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钢铁历史篇一: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http://acs.mofcom.gov.cn/sites/aqzn/cyjzl.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
2009-11-09 15:31:23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 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
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两个黄金发展期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
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3.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第—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
第三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发展速度(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个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现代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台阶,以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
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1978年到1992年,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钢材自给率由72.7%提高94.7%,吨钢综合能
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三)第三阶段(1993~2000年)
从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是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一时期钢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和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76.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46.14亿元,占41.6%,更新改造投资2029.87亿元,占58.4%;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1996年10124万吨,2000年钢产量达到了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钢材自给率达到93.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的进程,大大缩小了中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阶段(2001~2008)
2001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见表1。
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鞍钢、武钢、首钢、马钢、太钢、济钢、莱钢、安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广泛采用了高效铁矿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节能节水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鞍钢、武钢、太钢、马钢、邯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新基地的建设和相继投产;鞍钢营口鲅鱼圈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首钢与唐钢集团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钢铁基地项目也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宝钢集团的广东湛江项目和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等一批沿海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在筹建之中。
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876千克标煤降到628千克标煤,这一指标意味着目前冶炼1吨钢的综合能耗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4,吨钢耗新水下降到5.31吨,SO2、COD、工业粉类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类钢材中有18类钢材的自给率超过100%。
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全球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中国占5家。2008年与2001年相比,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4家;此间,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和控股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鄂钢、昆钢和控股广西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逐步呈现加快之势,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增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提高。2009年《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河北钢铁、江苏沙钢等三家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宝钢已经连续5年入围,并由2005年的第309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代钢铁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有效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主要用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旷世空前的发展纪录,铸就了钢铁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需要钢产量不断增加,自1996年以来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又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的台阶,并在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和发展规模方面均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的17.8%跃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之和。
2003年我国钢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万吨、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万吨、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万吨、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万吨、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万吨。见表2。
