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职教让大学失色?】中国矿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难,让职业教育进入了主流视野,更让大学教育的困境再次暴露。 6月27日,北京市高考成绩揭晓后的第一个周末,“北京第三届优质复读、留学教育展”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举行,吸引了诸多考生和家长的参加。正如这个展览的名称所暗示的,以往被看作人生关键的高考,至少对于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说,不再是唯一的选择:除了复读,你还可以留学。
高考出榜后的这个盛夏,许多地方都会有类似的展示会举行,不过各地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河南的重头戏就是中国(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展示会。对多数中国落榜考生来说,职业教育也许比出国留学更靠谱一些。――事实上,就是出国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去接受国外的职业教育。
“宁上高职,不上三本”
“你想学汽修吗?请到××技校。”“学厨师烹饪就到××技校。”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这可能是许多^对职业教育通常的认识:让农村孩子学习一技之长。
但,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往,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今年在广东白云学院,记者却发现了相反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
“如果广东确实存在这样的状况,那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坦言,目前广东还未就此问题作出相关的调查研究,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有足够的对比数字支撑,那么将是一个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问题。”他认为,按照人口百分比,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基本上对半分,“理论上高校里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比例也应该达到1:1,但考虑到地区经济状况,按照传统的设想,高等职业院校中农村生源比例按理应该高一些。”
广州白云学院招生办的老师解释说:城市里的家长和学生现在在选择专业上比从前更务实,学生和家长会更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另外,如今高等职业院校热门专业的学费也并不低。比如广东白云学院的动漫设计与影视制作专业,一年学费为11000元,甚至高于当地某些三类本科院校的学费。
尽管目前本科院校仍然对家长和学生比较有吸引力,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思路,在如今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的形势下,也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自身优势。以浙江省为例,高等职业院校每年的就业率都要高于本科院校。2005、2006、2007三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高达92.44%、92.21%、92.95%,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所以,即使今年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好,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也依然保持在88%以上。
目前,浙江共有高等职业院校47所(不含两所刚刚升格为本科的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生34.69万人,占全省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的44.6%;2007年,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占全省高等院校招生总数的51.9%。而在广东,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数量也基本达到4.5:5。
大多数人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认知正在发生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准确地讲,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灰领”。
在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了15年的张永仟处长,目前主管学生处工作。他刚来的时候学院还是中专,但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一毕业便统一分配。1997年开始,一部分学生毕业就业时开始“双向选择”,但仍不愁就业。真正感觉到就业压力大概是从本世纪开始。2000年后,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在就业方面产生了一种竞争,学校也不得不重新调整办学思路,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张永仟评价说,高职就业率高,其中有学生就业心态和期望值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自身的定位。浙江省有很多民营企业是以制造业为主的,需要大批搞技术的,而不是搞研究的人才。这样一来,面对就业市场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地位就显得比较尴尬,进入生产一线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作为更高的管理层,能力又有些欠缺。“而我们培养的,恰恰就是在管理、服务、一线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他说。
张永仟处长介绍说,他们学院毕业生起薪去年约为1400元,前年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杭州属于中下等。不过起薪工资一般会在转正后有所提高,技术类的岗位在获得一些资格认证以及达到一定技术水平后,薪酬也会发生变化。“很多高级技工的薪酬都非常高,甚至茶楼里高级茶艺师的工资都有可能比我们学校的老师还高。所以也不能说将来的发展、待遇一定就比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差。”
与以往不同,过去是高级技工类专业容易就业,而今年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张处长介绍说,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万向学院专业对口就业的吻合度比全国平均数字要高十几个百分点。不同专业也有一些差异,相对低一点的是农科专业,专业对口就业率大概在67%左右;经济类的要高一点,大概90%;还有工程类的,去年统计差不多是85%多。全校平均在80%~85%。
如今,学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就业这一点。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的一位男生讲,当年他的高考分数其实也可以上三本,“但我当时还是挺现实的,分数上不了名牌大学,所以不如学一个高职的好专业。就算那时没有地铁这个专业,我也会上高职的。如果上个三本,我觉得没什么意义,上商职实际一点。”
专业设置之道
