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探析|中国新闻史笔记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彰显专业特色和培养思辩型新闻人才等。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报学系之时设立的《新闻学历史与原理》课程,当时正是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初创时期,在随后许多高校成立的报学系科或新闻系科中都设有这一课程,但其名称一般是《中国报学史》或《中国新闻发达史》。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报刊发展史的著作,也是戈公振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它为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新闻史》课程的开设是伴随着高校新闻系科(或称报学系科)的创建而开始的,历史久远。目前作为新闻院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分析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新闻事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习中国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与优良传统,探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课程从历史的视野学习专业理论与知识,其重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辨意识,它在整个新闻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日本新闻传播学开山鼻祖、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小野秀雄所说:任何科目在新闻或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中都可以增加或削减,但有三个科目却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伦理教育。
然而,目前《中国新闻史》的教学现状与课程地位却让人堪忧。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吴廷俊教授和顾建明教授曾经这样总结:“一是著述上探究微观有余,着眼宏观不足;二是讲授知识有余,剖析规律不足;三是讲授媒体宣传内容有余,描述媒体自身发展不足;四是讲授近现代有余,追叙古代不足;五是讲授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有余,但讲授民族资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不足,未能反映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全貌。”
在与新闻学科的其他课程的比较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新闻史教学既不像采写编评课程那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不像新闻理论课程那样讲求学理。尤其在与新闻实践的关系上,很多学生感觉新闻史课程对现实的指导价值不大,而我们学习新闻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中获取对当今时代有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与现实生活应该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以为这种矛盾是目前新闻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新闻史课程的认识,也使得从事新闻史教学的老师经常陷入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境地,从而造成新闻史课程在实际的新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被动摇。甚至在有些新闻院系的教学计划中,新闻实践课程被放到了主要的位置,而新闻史教学已显现出边缘化的危机,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问题分析
第一,从教学内容上看,框架陈旧,且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无法更好地体现出专业特色。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史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教学内容和框架上,却一直缺乏创新,仍然较多地受到“革命范式”的影响,使中国新闻史长期依附于中国政治史、革命运动史和党史等,授课内容也以新闻宣传领域的斗争、新闻宣传内容和介绍中国共产党党报活动为主,较少涉及到新闻事业和报刊本身业务的研究,非党报刊活动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不仅很难再现新闻事业发展的全貌,更在定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史教学鲜明的专业特色。
例如,一些著名的商业报纸《申报》、《新闻报》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发行量都超过了15万份,但教学内容上也只是简单概括为“大报企业化”。这些教学内容上的偏颇违背了新闻史教学的全局意识,也缺乏对新闻事业本体规律发展的探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对新闻事业发展历史全貌的把握和理解。
第二,从教学思想上看,“就史论史”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难以达到新闻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众所周知,任何历史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历史也只有在为现实服务中才具有永恒的价值。这表明历史学习的对象虽然是过去,但其着眼点却是今天和未来。同样,新闻史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事业产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规律,以期对新闻实践有借鉴指导作用。但今天的新闻史教学却未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很多学生对新闻史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学习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用处不大,究其原因,教师简单的“就史论史”的教学思想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史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上,而是应该设法引导学生在了解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体现新闻史教学的实践作用。
例如,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是本着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也恪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则的典范。教师在梳理完他的新闻活动之后,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有何借鉴意义?传媒应当怎样赢得受众?那种“读者需要什么就刊登什么”的做法可不可取?这样,学生对“韬奋精神”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教材过于厚重,雷同现象严重,编纂方法缺乏新意。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目前中国新闻史的教材主要有这样几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中国新闻史》(方晓红)、《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等,大多都比较厚重,知识点千头万绪,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量,也不利于重点知识的把握。并且,纵观各类教材,从章节安排到具体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在编纂方法上,虽然有些教材也尝试依据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来构建体系,但由于缺少对一些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的吸收借鉴,所以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时间为框架的传统的历史编纂方法的层面上,这些都造成了新闻史教学很难有大的突破,课程枯燥乏味在所难免。
第四,教学方法保守老套,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新闻史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述,学生听记,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似乎一直没有很大的改变。新闻史的教学还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历史教学,比如文学史,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的作品流传下来,而学生在学习新闻史的时候,接触较多的只是一些报刊的名称,或者再有几张简单的历史图片,很难形成具体而又深刻的感知印象。据笔者了解,虽然许多学校的新闻史课程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际上并未完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用。比如,课件制作仍以文字材料为主,很多都只是把传统教学 中的板书内容稍加扩展制作成幻灯片,图片也不外乎是几张历史人物的照片和一些老报纸的资料图片。并且这些在教材中都有体现,所以收效甚微,根本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革新之路
首先,以“回归本体”的思想对新闻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充实,彰显专业特色。
《中国新闻史》是一门专业史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本专业即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它在社会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形成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等。教师应突破原有的教学内容的框架与束缚,少讲一些一般性的历史背景与新闻宣传内容,重点讲述对新闻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业务变化、管理经验、新闻思想等。加强新闻本体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从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前辈身上汲取专业精神、树立道德规范,从历史上一些媒介的兴衰掌握一定的媒介经营管理经验等。当然,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可能很少,教师需要多方面地寻找材料,并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注意。比如一些媒介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如张季鸾、成舍我、胡政之)的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关于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等内容大部分的教材就没有涉及或介绍很少,脉络不清,需要充实与梳理,从而使新闻史课程彰显出专业特色。
其次,坚持“史论结合”,并力求体现新闻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培养思辩型新闻人才。
“史论结合”是新闻史课程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新闻理论需要揭示新闻活动的规律,这就离不开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新闻实践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方略,也离不开对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的借鉴,而这些丰富的理论观点就蕴含在大量的史实中。教师应坚持“史论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史为本、论从史出,并力图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解释与判断,时刻把历史当作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这样新闻史教学才落到了实处,学生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新闻史的现实意义。此外,这种教学思想也有助于我们培养思辩型新闻人才,即不仅应该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这也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的素质,体现了新闻史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再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第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新闻史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简单意味着把原来板书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功能来进行教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存储工作。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诸如人物传记、参考文献、新闻作品、历史图片、人物照片以及一些历史文献纪录片等,把它们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形成一个教学资料库。当然在制作课件时,要挑选最典型、最需要展示的材料,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生动的感性的印象。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可以多感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它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都有很好的促动作用。
第二,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技巧。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对历史上重要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讲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常常是最有生命力的内容。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故事教学法”,即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真实、客观、立体形象地讲解。比如在讲到“苏报案”时,就可先从“苏报案起因”人手,通过“审判庭上”、“狱中斗争”等故事的介绍使学生明了整个“苏报案”的经过,并对章太炎、邹容等革命报人慷慨陈词、正义凛然的革命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总之,教师要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就要发挥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最后,重视课程群体的整合、建设工作。
复旦大学的丁淦林教授曾提出新闻史教学应树立“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整合课程群体。笔者也赞同这一观点,各个新闻院系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以《中国新闻史》课程作为基础,既可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专史课程,如广播电视史、广告史,也可以开设一些专门史的选修课程,如新闻法制史、新闻业务发展史等,还能以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讲述媒介历史、人物历史。各门课程之间分工合作、相辅相成,体现出新闻史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当然这是新闻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需要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的各类教材和参考资料的辅助。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教学改革 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探析 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新闻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