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
到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净出口钢坯(锭)867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63万吨。
到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锭)645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净出口钢坯(锭)606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5476万吨。见表3。
钢铁历史篇二: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历史(美国)
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地区)生产历史介绍
—
—美国
说明:累计粗钢产量是指1871年至2015年的累计总和 人均粗钢产量指累计粗钢产量除以美国现人口(2014年)的人均值
为什么先从美国说起?
虽然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英国,但是第一个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是一个钢铁年产量、累计年产量长期领先世界,至今仍能保持规模量,且生产工艺配置、产品结构配置较为合理的一个国家,是一个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世界钢铁发展方向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开篇就从美国开始。
阶段的划分
按照我在连载初篇中的说法,一个国家钢铁发展通常包括积累期、上升期、稳定期三个阶段。当然目前很多分析者的阶段划分角度不同,各有不一样,目前看到的一种分法是将美国钢铁发展的阶段分为6个,分别是起飞、成长、振荡、战后、衰退、衰而不退,当然这样的划分也很有道理,应该说我们选取的角度不同。那么今天先从我所选定的阶段来说。
第一阶段 积累期(1860-1932)
积累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论是从技术、设备还是经营上都是从零开始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高增长的过程,但只有在上下游的基础都成熟后,产业链形成后,才能真正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说明:把1871-1900年单独列出来是为了表明积累期前段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
美国的钢铁行业是自19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起步的,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地点是匹兹堡(享有“世界钢都”之称),关键的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正是卡耐基引入当时最先进的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让美国的钢铁行业取得长足进步,产量逐年大幅攀升迅速完成初期积累。而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事情发生在1901年,卡耐基将旗下的钢铁公司全部卖给了摩根集团,并由摩根集团主导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并购,并购后成立美国钢铁集团,占据了当时美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长期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持续至今仍是美国三大钢企之一。
这一阶段遵循的是资源式布局,钢厂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东北部,且以五大湖水系为依托,不论是上游资源获得还是产品运输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也是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
1886年钢产量就已经达到了260万吨,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899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1928年突破5000万吨大关。
这一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美国钢铁在1914-1919年大战期间并未受影响,而且产量还继续一路攀升,只是在大战结束后的1921年才出现急剧回落,但是仅仅用了两年就回到了之前水平并且进入了新的增长,这说明由于地理上的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美国,而且由于欧洲主战场造成钢材生产下降反倒刺激了美国的增长,同时体现在战后,由于欧洲各国开始恢复自身工业,造成美国2年的钢铁行业的低落。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时期,让美国的钢铁行业乃至工业都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整,1931年的最低谷过去了,美国钢铁行业经过调整已经进入了新的一轮发展。
经过积累期的长期积累,美国钢铁的现代工业基础已经形成,调整是为了后续更稳步的发展,即将迎来飞速上升的阶段。
第二阶段上升期(1932-1982)
这一期间,其实是从一个大萧条到另一个金融危机,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经过1980-1982年的这次阵痛调整,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功转型,正式步入了以金融为主导的后工业时期。
二战对这一时期美国的钢铁工业相对影响不大,1938年二战前夕由于金融危机有一个大幅度回调,但是随后1939年通过中立法案后,美国正式成为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这期间钢材产量一路走高,同样和一战时期相同,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出现了一个回落。1950-1953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上图中也通过波动得到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关口,1973年布雷顿深林体系瓦解后,粗钢产量达到了1.368亿吨的最高点,之后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最高点。
钢铁历史篇三: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史
经济史专题研究
姓 名苏映雪
学 号 2012010505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指导老师 姜建华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史
