日本书店,我非常羡慕这一点。每次到纽约,都会来这家书店看一看。日本成熟的翻译队伍,以及许多常驻日本的外国人保证了日本敢于把东方文化主动介绍到美国。我跟日本的一个翻译机构接触过,他们的负责人就是一位长年住在日本的加拿大人。翻译不能光靠自己人办,日本在这些方面十分开放。当然我对日本翻译界也有一点希望,那就是希望他们在亚洲地区更加活跃。国际译联内部有欧洲翻译中心、拉美翻译中心。可亚洲人口如此众多,却没有一个翻译中心。在韩国同行的推动下,中国和日本积极响应,发起了亚洲翻译家论坛,每3年办一次,已经办了5届了。可迄今为止,日本翻译界始终没有主办过。照理说日本是最有条件主办的。上届论坛本来探讨在日本举办,可最后日本各家协会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结果改在印尼举办。希望今后日本能够主办一次。
(本文作者系《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总编辑)
(读者反馈请发至dachuanbo@yahoo.省略)
责编:金中马新晶
相关热词搜索:其时 翻译 大会 恰逢其时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18届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2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