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茶盏设计探析:宋瓷 西坝窑茶盏 价格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宋瓷茶盏是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其器型设计高雅含蓄、内敛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极具审美感,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通过对造型、色彩、装饰以及功能等几方面探讨,进一步诠释了宋瓷茶盏的造物思想和审美理念,为我们研究宋时的日用器皿设计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 宋瓷;茶盏;设计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时期。在当时形成一股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促使宋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宋代经济繁荣时期,商业、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宋瓷的精细发展。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描写了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的景象。又如:开封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记载居民住宅与茶坊相错杂,是宋人热衷茗饮的体现。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也可见宋代都城人烟生聚,一个广泛的市民趣味圈逐步形成,也说明宋人生活安逸,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调。宋代文人风格转变,影响到了宋瓷茶盏的设计风格,追求一种典雅、内敛、质朴、清淡、含蓄的设计风格。所以,宋瓷茶盏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日用产品的典范,宋瓷茶盏器型高雅含蓄、内敛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极具审美感,由于将实用、美观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完美结合而深受宋人追捧。
  1.造型设计
  “陶瓷的造型,也叫陶瓷的‘器形’或‘形制’。或修长挺拔,或浑圆丰满,或淳朴天成,或端庄典雅,或雍容硕大,或别致小巧,构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陶瓷造型艺术天地,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艺术风范和美学精神。” 宋瓷茶盏之美也是通过造型语言得以体现的。它的造型从比例、尺寸、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设计,造型简洁、线条要求求正不求奇、不张不驰,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度把握,对它任何一点改动似乎都会破坏它的美。对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也非常讲究,给人一种质朴的、含蓄的、内在的美。体现了宋代工匠技艺高超、恰到好处的技术水平。
  宋瓷茶盏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勾勒整个外部轮廓,线条曲直变化,刚柔相济。曲与直和谐地统一在同一整体之中,这些器物线形对比主次分明,直线显得器形挺拔向上,曲线为主的器形而显得丰满、圆润。线条流畅而又细腻柔和,组合成一种造型优美的器物。宋瓷茶盏的器壁线条象一个倒三角,从视觉上冲击了人们追求稳重的习惯,给人以挺拔、有力、向上和简洁的感觉,创造出了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中国传统绘画就善于用线表现事物,象郑板桥画的兰花、墨竹等,利用苍劲有力的线表现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的态势。为了符合宋代的审美,茶盏重心向上移动,使宽大的口沿和小小的圈足形成了体量上的强烈对比,使茶盏看起来高耸挺拔而又亭亭玉立,成为宋代瓷器造型的标志性造型风格之一,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宋瓷造型的独创性。“这种小碗底轻盈而优雅,亭亭玉立,充满了“文人气质”。 宋代的社会状况、审美风尚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使人们的审美理想回归到了中国传统的质朴、内敛审美心理,讲究“收敛、节制”,因此在设计茶盏造型时更注意比例关系和细节的处理上。宋代工匠制作工艺的精湛,表现在宋人设计茶盏底小,口沿大,整个比例保持在能够站立的尺度边缘。(图1)南宋龙泉窑斗竿盏,造型简洁,轻盈灵秀,大口小足,直线勾勒,像一个倒立的斗笠形,给人以挺拔向上的视觉效果。
  宋人在设计茶盏造型意识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大自然动植物的特征,“宋瓷造型除部分渊源于铜器,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如一片荷叶、一朵莲花、瓜、果、鱼、虫,都是艺人们创作的素材” 宋人选取自然中最优美、生动的部分与抽象的形体完美结合,通过概括、归纳、提炼,形成一种特有的自然美。(图2)宋代青釉海棠形盏,侈口,圈足,口沿至底部呈海棠形曲线,胎薄如纸。如盛开的海棠花,韵致不凡。其造型优美别致,从侧面视之线条有曲、直、折、圆组成了曲折多变的美感,而在俯视和仰视中整体器物又如一朵盛开海棠花朵。盏的内外通体施青釉,釉色明亮纯净。整个器物工艺制作精良,是宋代花式造型的佳作。
  2.色彩设计
  宋瓷茶盏的色彩设计主要体现在釉色上。宋代茶盏因釉色差别可分为青釉盏、白釉盏、青白釉盏、黑釉盏等各色茶盏。宋瓷茶盏注重色彩不留痕迹,釉色精致而细腻,像定窑的乳白、官窑的淡青、景德镇的影青、汝窑的葱绿、耀州窑的青中微黄等都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而钧瓷的天蓝、月白、色如晚霞的窑变效果以及变化莫测的建窑黑釉瓷、则以其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丰富了单色瓷,别具风采。
  宋人选择建盏,是因为出于对试茶的需要,黑瓷能与白茶形成强烈色彩对比,《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就是说宋代在斗茶活动中,为了衬托白色的茶汤,需要选择黑色茶盏,最为要用。宋代的试茶也称斗茶、点茶,即比较茶质,以决胜负。斗茶的内容包括比较茶色、茶汤、茶味、茶之浮沉等等,就茶色和茶汤而言,“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详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因茶色呈白,故以黑盏衬之方能详明茶色青白与黄白之间的微差、茶汤有痕与无痕之间的细别。