摘要:钢铁工业是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经济部门之一。同时,钢铁工业也对工业化产生重大影响。在工业化起步与发展阶段,它所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为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钢铁工业发达与否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弱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没有钢铁工业的发展,全球工业化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有人说,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通过它可以摸出经济生活的全部脉搏:冶金工业体现着过去和将来的一切。中国工业化不能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过程也离不开钢铁工业的支撑,本文回顾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开始酝酿到全面发展再到衰落的曲折历程,以期为钢铁工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 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一、 酝酿与探索(1840~1884)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太平天国战争的亲身体验,西方工业国家器物文明的优越性逐步为一些开明人士所认识。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 18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中一些富于变革精神的官员改变“夷夏之防”的观念,以“自强”相号召,提出“师夷”的主张,以最刺痛国人神经的军事工业为切入点,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前期,当局者显然对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性和必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许多人的眼光仅仅停留在武器的生产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不到基础工业的重要性。但是,高度关联性是产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一旦工业化启动,由经济连锁效应引发的后续影响便会接踵而至。从经济效益和战略安全上考虑,长期依靠从外国购买工业原材料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以军事工业肇端的洋务运动很快便波及到煤炭、钢铁等基础工业。作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质材料,钢铁资源开发逐渐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中法战争前,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处于一个酝酿与探索的阶段,集中表现为朝野上下倡议开发煤铁资源,探讨其发展道路,在实践层面建树不多。
(一)传统冶铁业的衰落
历史上,西方钢铁生产技术长期落后于中国。 18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爆发。钢铁生产是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当时西方出现了一批致力于冶金工艺的技术发明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百折不挠,为近代钢铁冶金工业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19 世纪中叶以前,英国钢铁生产发展最为迅猛,绝大部分的钢铁冶金技术发明都在英国产生,英国也有“近代钢铁工业之母”的美誉。在此之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德、法、美等国家纷纷跟进,世界钢铁冶金工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18 世纪中叶以来西方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到 19 世纪末,现代钢铁工业基本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工业部门,人类历史进入“钢铁时代”。
(二)、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冶铁业
“幅员广大、自给自足、统治阶级的麻木不仁和漠不关心,所有这一切使清帝国在与西方国家接触时毫无应变的准备。更确切地说,当这种接触在近代成为
事实时,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因为这种成就之大竟使得中国的领袖人物对于灾难的降临毫无准备。”
作为有着数千年悠久灿烂历史的华夏文明,冶铁术是其中一朵绮丽的奇葩。如果说进入近代社会之初,中国的领袖人物对于灾难毫无准备,那么作为一个典型代表,即将来自于钢铁冶金技术方面的差距将更是他们未曾想到的,因为中国传统冶铁业在此前有足够的自傲资本。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冶铁业达到发展顶峰,在国际上亦处于领先水平。
在 17 世纪以前,无论是炼铁、炼钢、钢铁加工技术,还是钢铁产量的综合数据比较,中国均不逊色于西方国家。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外钢铁生产已难以相提并论。民国时期中国冶铁业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社会相比,变化并不大。与近代西方钢铁生产相比,中国传统冶铁业在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均显得十分落后。
(三)、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探索实践
1870 年代,随着以沪、宁、闽、津四局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一批军工企业的建立,伴随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经济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倡议钢铁工业建设的同时,一些洋务派官员积极尝试钢铁冶炼加工事业,不自觉地促成了中国最早的钢铁工业企业。
近代中国国门被打开,国人从“天朝上国”迷蒙中惊醒,直接缘于西方新式舰船和大炮的打击,清政府对西洋的“船坚炮利”感触尤深。接受多次战争教训,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新式军舰,方能拱卫海疆,确保太平。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不久,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即马不停蹄地筹备造船厂。1866 年 6 月 25 日,左宗棠上奏清廷,请设造船厂,7 月 14 日被批准,8 月,选定福建马尾作为造船厂厂址。可以说,福州船政局诞生于工业经济的荒漠中,是在缺乏基础工业支撑的情况下建设的,为解决必须的原料、燃料等问题,船政局不得不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弥补此缺陷。
1、福州船政局的建立
福州船政局最初规定的生产任务是:一、为中国制造作战和运输的船舶;二训练制造和驾驶近代兵商轮船的人员;三、利用福建资源开采煤、铁,供应船政局需要。关于炼铁事务,左宗棠草创船政局伊始,就明确提出要讲求炼铁之法,船政局后来也有过开采福建铁矿的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在该铁厂,中国诞生了第一批操作机器的钢铁技术工人。
2、船政局对钢铁冶炼事业的诉求及失败
船政局虽可轧制钢材,但并不能自己冶炼钢铁。造船需要钢铁,或者进口,或者自己生产。虽然客观上船政局所用钢铁主要依赖进口,但主观上一直未放弃自产计划。从左宗棠到甲午战后的裕禄,多任船政大臣都提出自炼钢铁的想法,但均未能成功。福州船政局对钢铁冶炼事业的追求,是近代中国探索钢铁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结果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钢铁材料不可缺少的企业里面,在历任主管官员的大力提倡下,为什么始终不能实现钢铁材料的自我供应?分析史料,可以发现,船政局的炼铁计划几乎是大多数船政大臣的共识,其目的是减轻对国外原料的依赖和减少财源外溢。该计划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资金不足,以及船厂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因而其计划很难获得成功。
3、开平矿务局炼铁计划的兴议和废止
当湖北开采煤铁总局尚在四处探矿时,李鸿章开发煤铁矿务的重点又重新转向其
直接管辖的
直隶地区,在开滦成立开平矿务局,作为经办煤铁矿务的机构。开平矿务局最初亦如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计划兼办煤铁,而从自然资源环境考量,直隶开平较湖北有优势。
