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是为了让我们不再有国耻]国耻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此篇文章是不久前中国外文局召开的对日业务研讨会上的一个发言,其观点在与会者中引起一定反响,令人思考,在此本刊编辑略做编辑予以刊登,以供业内读者探讨与借鉴。 对外报道中日关系有两个领域一个是狭义的,即对日传播或报道;还有一个是广义的,即向全世界(当然主要是西方)报道中日关系。显然,两个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北京周报》而言,前者是指日文电子版的报道,后者是指英文印刷版的报道。双边关系并不仅仅是涉及当事两国的关系,它常常具有世界意义,比如中美、中日关系。这是由两国的国际地位决定的,而且此双边关系与彼双边关系或多边国际关系又存在某种联系。中日问题就是这样,它具有复杂性。但还是可以理出个眉目来,因为事物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所理解的当代日本
日本,可以说是我们多数中国人从小接触到的第一个外国国名,至少是第一批外国国名之一。但是很难说我们就都了解这个近邻,更不要说理解了,尤其是当代的日本。我不敢说我对这个问题琢磨透了,只能说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我把它叫做日本的“2+2”现状,即日本国的两个基本特点和两个近期现象。先讲第一个“2”。
日本并非“小日本”。“小”这个形容词似乎跟日本很有缘,言“日本”必带“小”,“小日本”是中国人用了几代的固定搭配。日本小在哪里呢?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国土面积。相比中国确实小点。它的面积仅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湘赣两省,或比云南略小一点。但为何不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小呢?除了法国,日本比这几个国家的版图都大。其实,这样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是中等国了。再一个理由是日本人个子小,可惜这个结论已过时了。战后日本不光是经济增长,青少年的体质包括身高也在增长。若干年前就有学者指出,日本青少年的平均体质强于中国青少年――日本孩子与同龄的中国孩子相比,他们又高又重。这种状况到现在仍没有改变,也许差距还在加大。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的奥运金牌数量比日本的多,就说明我们全民的体质就强。
此外还有什么原因能说它小呢?如果我们学日本人“较劲”,对此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是经不起深究,“小日本”显然有点名不副实。相反,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很快走上了经济复兴的道路,并在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泡沫经济”,日本经济走向衰退,但我们仍要高度重视这个国家,轻视不得,忽略不得。它的经济规模不小,经济影响力不小,政治野心不小,军事扩张力不小,最重要的是一―它对中国、对亚太乃至世界的影响也不小。总之,不要小看日本,“小日本”并不小。“小日本”之说已成为历史,我们将长期面对的是一个说小并不小的、且强盛的日本国。
日本不会成为另一个德国。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拿德国和日本作对比:赞扬德国对“二战”期间自己所犯的罪行能做出彻底忏悔,批评日本缺乏罪恶感,对战争罪行不思反省忏悔。还有一些善良的人总希望有一天日本会向德国学习,能成为一个良心大国。但我要说,德国是德国,日本是日本。德国不会成为日本,日本也不会成为德国,我们不会看到在亚洲出现一个“德国第二”。
事物之间存在同一性是人们对它们做比较的前提。德日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都是法西斯国家,都是侵略者,后来又都被打败,这是两国的同一性或共同性,仅此而已。后来日本没有学德国的样儿,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其中主要就是文化土壤不一样。德国的文化背景是欧美文化,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的主要教义之一就是原罪,有了这个文化土壤,再加上别的因素,德国人才能先彻底认罪,再诚心忏悔,终于脱胎换骨。
日本太不一样了。“二战”后,美国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写过一本分析日本文化的书,叫《菊与刀》。她在书中说日本只有“丢脸意识”,没有“罪恶意识”。自己不如人,会努力赶超,这是他们的长处。但干了坏事,犯了罪,却死不认罪,不忏悔,这是他们的先天文化缺陷。
我想强调的是,日本是一个固执的国度,它太有个性了,说我行我素也可以。它不大听别人的劝告,指望它改掉什么是很困难的。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要说哪一天,他们会宣布政府官员不拜了,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但事物都是辩证的,中国有一个如此固执的邻国未必就是坏事,至少它可以增加我们的忧患意识。孟子曰:“人则无法家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向来认为,日本认不认罪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要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要靠多种因素,而关键因素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实力。
以上两条我以为是日本的两个基本特点,不可说是永久特点,至少是长期特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长期与一个强盛的、固执的日本打交道。理解这两点对我们的对外报道很要紧。下面简单说说值得关注的近期现象,即“2+2”的第二个“2”。
现象一:日本与美国靠得更紧了9?11以后,日本在国际安全方面,尤其是反恐战争上,基本上是惟华盛顿马首是瞻,美日关系空前密切。我以为,日本加固它与美国的联盟,对他们来讲,是“情投意合”。从日本的战略思维模式和亚太乃至全球形势来看,这个选择也是顺理成章。这种格局的出现,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值得中国的战略家们认真研究思考,这也是我们对外传播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现象二:日本对中国的戒备心态加重了
最近有两件事特别耐人寻味。一是日本跟在美国后面,公开反对欧盟解禁对华军售,跟日本以前的做法不太一样。二是2月19日在华盛顿结束的美日外长和国防部长参加的“2+2”会谈上(可村信孝&赖斯,大野功统&拉姆斯菲尔德)高度关注台海安全。美日双方虽没明说中国是威胁(反而强调希望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但潜台词显然是遏制中国。