2006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停止了茶叶栽培与加工相关专业的招生。“过去茶叶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名牌专业,因为我们学校的前身是农业学校,所以很多老师主要研究茶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但后来,我们发现市场对我们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没有需求了。因为杭州的茶叶产业过去基本是国有茶厂,毕业生可以分配,但现在基本都已经家族化、个体化了,他们并不需要我们的毕业生,所以我们就果断地取消了这个专业。”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创宽说。
谈起浙江职业教育,他说,“我不敢说浙江本科院校一定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浙江的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走在全国前列。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浙江就占了6所。”
“企业效益好不好,最最关键的是产品是不是适应市场需要。如果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即使管理再好,企业也摆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高校也一样。高校的产品就是学生。你的学生是哪一类型的产品,这是学校的性质和专业来决定的。凭什么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它就可以破产,而高校不能破产?不适应市场的高校,应该必然被市场淘汰。”高创宽评论道。
要适应市场,首先要在专业设置上和市场贴合。与茶叶专业类似,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原来开设有一个生物技术专业,在进行市场调查后也停止了招生。“生物技术听起来 挺好,但是现在社会不大需要。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生物技术还没真正形成产业,需要更多的是搞尖端研究的人才,博士,至少也是硕士。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还是侧重操作型的人才,所以学校果断将这个专业停了。”
“围绕市场办专业、围绕岗位设课程、围绕就业抓招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高院长举例说,“我们就是围绕市场办专业,比如2007年杭州市宣布要修地铁,我们就办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95%的毕业生可以去地铁公司就业。比如杭州最近作出决策,要发展汽车产业,我们已经有几个专业是为汽车产业服务的,今年计划再申办两到三个为汽车产业服务的新专业。”事实上,学院大股东万向集团的主打产品也是汽车。
每个地方的高等教育都是本地经济制度的反映,都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广东和浙江两省可能尤为明显。
对于制造业中心广东,电子行业和家电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若不采取一些措施,为广东培养大批的工程技术类、制造业类的中高级技工,将会对省内制造业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广东省的经济。
80年代的广东省,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工厂式的学校把他们培育为美容美发、服装、电机科技和装配线等社会所需要的。如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新的职业岗位,如机器人技术员、数据分析处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大量的广告编辑、企业估价员、证券咨询员、营销策划员等。一些传统职业同时出现了分化与复合的现象,像机械加工职业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护士岗位的精神病护士,外科护士等,既要求大批复合型技术人才,又要求岗位细化后的技术人员。
在这个背景下,广东创办了按照各地需要设置专业、培养第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非学科性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其最大特色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它的专业,不断随着市场需要而进行调整。
记者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看到,一项SMT(表面组装技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教育正在进行。由于SMT技术在中国刚刚兴起,与之相应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性教学、培训教材。学校特别强调对生产现场的技能性指导,针对SMT新产品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及岗位的需求,让学生了解SMT工艺中的设计制作、焊锡膏与贴片胶、贴装、焊接、清洗等各个技术。
后职业化的普通高校
两个月前,华南师范大学的创业学院刚刚成立。这个学院挂靠在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三个学院,一群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政府相关人员,富有创业经验的业务教师,一位在大二就开始创业的学生联合担任指导老师。学生通过选修课的方式修读,修满学分的人可获贷款及获得创业基金的资助。学院还将建立模拟实验室,全面学习从风险投资到税务、办证等一系列的商业运作。最后的梦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可以自主创业的人,让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也好有个避难所。
创业学院虽好,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对此兴趣不大――尽管学院招生不设门槛,但还是会优先吸收手中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或家境富裕持有资金且具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
然而,在这个到处有高校争取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的社会,这类举动自有其意义。它强迫我们挑战高校原有的教育机制和就业观念。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2009年广东高校毕业生达到33.1万人,比去年增长14.2%,达到历史新高。但从广东已举办的36场招聘会来看,参与招聘会的金融、经济、房地产等类型企业大幅减少,进场用人单位数量相比去年减少了20%以上,进场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相比去年也减少了20%以上。
但是在采访中,无论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所谈及最多的不是“僧多粥少”,也不是金融危机和他们自身期望值太高的问题。一位毕业生抱怨说,“不单是缺工作岗位,由于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践脱节,求职中我们并没有太多自信。”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当属法学这一专业。《法制日报》一篇文章中说,本世纪以来,法科毕业生的处境一直显得尤为尴尬。自2002年开始,其就业率一直低于平均水平,甚至在近期的一项统计中,2009年法科就业率已滑至各学科末位。