1876 年 9 月,轮船招商局候选道唐廷枢受李鸿章指派,前往勘察开平矿产。结果显示,开平地方不仅煤炭资源丰富,建议采用西法炼铁,估算采煤、炼铁和修铁路三项,总计约需银 80 万两,投产后,单炼铁一项每年可获利银 10 万两。 随后,唐廷枢将开平的煤铁矿样送交外国化学师化验,报告显示:“开平煤铁身骨虽不能与英国最高之煤铁相比,但其成色既属相仿,采办应有把握。矿磷酸乃铁所忌,硫磺乃煤所忌。今验开平所产,其铁既无磷酸,其煤又无硫磺,却是相宜之事。”开平设厂炼铁,具备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但是,矿局开办后,一方面,商股难招,影响炼铁计划的实施。 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大大超出预定计划。 而实际上,资金问题对矿局而言已绝非不可解决的难题。就在当年,为修建津沽铁路,李鸿章投入资金 130 余万两。笔者根据对李鸿章钢铁建设思想的研究,认为,李鸿章在 1880 年代对炼铁事务不再如从前一般积极,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开平矿局炼铁计划无果而终。
4、李鸿章对钢铁建设事业的探索
虽然 1871 年福州船政局不自觉地缔造了中国第一家钢铁加工企业,但随后的湖北开采煤铁总局和开平矿务局,最终都未能实现炼铁计划。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近代钢铁冶炼活动,国人还停留在认识阶段,并未有质的突破。 钢铁工业正是一个需要精英人物强力推进的工业部门。李鸿章可称为洋务运动前期对钢铁工业认识最为全面的人,同时也是要求最迫切的官员。他的这种认识源于其洋务实践,其迫切感也来自于洋务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可以凭借自身条件,调动大量社会资源,因而也是最有条件推动钢铁工业建设的人。诚如李鸿章自己所言,“‘自强’二字不是口头禅可了事”,从 1870 年代初开始,李鸿章在极力倡议发展近代钢铁工业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尝试钢铁工业建设。他积极推动了清政府实施铁矿开采活动,并且率先尝试近代官营冶铁事业。为钢铁建设作准备,李鸿章曾极力为之创造良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注重矿冶技术人才的培养。钢铁工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晚清矿冶技术人才极为缺乏,李鸿章很早就留心此类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其二,废除了铁器不能下海的弊政。
二 、全面起步(1885~1895)。
中法战争是中国与一个老牌殖民强国的正面交锋。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虽然中国仿制外国兵器已 20 年,但战争还是暴露出中外间的差距,促使清政府反思其国防工业政策,加强基础工业建设。从中法战争直至 1894 年甲午战争的爆发,内乱平息,外患相对缓和,清政府赢得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建设环境。同时,铁路交通的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逐渐被认同,中国开启了铁路建设的步伐。在扩大了的国内钢铁市场需求推动下,中国钢铁工业终于全面起步。
军事工业的发展强化钢铁资源开发要求,洋务运动开始以来,清政府一直对武器生产十分重视,通过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兴建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希望借此实现“制夷”、“自强”的理想。
铁路建设的兴起为钢铁资源开发创造良好条件。铁路作为工业化发动机在 19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铁路事业的充分发展必须以煤炭和
钢铁工业的进步为前提。反过来,铁路建设也极大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钢铁工业。 中法战争使得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军队及武器转运的重要性。同时,吴淞铁路、唐胥铁路教育示范作用也推动了清政府态度的转变。在李鸿章、左宗棠、曾纪泽、刘铭传等人的推动下,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态度渐趋积极。铁路建设的兴起增加了中国的钢铁市场需求,为铁矿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并且为钢铁资源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兴起,中国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呼之欲出。
(一)、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贵州青溪铁厂
贵州矿务总局是潘霨矿务计划的经办机构,它从炼铁为入手,拟俟铁务获利,再扩充开采其他矿产。青溪铁厂的资金来源,除了潘霨通过上海绅商召集商股外,一部分由厂矿经手人员向各商号挪借,或在厘斤项下暂拨。但就在青溪铁厂建成后不久,8 月 30 日,总理建厂及生产事宜的潘露积劳病故。此一变故顿时使青溪铁厂处于“无人督理”的状态, 改由商办。主管官员对青溪铁厂已经丧失信心。青溪铁厂是中国创建的第一家新式炼铁厂,它不同于此前创建的福州船政局所属铁厂,而是一个独立的生产个体,具备钢铁生产的完整流程,以冶炼钢铁为主要生产目标。
(二)、第一家炼钢企业——江南制造局炼钢
1865 年,江南制造局(简称“沪局”)由曾国藩等人主持创建,初定址于上海虹口,次年夏移入城南高昌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造局所用精钢完全从国外购买。炼钢厂使用蒸汽动力,采用西门子平炉炼钢技术。但是,炼钢厂产量较小。同时,生产效率很低。因质量原因,对一些武器的核心部件,钢厂并不能完全实现沪局钢料的进口替代。另外,炼钢厂只是沪局的一个附属企业,除炼钢外并没有炼铁设备。
其它钢铁生产单位还有天津机器局炼钢厂、湖北钢药厂。今天的标准衡量,以上炼钢厂实际上并不能成为“厂”,只相当于现代工厂中的车间,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而是依附于相关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因而很难与人们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钢铁工业联系起来。但任何事物都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如同一个幼小的婴儿,在呱呱坠地的一刻起,他就孕育了希望,不能因其弱小幼稚而忽视其存在。
(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阳铁厂的初创
在汉阳铁厂建成之前,福州船政局拉铁厂不具备冶炼能力,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青溪铁厂建成不久即停止生产,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炼钢厂也不具备炼铁能力,产量低,规模较小,生产的钢料主要满足局内需求。从对全国经济的影响而言,以上几家企业的作用十分有限。从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衡量,汉阳铁厂是中共钢铁工业的摇篮,其创建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的标志。
从张之洞一手缔造汉阳铁厂的事件本身来讲,用“丰功伟绩”来形容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贡献一点不为过。其认识准确反映了现代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汉阳铁厂的创建,使得中国人谈论钢铁建设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从此以后,国人关注的不再是要不要发展钢铁工业,而是如何发展壮大我国钢铁工业。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它们都对以后中国钢铁工业建设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感性认知,影响着后来的建设实践。而且汉阳铁厂本身就是一个大炼炉,在以后数十年时间里,将走出一批又一批冶金技术人员和钢铁产业工人,而这些都是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
三、走向衰落(1920~1927)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