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无锡历史篇一:江苏无锡历史
无锡市2014年初中毕业考查历史试题
第Ⅰ卷 客观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2014年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右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升,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4.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
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
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6.201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65岁生日。中国海军不断强大,那么你知道我国开始近代化并建立近代海军实在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7.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 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横线处所说的应该是( )
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8.如果你要去寻访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去“军旗升起的地方”,你应选择( )
A.武昌 B.井冈山 C.上海 D.南昌
9.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 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② 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为了纪念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如 ①七七事变 ②《挺进大别山》 ③《西安事变》 ④《辽沈战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2.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3.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
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罗马
1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B.古代阿拉伯人C.古代罗马人D.古代日本人
15.“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6.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
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17.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
A.俄国废除农奴制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18.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将它引爆。”这粒“火星”的引爆导致了( )
A.美国南北战争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 )
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D.法西斯专政
20.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必须把苏台德区无偿交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二战爆发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21.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
A.莫斯科 B.诺曼底 C.斯大林格勒 D.柏林
22.《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巨变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
23.2012年5月希腊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民众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催生“欧元区”的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国际联盟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24.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25.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 )
A.技术信息化 B.经济全球化C.文明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二、搭配题(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本大题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26.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做出正确搭配:
(1)签订《南京条约》(▲) (2)签订《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3)签订《马关条约》(▲) (4)签订《辛丑条约》(▲)
A.毁坏了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Ⅱ卷 主观题(共46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7.为了夹击匈奴,汉武帝派 ▲ 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 ▲ 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8.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9. ▲ (人名)提出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人名)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 ;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 。
31.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战役是 ▲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 四、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8分)
32.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结合下列名言名句写出对应的名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或轻于鸿毛。”(史学家)—— ▲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封建帝王)—— ▲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近代禁烟英雄)—— ▲
(4)“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英国物理学家)——▲
33.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诞生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法律文件。请你根据下列介绍写出对应的文件名称。
(1)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
(2)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
(3)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了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 ▲
(4)标志着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始确立—— ▲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34题4分。第36题6分,共10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材料一提及的“万里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2)材料一提及的“抗日战争”中,哪次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分)
材料二: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3)材料二中提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分)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4)根据材料三,请问在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
材料一:右图为一战时期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
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统
治秩序(政治格局)?(3分)
材料二:1945年5月8 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
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材料二中“战争结束了”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1分)
(3)材料二中“战争财刚刚开始”指的是冷战,
那么请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材料三:右图题为“不平衡的跷跷板”