面临毕业的夏季,本应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全新起点,但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再次笼罩着一层阴影。学院式的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不适应实际需要,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诸如法官、律师的工作,而且很多课程的知识用不上。问题似乎还并不全在这里。据悉,现在全国大约有650家左右的法学院,包括许多工科院校、医学院校、农林院校、外语院校也十分钟情于法学教育,纷纷办起了法学院,而且不少刚上马的法学院雄心勃勃,招生规模比老牌法学院还大,甚至师资不过十几个人的法学院一届本科生招生竟然超过200人。但据了解,像拥有近百名教师的北大法学院、人大法学院一届本科生招生也不过200人。
华南理工大学与智联招聘联合对华南地区300多家企业的调研显示,新聘应届生中,专科的起薪为1493元/月,本科(理工科)为1945元/月,本科(文科)1793元/月,硕士起薪为2807元/月。“而上一年的调查,专科生起薪在1600元/月以上,本科生则在2000元以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善仕说。
他认为,现在本科生面临总体供应过剩的局面。“当然人才过剩,也只是结构性的过剩,大量是专业不对口这种,像我们学校工科类的一些热门专业,有的学生一人就拿到了五六个offer。”
刘善仕认为,现在正在实施的鼓励本科生创业、研究生扩招及让有项目的高校教授吸收毕业生参与,两年后再出来找工作等措施都只是应急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新对人才培养结构作合理调整,向职业教育倾斜。
在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按照社会的期待增加职业性和技巧性课程已经不是该不该的问题了。高校中某些专业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消逝,一连串与就业息息相关的新专业取而代之。草坪与高尔夫管理是另外一个例子。这个在深圳大学有近15年历史的专业,由于专业对路,加之国内人才奇缺,毕业的学生找工作不发愁,连续几年都是100%的就业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高校,调整或增设学科和专业骤然形成一股热潮。2008年广东省高校共新增77个本科专业,2009年又增设如南法医科的康复治疗学、广州大学的食品安全专业、华南农业的公共管理(公共应急方向)。
广东教育厅的一位官员透露,增设专业必须是有一定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需多方论证后方可正式挂牌招生,否则,盲目增设一些和社会需求脱节又没有发展前途的废旧专业,不仅浪费了 教育资源,也误人子弟。
除此之外,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正在二三类本科院校中进行,随地域和学校不同,而略显差异――在广东,一旦发现市场需要,高校会严肃地制订计划,并且积极操作。而在浙江,这样的行动却被普通高校认为是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尽管事实上很多二三类本科院校都在实践着职业培养的转型,也和一些企业搞合作、办定向培养,但记者一问到这些院校的职业教育,他们马上讳莫如深,称自己是本科院校,与职业教育无关,只“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但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则坦言,已经有不少二三类本科院校过来就职业教育的问题取经。
“如果我是一个三本院校的校长,我也不敢轻易提要走职业发展的道路。一是社会的认可度,二是校内教师的认可度,三是社会评价。这样提很容易有所争议。”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创宽院长这样分析二三类本科院校的心态,同时他指出,高等职业院校相对于二三类本科院校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今年全国的生源减少了30万,招生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国家中长期教育方案预测,到了2020年全国适龄青年将减少三分之一。未来的高校必然面临洗牌。”
高职吃位,高校失位?
日前,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专家熊秉奇公布了一份就业调查报告,该报告将学校层次分为985高校、211院校、其他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由此得到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结果显示,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最高,为73%,而专科毕业生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最低,为62%。
如果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看,以上数据则反映出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不合理问题:985高校作为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可以不以就业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培养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率,应低于一般本科和专科;而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高职高专,其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率应该为最高。
现阶段,经济建设中确实急需大量的能胜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只坚持培养单一类型的学术型人才,而对于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重视不够,发展不足,致使国内的人才结构失衡,即学术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未能形成合理的“锥形结构”,而是形成了两头粗、中间细的“蜂腰形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二三类本科需要增加技能教育来增加学生就业信心,并缓解本科教育过剩的情况。这也考验了大学对社会人才能否做出反应,并最终影响到大学自身竞争能力,甚至一些不知名的二三类本科或许可以借助这个走出有自己特色的一条路。但对于985院校,如果单纯从学生就业出发,突出技能教育与职业教育,减少通识教育,这增强了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却可能影响这些学生及国家未来的长远发展。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若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会发现,开始时把它仅仅锁定在、局限在专科层次上,使其成为终结性教育,是缺乏依据的。这不仅不能满足一部分职业岗位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而且也堵塞了一部分高职毕业生继续学习的路子,剥夺了这部分人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权。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避免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传统本科的压缩型,力求办出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顾延蕃在《职业教育高移化,高等教育职业化》一文里写道。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高校化、高等教育职业化”,但却不是“高等教育短视化、职业教育模式化”,恐怕是中国职业教育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职教 失色 大学 2009,职教让大学失色? 2012年中国大学排名 2015年中国大学排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