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乌江 [思南:建设乌江中下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面对窘境,思南县响亮提出按“乌江中下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设思南,遵循“六个坚定不移”发展目标(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撤县建市”目标,重塑“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形象。
  
  初秋时节,走进“中国土家花灯之乡”思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这块乌江文明渊源厚重的土地上,处处洋溢着、凝聚着60万思南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时代气息。
  历史悠久的思南因乌江航运衍生盐油古道,厚重人文汇成“黔中首郡”。自古为黔渝水运要津,千年古府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历史辉煌、挫折积淀中走过来的思南是武陵山区欠发达最深的县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一直十分关注思南的前行与跨越。这个出将军、出翰林学士、出布政使、出理学家、出企业家等人才的地方,能否在21世纪转轨时期振翅腾飞?
  “根据中央、省、地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建设乌江流域中下游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建成铜仁地区次中心城市。”县委书记王开禄满怀豪情地告诉记者。
  走进思南,随处可见向这个目标迈进的步伐。浩浩乌江穿城而过,江面上千帆竟发,百舸争流。不远处的南北两座乌江新桥正在加紧修建中。往南望去,桥墩跃出江面十多米,正等着架设桥梁铺板。往北望去,一片开发的住宅楼鳞次栉比,医院、学校、集贸市场正在拔地而起,新开挖的土地上,挖掘机、推土机等来往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面对窘境,思南县响亮提出按“乌江中下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设思南,遵循“六个坚定不移”发展目标(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撤县建市”目标,重树“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形象。
  
  文化教育:传承与弘扬
  
  如何传承和弘扬乌江文化,思南县委、政府明确提出“文化强县”战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乌江文化教育品牌,把思南建成乌江中下游文化教育中心。
  思南文化教育源远流长,隋唐时代开设学塾,元代增设私塾并设儒学书院。自田秋、李渭后,蔚起人文,尊师重教古风与人才数量之众,以县而论,明清至今冠于全省,明清两代共考中进士36人,举人321人,具有百年历史的思南中学是我省唯一办在县城的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从1984年至今,每年高考录取率均在95%以上,位列全省前茅,2009年有7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本科录取率创下连续十一年铜仁地区第一的记录。可以说,思南教育在全区、乃至全省是一块响亮的品牌。思南职业学校也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思南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几项重要举措:思南中学正在申报全国农村示范高级中学;出台了《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培养和管理工作意见》;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将用5年时间筹资8亿元建6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已投入6.5亿元用于思南山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0多万元重点完成“中国土家花灯艺术陈列馆”、“中国贵州号军起义陈列馆”、“乌江博物馆”以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等的修复,自2004年中国?首届土家花灯艺术节活动举办以来,于今年6月又举办了电影《旷继勋起义》暨第二届土家花灯艺术节。2006年思南土家花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思南因花灯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思南还完成了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488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和32个“农家书屋”。修建了23个农民体育健康工程,启动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县图书馆、文化馆已达国家三级馆所要求,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9800户。强势推介县城旅游资源,邀请全国100多家知名新闻媒体来思南采访,成功举办了中国?思南风光摄影大展,5万多中外摄影爱好者进入思南,征集作品3万多幅,入选作品330幅。
  思南还加速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全力打造“石林、温泉、乌江”三张名片,成功申报了“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充分挖掘思南民族民间文化和考察研究乌江盐油古道,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
  
  电力能源:潜力与优势
  
  思南有大小江河284条,河道总长533公里,自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达1.85亿吨。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十二五”期间,思南将依托资源优势,大规模发展现代工业,将电力能源纳入重点规划,努力建成乌江中下游电力能源中心。
  总投资78亿、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思林水电,属国家(一)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目前,4台机组全部发电投产,年发电量40亿度,产值10亿元。思南县还加快东方红电站技改,加强电网建设管理,实现年产值突破1亿元。
  开发一条河,两岸都搞活。思南采取产权转让、租赁经营、招商引资等方式,通过利用外来资本兴修长滩水电站、花摊子水电站、七里塘水电站等小水电。
  
  交通枢纽:瓶颈与突围
  
  思南自古以来得乌江航运之便,舟楫往来、商贾云集,长期以来是乌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由于陆路交通的兴起,思南交通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经济中心地位开始衰落。如何破解交通“瓶颈”,成为思南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痛下决心,牢牢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契机,把构建现代化路网作为富民兴思的重要战略来抓,作为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落实。”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洪成充满美好希冀与期待的话语中蕴涵着无比自信。
  以两条高速公路为依托、以思南港航运为骨架,努力打造“一江两高六出口”大交通格局。以乡村道路为网线,疏通县城入口,畅通县城出口,完善乡村道路,搭建联网平台。
  “一江两高六出口”大交通格局的形成,一条条出口公路打通,届时思南到铜仁和遵义只需1个多小时,到贵阳和重庆只需4个小时。目前,思南县正在争取渝广快速铁路万盛至玉屏段过境,争取威吉铁路过境思南,并力争这两条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500吨货船直达长江。至此,思南交通将从末端一跃成为铜仁重要交通枢钮之一,区位优势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思南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凸显。
  
  物流集散:借势与登高
  
  为加快物流作为推动第三产业乃至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份,思南县委、政府在《关于加快城镇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资交换、物资仓储为主的商贸流通型产业。建成经济增长密集区,促进乌江特色产业带动的构建,发挥在铜仁西部五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随着总投资116亿元的杭瑞高速公路思南至遵义段及思南―剑河高速公路建成后形成“两高六出口”的城市骨架,以及两条过境铁路的开通,将直接拉动商贸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之思林、沙坨和彭水电站的建成,乌江的通航能力将由300吨级提高到500吨级,乌江必将重新成为“黄金水道”,成本更低廉的水运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矿产、农产品等资源源源不断运抵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型城市。
  同时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具有强大商品集聚辐射效应的物流中心和城北新区的综合农贸市场,建成后将形成商品批发经营专业市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可容纳摊位1800至2000个。
  如今思南,一个功能齐全,民族特色浓郁、乌江文化底蕴深厚的乌江中下游区域性的山水旅游城市轮廓初现,“乌江明珠”正重现光芒。

相关热词搜索:思南 乌江 中下游 思南:建设乌江中下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峡大坝属于哪个省 三峡属于哪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