(4)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1分)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4分,第
37题5分,共9分)
36.江南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景色优美,人才辈出。我们热爱祖国,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江南百姓以稻米为主食,你知道距今七千多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的是什么人吗?(1分)
(2)全长18公里的无锡古运河风光散发着江南水乡气息,大运河“无锡段”的申遗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你知道这条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凿的吗?(1分)
(3)古运河中有一处胜迹名为黄埠墩,有一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战派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此,你知道这位大臣是谁吗?(1分)
(4)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吗?(1分)
37.自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面貌,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的19世纪中期头号世界强国是哪个国家?(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社会?(2分)
(4)面对当今汹涌澎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你觉得中国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该怎么做?(1分)
七、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3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无锡历史)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1分)
材料三:
(3)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力哪次运动?(1分)
(4)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1分)
材料四: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
无锡历史篇二:无锡五大历史文化街区
无锡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十大古村落 (2012-10-23 16:21:11)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锡蓉湖
无锡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十大古村落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以古运河为纽带,依托运河两岸人文古迹,连接南禅寺、清名桥、水弄堂、古窑址等特色景观,恢复枕河人家的民间建筑特色,成为“古运河之旅”线路。街区内文物遗址品类丰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
惠山历史文化街区: 以文化遗产保护、复兴和再现为主线,突出古祠堂建筑群等历史遗存,使之成为无锡历史文化的集中展演平台、文化休闲的城市客厅。惠山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号称露天博物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化遗存及历史性建筑比比皆是。尤其是118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举世罕见。
荣巷历史文化街区: 以保护180多幢清末民初建筑为重点,以民族工商业为特色,使其成为居住、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街区。无锡荣巷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清末到民国年间,由于荣氏家族以荣宗敬、荣德生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家群体迅速崛起,使荣巷演变为街镇,给荣巷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建起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烙印和乡土特色的建筑群。至今,荣巷还保存着一条长约380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具有时代烙印及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
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 以展现无锡传统学仕阶层成长生活空间,挖掘明清两朝望族世家治家经营文化,体现江南城市传统居家生活方式为特色。小娄巷的显赫,与谈、秦两大江南名门望族的世居有关系。两大世家皆因书香门第,遵循读书、出仕、立言、功业的成功模式,有着显著的儒家出世思想光芒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情怀及人文气质。小娄巷的文化价值在无锡众多的文化领地里,独树一帜,有着自己卓越的文化血统和文化表象。作为这种文化表象的物质载体,梁溪厥、鸣珂里、谈氏宗祠、玄文馆、万备堂、延恩楼、绣衣坊、少宰第、修俭堂、福寿堂、佚园等等均曾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荡口古镇: 以“水、义、孝、名”四大文化为重点,文化遗产丰富、望族名人众多、河湖水系瑰丽的江南文化名镇。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是目前无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始迁祖祠、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华世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果育鸿模小学旧址、学海中学旧址、绎之楼,另有蔡鸿生洋房、北仓河石驳岸及码头、华君武故居、王莘故居、华察墓前神道石马等。
无锡十大古村落
祥瑞恬静的江南小镇——甘露镇
甘露镇位于锡山区东部边缘,苏锡常三地交界处。南临鹅湖、北依嘉菱荡,著名的望虞河贯通全镇。甘露古名“月溪”,据记载:“甘露市,泰伯未至此时,一夕有甘露降其地,乃置市。”至唐大顺二年,设镇使,元明时设税务巡检司,元末莫天佑设城、张士诚设水关,成为扼守太湖、运河要冲的战略要地和经济重
镇,素有“金甘露、银荡口”之称。甘露沿月溪河仍保留古镇的空间肌理、风貌格局,上河塘和下河塘保持成排清末民居建筑,高耸的马头墙、绵延的廊棚、古朴的驳岸码头,呈现甘露坐拥交通枢纽、流通繁荣的江南小镇风貌。
望族聚集的水乡村落——黄土塘古村
黄土塘古村位于锡山区的东湖塘镇,形成于明初,至晚清、民国时期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是一个仍保留有晚清以来多种建筑形态的自然村落,黄土塘浜和黄土塘老街水旱街坊,呈现江南水乡特色,老街黄石板铺砌,两侧为传统江南民居。该村在明代出过武进士,建国后又走出一位“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
民族工商业巨子的发迹之地——严家桥村
严家桥唐氏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常州人唐顺之(字荆川)的后裔。严家桥村位于无锡羊尖镇,流金淌银的永兴河贯村而过,是无锡望族唐氏的发迹之地。此村水街旱街现存成片的江南传统民居,形成江南水乡传统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空间格局。特别是享誉江南地区的唐仓厅是无锡地区最大的私人粮仓之一。
当代经济学家的摇篮——礼舍古村
礼舍古村位于无锡西北的玉祁镇,形成于明代中叶,至清初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这里河网交错、码头林立,是江南明清时期著名的商业集散地。现老街长200余米,两侧多为清至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礼舍老街为薛氏聚居地,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著名画家秦古柳、微雕大师薛佛影的故居就座落在老街中段。
酒香深深的水乡重镇——玉祁老街
玉祁老街位于无锡西北的玉祁镇,形成于明初,至晚清、民国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现老街长300余米,石板筑路,两侧江南传统民居鳞次栉比。玉祁曾为江南著名酒乡,老街多为酒坊茶肆建筑,为江南水乡典型的村镇老街。
中国煤铁大王的故里——周新镇
周新镇位于滨湖区东绛,形成于明初至晚清,民国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周新镇为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家、“煤铁大王”周舜卿发迹后不忘家乡父老,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起,辟街道、造桥梁、设店铺、办学校,形成江南名镇。光绪二十八年(1902)取名为周新镇。在这里周舜卿曾创办无锡第一所商业职校“廷弼商业学堂”,创建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
江南水乡经典的水墨画卷——南方泉
位于滨湖区,北临雪浪山,东南临太湖,西大河穿镇而过。风貌格局特色主要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和鱼骨状街巷空间肌理,至今沿河仍保留传统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建筑数百间,大部分为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宅。
伯渎河南端的明珠——大坊桥
大坊桥位于新区鸿山镇,老街临水而建,保持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式的传统风貌。
天人合一的居住圣地——葛埭村
葛埭村位于滨湖区雪浪山南麓,村子坐落在长广溪分流东去的洪邱圩,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早在7000年前无锡先民在此择地而居,遗留下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洪口墩遗址和庵基墩遗址。