日本是一个太有危机意识的国家,有相当多的日本国民对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心存担忧,这使得“中国威胁论”很容易有市场。因此,在对日报道中,我仍然用“戒备心态加重”,是以为这样说准确些,有回旋余地,容易占据主动。近来的这种“攻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日本领导层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理解是“黄金原则”
对外传播,要服务于国家的大局和根本利益;同时,应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他国他人的利益。这不仅是一种政策,也是一个大国媒体应采取的态度。为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追求理解。我向来把“追求理解”看作是对外传播中一条最重要的原则,甚至是“黄金原则”。你报道的东西,外国人如能基本理解,大致接受, 那应该说我们就成功了一多半。我们把中日两国间的事讲给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世人听,目的是什么?我看还是为了求得相互理解。
我们经常讲,“要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当然很美妙,但总觉得有点虚,不够实在。在目前的形势下,这显得有点太理想化了。这应该是两国发展的大目标,我们还需要小目标,阶段性目标,大目标都是由这些小目标、阶段性目标组成的。就现阶段目标而言,提出“要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理解下去”倒是不错的口号,可望也可即。如果双方能一直保持理解,那还怕不能友好吗?那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如果我们以追求理解为基本目标,就肯定要讲“三贴近”了,就要努力减少以至消灭“宣传腔”了,就要多考虑人家接受得了还是接受不了,等等。以此为原则,还要引进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方法。另外我们还要不忘广大的第三地带呢,要让欧美以及其他地区的受众都理解我们的报道。这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必须走这条道。真正有效的外宣,是让人接受、理解的外宣。
侧重现实。侧重现实就是以报道当代中日关系为主。首先,我们是新闻媒体,必须让新闻唱主角。其次,我以为如果说两国间有什么麻烦,现行的麻烦比历史的更大,更需要认真对付。第三,从促进理解而言,从促进民间交流而言,从现实人手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见效。
谈中日关系无法回避历史,但中日关系史并不完全等于一部交战史。两国人民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认不认罪在日本,记不记(历)史在我们。不忘历史不是为了仇日或者报仇,而是为了让我们不再有国耻,不再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而是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和人权。
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要让日本人了解、理解我们,一定要讲究方法。如果你要争取人心,也只能是智取而不宜强攻。不要用过激言论,避免煽情和泄愤的词语;不要反应过度,草木皆兵;不要缺乏谋略的幼稚外宣。我们应该讲有理、有利、有节、有效。小不忍,则误大谋也。以前我们国内处理某些人和事,有“宁可不及,不要过头”的说法,不妨试着运用到对外报道上来。
但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就应该采取“刚”的态度,那是不容外人说三道四的。
开展广泛的交流。中日学术界之间,媒体之间,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广泛的交流。我们适当给予日方一些具有新意和建设性、且有利于相互理解的建议。这样既尊重了对方,又开展了交流。我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不求立竿见影,但求细水长流。我感到对日传播第一,不可急躁。第二,不可随意。第三,不可期望值太高。
应该看到,他强我弱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又加上日本的防范、戒备之心如此之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既要有耐心,还不忘讲策略,从外交到外宣,都要讲策略。政策和策略是我们的生命,确实如此。我们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民族的未来而从事这项工作的,没有韬略是不行的。有道是:不争一日之短长,志存高远图大计。
另外,我们还讲“双赢”,讲“和为贵”,讲“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我觉得中国的这种心态很健康,很有生命力。这得益于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的人民。美国和日本可能有不同的哲学,戒备心太重,忧患意识过了头,活得太累。
对外传播的效用是与国家的实力成正比的,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国家不可能一夜之间富强,对外传播也不可能一言即兴邦,不可能立竿见影。说到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主动权及影响力,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只要我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发展,人民就受益,国家就强盛,对日、对美关系也就会改善。国家的真正强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的真正改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而论之,中国在世界上话语量的增加也就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的细水长流的工作肯定有助于营造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应对此充满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让我们 国耻 是为了 记录历史是为了让我们不再有国耻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作文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资料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