  宋人追求自然随意、宁静幽雅的审美情趣,和唐代的豪华艳丽的美不同,而是表现出一种“自然雅致”的美。如变幻无穷的钧釉,表现出一种素朴与宁静,其色彩也呈无论是红、蓝、青、白、紫等色釉,虽然它们交相辉映、变幻莫测,却显得素淡、平和。特别是景德镇窑的影青瓷,汝窑的青瓷,龙泉窑的梅子青瓷,使宋瓷茶盏的釉色真正达到了“如冰似玉”的境界。
  3.装饰设计
  宋瓷茶盏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这些表现手法大都是先在未烧制前得泥坯上制作,然后施加透明釉色,刻、划、印等装饰手法使瓷器胎体出现高低凸凹变化,造成釉层或薄或厚,使釉色呈现由浅入深的明度色阶变化。使同一色釉具有黑、白、灰不同明度的变化。
  宋瓷茶盏装饰表现形式制作工艺及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为主,这些制作技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茶盏装饰手法,还为宋瓷茶盏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视觉美感。划花是用尖细的刻划工具于细节处进行刻画,刻花是宋代陶瓷物中较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刻花多与划花并用,并称为“刻划花”,其特点为流畅生动,犀利洒脱。(图3)该器型广口,浅斜腹,小圈足,造型纤巧而工整,内外施青黄釉,釉色光润幽雅,开细纹片,内壁刻有牡丹纹样并辅以篦点纹,外壁刻有由底部向上发散的篦线纹样,图案布局构图严谨而不失清晰自然,丰富强化着纹饰的装饰效果,富有整体美感。
  宋瓷茶盏的纹样有莲花、荷叶、牡丹、鱼、和龙凤等,也有婴戏纹和动植物纹。如以刻花、印花为主的茶盏,其刻花刀锋犀利,印花及纹饰丰富多彩,装饰题材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并题有民间流行的诗句或民间谚语。如:“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众中少语,无事早归” ,游鱼、戏鸭等极为生动的场景。
  宋瓷茶盏的装饰工艺除了刻花、划花、印花,还有釉上彩绘、描金、红绿彩等。在定窑、吉州窑、建窑黑釉瓷品种中曾发现有少量的描金品种。在金代出现的笔法自然潇洒自如的红绿彩装饰、纹理变化多端的绞胎装饰等,形式多样化的茶盏都是宋人工匠将自然与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产物,深受宋人喜爱。
  4.功能设计
  功能,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事物的功效、作用。功能是产品形态的重要因素,形式是功能的载体,必须体现和反映功能。功能主义的理念并不是始自现代,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论语》中提出的“文质彬彬”就是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两千多年璀璨的工艺造物活动中,许多器物都有挥之不去的功能主义烙印。我国古人对器物的使用功能也有精辟的论述,李渔在其著述《闲情偶寄•器玩部》中道:“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凡人制物,务使人可备,家家可用。” 等等。他强调设计的第一出发点就是实用,从功能主义角度强调“备物致用”的意义。茶盏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宋代工匠在设计制作过程考虑的要素是首先是满足实用需求,然后再根据容量、比例、使用群体等方面进行艺术设计。
  作为饮茶用的茶盏,它的实际功用是器型设计的主导性因素。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指文饰,“质”指本质,孔子认为“文”与“质”这一对矛盾体应该是统一的, “文”与“质”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统一才能到达理想状态。儒家言论深刻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审美与功能的辩证关系,“文”又被引申为装饰、审美,“质”引申为实用、功能, “文” “质”统一,也就是装饰、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和谐统一,追求形态的完美。斗笠碗器型秀丽挺拔、体态轻盈,和当时秀丽挺拔的流行审美有关。茶的饮用习俗器型的演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盏,这种广口器物的流行与茶的烹制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三国魏张揖《广雅》是我国关于饼茶的最早记载: 饼茶,又被称作茶饼、团茶,唐、宋两代是生产的鼎盛时代,“荆巴间采茶作饼”,至宋时宋人在烹制茶叶时加入其他佐料,将烹制的茶叶和芝麻、山椒等佐料一起食用,鉴于此饮茶时宜使用“易干不留渣”撇口、斜壁、小底的斗笠形器皿,这种底径和盏面口径比例大,相对较浅的造型特点较好适应了饮茶方式的功能方面的诉求。
  宋代工匠在制作茶盏时,出于茶盏造型的实用功能性的考虑:1)盏口大敞口所围成的圆避免了“运笑旋彻而不碍击拂”,也更好地展现绚烂多彩、变幻莫测的汤花。2)形如漏斗适宜人们饮用茶水,也使茶末易于沉淀和倾渣。厚重的胎体可以很好保温。
  5.结语
  宋代茶盏,坚持器用的本质实用功能,集中体现在功能的合目的性与器物造型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美。实用决定器物形制,使用者的舒适性度要求器物符合人体的比例、活动规律及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最终决定了器物的造型、结构、比例等。同时,为了突破造型的局限性,新的茶器工艺不断衍生,制作工艺由“实用”向“审美”不断转化,设计有了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但是必须“适度”,在使用的大前提下发挥器物的艺术性能,如若过分追求工艺与装饰,会使器物失去本真而至本末倒置。实用与审美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共同使器物成为艺术与实用兼具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
  [2] 程金城. 中国陶瓷美学.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75.
  [3] 袁晓宇. 茶的设计.[硕士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4] 李雨仓,李兵. 宋代陶瓷纹饰精粹绘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
  [5](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盏”,《中国古代茶叶全书》.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67.
  [6] 汝赵砺. 《北苑别录》. 化京:华书局,1985.
  [7] 中国网 .省略.见识国宝:宋代六大著名瓷窑(上).
  [8]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
  [9] 论语•雍也篇.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设计 宋瓷 宋瓷茶盏设计探析 论宋瓷茶盏造型的功能设计 浅析宋瓷茶盏淡雅之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