现存葛埭老街始建于1926年,发起人为薛福成的笔札萧焕梁,出资人是无锡工商巨子薛南溟,许多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明代文学家萧涵、国际象棋大师江川,电影《一盘没下完的棋》曾在此择景拍摄。
水乡村落的痕迹——鸿山西仓古村
西仓古村位于新区鸿山镇,古村始建于明清,沿西仓河西仓老街形成旱巷水街的水乡村落空间格局。古村完整呈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村落空间肌理和建筑风貌,成为目前无锡不可再生的水乡村落痕迹。
无锡历史篇三:无锡历史文化
无锡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商末(前十二世纪)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三让天下,东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梅村镇),筑城立国,自号“勾吴”,开创了吴国历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派王翦驻守无锡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县城位于今崇安区(原无锡县城西门内侧),属会稽郡,自此至今2000多年之间无锡城扩建多次,但未有迁动。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为无锡侯国;征和四年(前89年)复为县,属吴郡。王莽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光武25年复无锡县。三国时,孙吴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
宋代属于常州,隶属于两浙路,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无锡隶属于常州、两浙西路。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 年)复为无锡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6日),秦毓鎏在无锡起义,成立锡金军政分府于原金匮县府,辖原无锡、金匮两县;秦毓鎏被推为总理,继称总司令。
1912年1月20日,锡金军政分府实行军民分治,成立无锡县民政署。5月,锡金军政分府奉命撤销,无锡县民政署成为无锡县最高行政机关,直属苏常道。11月,无锡县民政署改为无锡县知事公署。
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1934年12月-1937年11月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一度改为第二区)区政府、专员公署驻地,下辖无锡县、吴县(苏州)、武进县(常州)、江阴县、常熟县、昆山县、宝山县、吴江县、太仓县、嘉定县共10个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
1940年9月,成立无锡县人民抗日自卫会,下辖吴县(苏州)渭黄等多个自卫会。
1941年2月,县、区自卫会撤销正式成立无锡县政府,下辖无锡全境以及江阴、常州、苏州的部分地区,无锡县政府隶属于江南第二行政区;无锡四乡先后建立中共领导的锡北、锡东、太湖、武南、澄西等多个抗日民主政权。
1949年4月23日22时左右,人民解放军29军第87师先头部队经梨花庄占领无锡火车站。23时,87师260团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从光复门入城,无锡宣告解放。无锡解放后析出无锡县城和附近郊地置无锡市(后武进县马迹山地区划入),其余乡村地区仍属无锡县,市、县同城分治(后成立锡山市后治所迁往东亭镇)。
1949年4月26日,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命令,苏南人民行政公署(简称“苏南行署”)在无锡宣告成立,并确定无锡市为行署驻地、行署直属市。
1951年10月27日,经苏南行署批准,无锡市建立8个区,各区成立人民政府,区名按一至八顺序排列。其中第一至第五区为城区,第六至第八区为郊区,原郊区办事处撤销。
1952年7月,第六、七、八3个区合并为第六区。
1953年1月1日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下设第一至第八共8个区。
1955年7月12日,第一至第五区分别改名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原第六区设立郊区。
1958年6月16日,5个城区合并为3个城区。由此无锡市基本形成了四区格局,即崇安、南长、北塘3个城区和1个郊区(滨湖区);工运区所辖地区分别并人崇安区和南长区。西新区所辖地区分别并人北塘区和南长区。1960年设立太湖区。1963年太湖区更名为郊区。
1968年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1978年复名崇安区。
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1958年8月25日, 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
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苏州地区的江阴县、无锡县和镇江地区的县划归无锡市代管。市区辖崇安、南长、北塘、郊区4个市辖区。无锡市共辖3县4区。
1987年起,经批准,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马山镇包括马圩地区设立马山区。无锡市共辖2市1县和5区。
1994年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无锡县坊前镇所辖的金桥、群星、同心、春丰、春潮五个村,新安镇所辖的西宅、过家桥、宅基、金华、旭明、高浪度、东裕七个村,梅村镇所辖的荆协、荆同、香一、齐心、高田、北张、联心7个村划出合并设立金梅乡,金梅乡和无锡县的硕放镇、胡埭镇划归无锡市郊区管辖。
1995年6月,撤销县(华夏第一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东亭、东北塘、八士、张泾、东湖塘、港下、羊尖、安镇、查桥、厚桥、荡口、甘露、鸿声、后宅14个
镇。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撤销马山区,将原马山区的行政区划和原县级锡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华庄、东绛、雪浪、南泉、硕放、胡埭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区人民政府驻河埒镇。无锡市共辖2县(市)6区。
历史文化
无锡作为历史古城整整已有3500多年了。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
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孔子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趄第31代国君纣辛32年(B.C.1123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锡山市阳山,又名安阳山。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式由国家立案复建,定名为无锡县;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米市: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称。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皖豫米商纷纷麇来,浙东籴贩,麇不联樯”。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
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民国时期,无锡的产业工人数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上海的工业基本由无锡人把持,上海滩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说法。
文化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的南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腹地,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一直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被称为“小上海”。无锡的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地处太湖的北端,由江南蒙蒙的烟雨孕育出了这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并以其独特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位列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中。无锡市的总面积为4787.61平方公里,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出了非常多的文人墨客,至今仍留存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无锡传统文化】
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吴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江南古文明,当时由吴泰伯所开创的基业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历经了740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了的。吴地区域文化简称为吴文化,通常来说为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随着考古的发展、历史遗迹的发掘以及古文物的研究,无锡的古文化甚至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是现在所说的吴国。
【无锡传统戏剧】
锡剧又叫做“无锡滩簧”,一直广泛流行于苏南地区,解放以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渐渐流传到长江三角洲等地。锡剧的黄金时代为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一举成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是江苏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民国时期,锡剧被称“新戏”,抗战时期又叫“文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